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力度较强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措施没有扭转宏观经济继续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理论界众说不一。从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要求制度持的角度,分析1998年扩张性政策配合效应在现有体制内受到体制性束缚,当前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点在于制度创新。在扩张性政策配合支持经济保持一定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债管理和运行体系已初步建立,公债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公债具有财政,金融双重性,它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所以要正确运用好公债政策,就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和起到了积极的效应,但借鉴国际经验及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我国还须加强国债投资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投资与转移支付政策等财政政策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以充分发挥各种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三年来的实践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与行政市管县体制之间体制性摩擦造成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原市管县体制所固有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在快速萎缩,省对县、市对县管理和协调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真空。出路关键在于科学、有序地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财政金融政策协调对推进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财政金融政策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的统筹运用,财政和金融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促进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但是,财政金融政策具有各自职能特点,从地方层面看,在协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结合调研情况,本文分析了当前广东省财政金融政策协调中需关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不成功、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信贷软约束是中国经济陷入“活乱”循环的根源。经济的“活乱”循环实质上反映出内在体制性症结,反经济周期性的宏观调控不具有解决体制性问题的能力,政府不着力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经济运行的“活乱”循环难以避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财政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成功。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可以形成企业信贷硬约束,建立起一个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改进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积极财政政策只是维持了经济在低位的平稳运行,并没有根本改变通货紧缩的状况,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与其他政策并行实施过程中存在抵冲;政府财政投资的使用方向、运作方式和使用效果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财政政策受到体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的制约。下一步财政政策的取向是: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对政策的着力点进行适当调整;注重各项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IS—LM模型为依据,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与消费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当前IS曲线与LM曲线的形状,及其对当前降息政策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和建议:我国当前的降息政策短期难取得明显效果,必须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严密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根本路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一的财政手段或单一的金融手段都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财政工具与金融工具互相取长补短、协调配合,共同支持科技创新,成为科技政策的主流范式.江苏在财政协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以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系统探索财政协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路径与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是整体经济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政府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发挥了基础的作用。但这个改革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没有真正把就业作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不仅不能取得良好的就业扩大效果,也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的初衷。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中理解就业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体制,实现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