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对《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的分析,我国女性就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如下特点:产业结构方面,就业的非农化趋势及产业转移的性别差异显著;所有制结构方面,非公单位就业激增及城镇集体单位就业锐减;行业结构方面,行业间的不均衡变化及关联职业的性别优势显现;职业结构方面,职业性别隔离日趋明显及女性职业层次有所提升;学历结构方面,整体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及高学历女性占比仍偏低.  相似文献   

2.
2016年伊始,我国将全面实行二胎政策,促进女性就业问题也应运而生.贵州省女性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促进女性就业将是贵州省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了贵州省女性劳动者的就业现状和就业障碍,为促进贵州省女性劳动者就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可能对女性就业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产业结构与女性就业三者关联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地第二产业内部代表低端制造业的加工贸易比重越高,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升越难以促进女性就业;高端服务业越发达,女性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越能促进女性就业。稳健性与异质性检验显示,教育促进城镇女性就业的效果受到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的制约,当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教育促进城镇女性就业的效果就会显著增强,且女性受教育层次越高,刺激效果就越强。  相似文献   

4.
女性与男性的就业差异不仅源于性别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性别歧视,还源于制度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例,应用制度分析框架,具体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女性就业产生的影响,探讨了该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前劳动力市场效应、劳动力市场效应及混合效应。  相似文献   

5.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城镇女性的就业模式是"去性别化"的,该模式导致女性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偏识;市场机制迫切呼唤更加灵活、弹性和多样化的女性就业模式与之适应。"性别化"的就业模式满足机会均等原则,对促进我国女性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我国政府应建立一系列与新的就业模式配套的,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等引导性而非约束性的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社会政策,积极帮助女性转换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模式,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叶琛 《企业家天地》2007,(10):238-23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女性就业弱势问题是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立足女性就业弱势现状,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女性走出就业弱势的或然性,并根据我国当前实际,试图为加快女性走出就业弱势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女性高就业、低效率已不再适应现代化进程。面对市场经济,青年女性实现生活方式转变,就要从女性就业方式转变、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及创造青年女性在现代生活中良好文化形象入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随着妇女广泛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工作,工资差距,职业分割等许多男女不平等现象开始突现出来。女性就业歧视严重地阻碍着人的发展潜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和谐进步。文章结合女性就业影响因素,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家代表贝克尔的“偏好性歧视”理论和女权经济学家的理论,从不同理论角度,对女性就业歧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反女性就业歧视对策。  相似文献   

9.
浅析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普遍存在着社会决策层中的女性奇缺、机关单位高层领导中女性比例偏低以及家庭生活中女性在经济上存在依赖性等等,这些都造成了女性在就业、生存和发展上有诸多的障碍,使得女性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因此,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发女性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女性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这成为制约其转移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与其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指出了提高农村女性素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女性职业技术培训,同时农村女性还应依靠自身努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地区6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就业意识性别差异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增强,但就业意识较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忽视社会责任。与男大学生对比,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突显;女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压力更大;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模糊,对于未来在职业与家庭间的定位较为迷茫;男、女大学生在职场存在不同的性别利益。因此,国家在制定与执行就业政策时,应考虑就业政策对两性的差异化的影响,避免政策层面的性别歧视或性别偏向。高校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就业促进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创业教育的现状,就做好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以创业促进就业、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和社会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劳动就业方面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问题。文章主要从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指出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呼吁政府、社会、企业及高校对这一社会现象应高度重视,并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以期最终实现农村女性在就业中的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医学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农村籍女医学生由于受性别、出身双重因素的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明显弱势。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数据描述了目前农村籍女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村籍女医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就业实际情况,提出女性职前压力的概念,分析了女性职前压力的种种表现,及其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探讨了如何正确对待女性职前压力的一些措施,以期为女性缓解职前压力提供帮助,并引起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通过立法等多种手段保证女性在就业领域不会因为生育期、哺乳期等问题而遭受性别歧视.但事实上,即使有相关法律政策的保护,女性因生育问题而导致的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生育保险政策的主流有助于从理念上转变生育保险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从而减少因生育问题而导致的就业领域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写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在中国进行文化建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针对其当下的困境提出了建构性别写作的理论构想,以求从美学高度对女性身体写作的方向作出正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18.
积极的自我意识对女大学生就业具有促进作用。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实施肯定性评价并提高运用技巧,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女大学生的长处和优势,逐步培养其自信心,提高她们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促进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社会要消除性别歧视,高校要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女大学生自己要树立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促进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社会要消除性别歧视,高校要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女大学生自己要树立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