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持续增加,全球气温提高了0.5摄氏度以上,而且由于温度上升惯性的存在,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继续上升大约0.5摄氏度。未来气温至少有75%的可能性上升2摄氏度以上,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上升5摄氏度以上。气候变暖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饥饿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进而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才能遏制气候变暖。论文从碳循环出发,认为建设低碳经济一是要促进低碳排放;二是要促进碳市场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碳汇。  相似文献   

2.
地球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气象局预测中国气候变化,到2030年平均气温还要增加1.5℃~3.0℃。到2100年可能最高增加8.0℃。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都必须是低碳的,才能减缓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危害。为此,我们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以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呼唤也日趋强烈,因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其结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困境。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将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得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包括很多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低碳的概念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低碳经济的目标应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除了要关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外,还要关注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低碳经济不是产业,也不是环保,而是一种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配套制度创新是保障。本文试从财税政策的角度,就中国政府在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正在加强已成为共识.普遍认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过多温室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减排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遏制全球变暖,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途径.但是,在目前技术水平下,低碳经济对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来说并不经济,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碳减排道路,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碳循环是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上派生的一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策略.创新循环经济模式,推动碳汇碳循环产业发展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人类首要的路径选择当为低碳经济,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发达国家应该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凡的自律意识和自觉性,依其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尽快打造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模式,营造人类的生态文明,并将此传播于全人类。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响应国际社会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理念,努力汲取先进的低碳技术,逐渐建构低碳经济框架,实施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9.
王雨柠 《大众商务》2010,(12):35-36
近年来,以气候变暖为主,以及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急需共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的最佳经济模式。本文以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对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概念进行了阐述,简单总结了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随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气候变暖为主,以及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急需共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而提出的最佳经济模式.本文以低碳经济为研究对象,对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和概念进行了阐述,简单总结了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随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明确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资源与环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评价了山东省2005-2010年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由于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因素具有时间和截面双重属性,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因素。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且与经济增长存在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低碳经济日渐兴盛,低碳工具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碳税、碳交易通过碳定价等方式有力地改善了气候环境,但对经济产业格局、社会福利等方面有利有弊,影响复杂。碳金融拓展了低碳经济的边界,吸引投资者参与碳市场,同时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在低碳工具的研究中,国外理论早已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论探索,国内研究也逐渐丰富。文章对国内外碳税、碳交易、碳金融的实践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整合,阐述与评论了这种工具的理论渊源和内涵、探索实践、制度分析、效应评价等研究成果,认为现有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仍存有较多缺陷,并对下一步各种工具的交叉配合、碳交易制度改革、碳金融产品定价及设计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对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主要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社会经济活动向着低碳化方向发展,实现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需要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低碳经济。目前,我们要在能源领域、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贸易结构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逐步推进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碳税作为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经济手段,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比较碳税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中国开征碳税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认为中国确有实施碳税的必要。我国在开征碳税以达到碳减排目标的同时,鉴于简化税制和避免居民生活成本上升过快的考虑,应注重碳税与现有环境税类税种及税收政策的整合,并对能源密集性以及与居民生活日常相关的行业采用较低的碳税税率;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本质区别,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碳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从东、中、西和全国四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参考点,考察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两大因素。以人均GDP代表经济增长,以碳排放量作为环境质量指标,进行了EKC模型的实证分析。再把第二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考察产业结构升级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相对较好,西部地区温室气体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大潮流,是全球共识。但目前在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等基本问题却没有进行应有的阐述。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认为:低碳经济是在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下的“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四位一体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是通过构建低碳型产业和低碳型区域发展模式,发展低碳企业和低碳产业、低碳园区和低碳城市,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发展,最终提升人们的福利水平的科学范畴。  相似文献   

17.
CO2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减排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话题,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关于隐含碳的计算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的分解,国际上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在不断拓展和改进。国内的有关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2006之后,且运用投入产出理论定量计算隐含碳的文献还非常少,主要采用指标分解模型(IDA)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并且都是针对整体经济的能源消耗或CO2排放,少有以外贸中隐含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中国学者还需要拓展研究对象、创新研究方法,从而正确、合理地测算实际CO2排放量,进而从外贸角度为缓解碳排放压力提供有利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低碳型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也要做出转变。传统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会带来政府治理失灵、经济发展粗放性、GDP导向政府、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低碳目标约束下,政府通过转变经济调控行为构建起低碳政策制度供给、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政府治理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缓解资源矛盾和环境污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是迫于节能减排的压力而由各国倡导的一种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不但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同时也对法的运行过程提出了挑战,它不但要求有完善的低碳立法,还要求在司法环节也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