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指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益人和受托人等信托关系人并仅为信托目的而存在的基本特性 ;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可以产生直接和间接的法律后果 ;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信托财产独立性在一定条件下应当加以否认 ,但这种否认在受托人破产中不应简单化操作  相似文献   

2.
《信托法》的颁布施行,在于规范、促进和发展我国的信托业。我国的《信托法》涵盖民事信托、营业信托、公益信托。我国的《信托法》主要调整信托关系包括信托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信托财产;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并对公益信托作了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3.
航运基金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一直备受争议,受托人作为信托财产的管理者,应当享有所有权。委托人应当将此权利让渡给受托人。赋予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现行物权立法、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扣押制度相衔接。航运基金信托财产应独立于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的固有财产或其管理的其他财产。这样一来能够将航运基金之信托制度的功效施展到最大化,拓展中国航运融资渠道,保障航运投资活动的专业化、灵活性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国家航运产业政策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保持航运基金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能够推动"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之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信托是一种以信任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涉及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它作为一种转移、管理与营运财产的制度,在财产保值、增值、社会公益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协调物业管理过程的复杂关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信托制度虽孕育于英国的衡平法,但其核心理念在于"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构造,而不在于是否存在衡平法.我们需要的是信托这样一种有利于促进财产利用和管理的设计,而不能单纯追求信托制度在大陆法系理论体系上的圆满.因此,对信托财产权利的研究应该转换研究视角,由实然转向应然.我国的信托制度应将信托财产所有权赋予受托人,委托人在转移财产所有权后,通过信托合同约束受托人的行为,受益人享有信托利益,不对信托财产享有任何物权.  相似文献   

6.
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者利益保护之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即将制定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应以保护投资利益为宗旨,建构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制度,明确信托契约是基金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基础;建立基金受托人对委托人及受益人的信赖义务,强化基金受益人的受益权功能;优化基金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我国信托法有关信托财产权配置不明、当事人权利义务不清等问题不解决,即使银监会转变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思路也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信托兑付危机。构建信托财产权的“三重二元”结构,即信托财产权包含信托财产物权和债权,信托财产物权由受托人和受益人分别享有,信托财产债权由受托人注意义务和对信托财产享有的债权构成,或可廓清信托公司不能兑付信托计划时的责任承担,赋予受益人竞合性请求权,既可化解刚性兑付危机,亦保障了受益人权益。  相似文献   

8.
迅速迈入人口老龄社会的现状使得现行的养老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财产管理需求。意定监护与民事信托的结合是老人人身和财产管理的重要选择模式。应当借鉴域外法意定财产监护、生前信托、特殊需要信托实践经验,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和课税制度,解决受托人资质准入及其职责终止后相关问题,确定民事信托监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推进民事信托与意定监护相结合,设立强制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9.
现有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信托化模式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其一方面无法保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违背了信托法的一般原理,国有资产授权信托化法制模式应该重塑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信托化模式设计存在诸多缺陷,其一方面无法保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违背了信托法的一般原理,国有资产授权信托化法制模式应该重塑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制度。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我国《信托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法》虽未用专章规定其基本原则,但根据法律条及信托制度之本质,亦可作如下概括:目的合法性原则;要式主义原则;信托公示原则;信托的承继性原则;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受托人有限责任原则;信托财产管理权与受益权的分离原则和信托财产范围的限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信托财产权能分割的设计不仅为信托制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弹性空间,也给信托课税法律制度的构建带来了巨大的难题。英美法系信托财产的"双重所有权"与大陆法系的财产权制度本就有所冲突,我国信托法对财产归属的悬空处置更为信托课税制造了重重阻碍。诠释信托财产的独立性,还原信托课税的真实属性,是构建信托课税法律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3.
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信托法>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付诸实施,自此,我国市场经济各类主体建立财产信托法律关系有法可依.根据信托原理,信托关系一旦建立,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则发生转移,这样才能使受托人通过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 分去实现效益.然而所有权转移会使一般人难以理解,甚至心存疑虑,担心设立信托会使其财产失控,从而不敢问津,这势必影响<信托法>社会功效的实现,为此,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关系分析清楚是有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信托受益人救济权是指当其受益权可能或者已经遭受损害时,受益人享有的恢复信托财产原始状态,保障受益权实现的权利,主要包括事前救济权和事后救济权。在事前救济权中,我国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解任权的具体行使条件,信托监察人制度仅适用于公益信托;建立在合同责任上的事后救济权也未能有效地保护信托受益人的利益。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信托经验,明确受益人行使解任权的具体条件,建立统一的信托监察人制度,在单一所有权制度下完善信托受益人的救济权。  相似文献   

15.
日前看到新闻,说北京市朗琴园小区要依据《信托法》,把物业管理关系搞成信托关系,并且有专家告诉大家:"只要大家去读一读信托法,把委托人念成业主大会,把受托人念成物业管理公司,把受益人读成业主,就直接把信托法读完,就活脱脱是中国物业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该文旨在探讨国际债券信托制度受托人的法律资格,首先将受托人与财务代理人加以区别;其次具体阐述了受托人在国际债券信托法律关系中应承担的义务,从而论证受托人在国际债券信托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和加强信托业务的会计核算,保护信托财产安全,维护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政部颁发了《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简称《核算办法》),并从2005年1月起在涉及信托业务的所有相关单位及信托项目中实施。(一)《核算办法》明确了信托业务的会计核算主体,对信托业务的确认、计量、终止、报告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并分别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角度具体规定了信托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使得信托业务的操作有规可循,这样做必将提高信托当事人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1.明确了信托业务的会计核算主体。2001年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信托公司的自有资产与信托资产应分开管理,分别核算,应分别按项目设置信托业务明细账进行核算管理。但该规定仍未就信托业务的会计主体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核算办法》明确规定,信托项目应作为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独立核算信托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情况。各信托项目应单独记账、单独核算、单独编制会计报表。一方面,以信托项目作为会计主体,意味着信托业务的会计主体不是信托投资公司,有利于将信托业务与非信托业务分别核算,有利于解除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责任,为委托人提供更加明晰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以...  相似文献   

18.
信托制度是一种基于信任而委托他人管理财产的法律制度,作为英美法系的一种特殊的财产制度安排,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是确保信托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所在,其也决定了信托公示制度设立的必要性。然而,我国信托立法中对信托公示制度的规定相当粗糙模糊。本文通过对信托制度基本制度的剖析,立足于我国现行立法,提出了构建我国信托公示制度的现实方案。  相似文献   

19.
信托是一个经济利益的联合体,由此产生一个可以从委托人聚集资产,由受托人持有并管理该资产以便使受益人确实受益的法律机制。这样一个法律机制要求受托人遵守谨慎人规则,注意信托投资的多样化和适宜性,并在委托投资管理权的过程中履行相应的义务。法定注意义务强调受托人的权力要受投资安全性的制约.包括取得与投资有关的咨询的义务。由于法定注意义务是受托人行为的调节者,所以对受托人义务的适用标准必须提出要求。受托人的行为标准在职业受托人与非职业受托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技能水平是衡量受托人行为标准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20.
郑可心  郑林 《新智慧》2007,(6):34-34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按照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凡我国的企业,应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征收企业所得税。但为了避免重复课税,对本国企业在境外已纳的所得税税款可以抵扣。税额扣除有全额扣除与限额扣除,我国税法实行限额扣除,即纳税人来源于我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扣除限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