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地票作为权利价值凭证,具备可流动性;地票二级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地票市场的发展、交易体系的完善以及地票持有者和需求者的利益保障,也符合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近年来,重庆地票交易量逐年扩大,交易均价稳步上升,质押规模也越来越大,基本具备了开放地票二级市场的条件。开放地票二级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地票一级市场,控制不合理的市场炒作,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交易信息平台和严格的监督制度。目前重庆可以先开放非证券化的地票二级市场,并积极为开放证券化的地票二级市场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地票制度是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通过对重庆地票制度的运行现状和农民权益保护的分析,认为地票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是集体土地使用权形式的转变,是土地所有者对土地发展权的转让,但农民的实际收益存在差异性.同时,从加大地票相关信息的宣传和公开,丰富交易补偿方式,重新测算对农民的补偿价格,逐步建立地票交易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地票交易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在地票制度中进一步保障农民权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通过地票交易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在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短缺的同时,盘活了农村建设用地,提高了农民财产性收入,成效显著;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在理论上为破除长期以来困扰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提供了可行思路,对我国统筹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配置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重庆地票交易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将土地一级开发权的市场化改革与地票结合;二是实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双轨制,改革征地制度;三是加强地票制度与规划的衔接;四是适时推出地票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4.
重庆成立的地票交易所为城乡土地流转开辟了新的路径,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也将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放弃了理性假设所要求的完美预期,而是以有限理性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一个正式的制度变迁模型,旨在说明这种地票制度变迁是如何随着中央政府的意识形态调整而逐渐演进的。在此框架下,我国的地票交易改革将有可能收敛于一个完全改革的均衡状态,但这一均衡结果将受制于由此制度变迁所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成本,即是以企业能够提供足够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长期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极度膨胀,城镇建设用地的紧张和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城乡二元土地结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成都和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宅基地流转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本文通过比较在地票交易制度下成渝两地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现实背景、流转方式、交易成本等环节,分析成渝两地在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的经验和弊端,希望为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的健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以"先补后占"代替"先征后补",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地票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而稳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鼓励农民参与复垦,规范复垦验收环节,动态调控地票价格,扩大地票适用范围,完善地票价款收益分配机制,以深化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7.
地票的价格是地票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目前由于地票定价理论的不成熟,实践中的地票定价除了力求农民不受损失外,缺乏真正让人信服的理论依据,且随意性比较大,难以说服公众.从地票的形成及交易过程可以看出,地票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最终通过征收转用过程实现.比较征收转用前后的土地价格,可以看出地票的实质是对征收转用耕地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补偿,地票价格是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产生土地增值收益的权益价格,该权益价格不是土地增值收益,而是耕地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价格与生态价格之和.地票价格与土地增值收益此消彼长;不依成本定价,但必须制定最低保护价;呈上涨趋势,但上涨有限.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土地金融的三大必备条件是土地产权完整、权利交易自由和农民保障完善。农村“三权”抵押和“三三法”抵押物偿债机制的建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和“地票”交易制度的建立、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的多样化、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重庆初步具备了推行农村土地金融的条件。要逐渐建立“农民土地实物资产交易金融”和“农民土地权益资产交易金融”两类土地金融体系,制定农地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和农村非农地金融开发政策体系,培育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内部积累和运行机制,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电气系统"两票"执行现状和几起事故的思考和深入分析,点明了在"两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提高"两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我国最稀缺的资源。保护土地,尤其是保护耕地是我国各级政府不遗余力、一如既往进行的工作。但是,保护土地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必须将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护土地、保证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运作需要广泛吸收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经济学是土地法律制度建立的根源,制度经济学减少交易费用理论是健全土地法律制度的目标,制度经济学发挥制度最大效用原则是土地法律制度运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小产权房"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中土地法律制度是根源性因素。"小产权房"问题是目前我国土地法律制度存在的缺失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票据市场持续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但行业规范不够标准,票据市场乱象丛生,案件频发。票交所有着交易范围广、规范透明、信息对称等诸多优点,是我国金融市场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票据业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票交所时代下票据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旅游年票发行城市的逐年增多.旅游年票的推行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改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群众热议的话题.采用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对陕西旅游年票购买者进行调查,从居民的个体属性视角.运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虚拟回归分析方法,寻找出旅游年票推行满意度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旅游年票推行的核心效果表现为旅游惠民和旅游发展;在居民个体属性方面。18岁以下居民满意度最高,家庭结构越简单、收入水平越低的居民满意度越高,职业上也表现出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服务人员和工人的满意度高于其他职业者.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陕西旅游年票的推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小产权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住房市场上"小产权房"交易火热这一现象,首先,文章分析了"小产权房"交易火热的直接原因,即"小产权房"的低价,而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土地结构,从而导致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然后基于各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从利益驱动角度分析了"小产权房"的成因.其次,文章提出购买"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风险.最后,结合目前"小产权房"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建设城乡一体化土地流转制度;明确集体土地的产权主体;增加农地征收补偿;对"小产权房"进行产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官银号纸币发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隶属于奉天官银号时以"黑龙江官银分号"名义发行的银元票和铜元票;脱离奉天官银号独立后以"黑龙江官银号"或"黑龙江省卜奎官银号"名义发行的银元票和铜元票;与广信公司合并以后以"黑龙江省官银号"名义拟发行的现大洋汇兑券;马占山控制黑龙江官银号时发行的马大洋券.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公共利益"的认定方面,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定。特别是由于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甚明确,致使大量土地被私人利益集团攫取。因此,应重新构建我国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17.
发票的原始功能是商事凭证与会计凭证,在我国发票还是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以票控税”成为我国税收征管的重要特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由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组成的发票行政管理与刑事立法的规范体系。我国发票管理工作应当推动发票的票种简并与式样统一,促进发票税务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的发票辨伪查询服务。以及实现税收管理从以票控税到资金流控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农民不再完全依附于土地经营。农民享有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何规范土地流转,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属性的分析,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原则,概括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有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征用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一国土地资源能否合理及可持续利用,而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我国具体实际并结合当前我国的立法和法律修改的动态提出了改革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分为在线交易和离线交易。我国目前仍处于电子商务发展幼稚期,电子商务税收法律缺位。电子商务税收法律问题存在于观念、制度设计以及实务操作层面,应从模式选择、完善制度以及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