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空前发展,货币危机此起彼伏,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货币更容易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1997年东亚货币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实行盯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东亚各经济体对日本和美国的特定贸易结构决定了当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度波动时,严格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造成了盯住国家真实汇率的不稳定,继而造成对国际收支的不良影响.国际收支的恶化会破坏投资者对于盯住汇率水平的信心,在资本自由流动背景下,货币投机行为造成了盯住汇率体制的崩溃.因此,资本流动、货币危机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是货币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对现行货币危机理论分析后 ,讨论了我国汇率制度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应改革我国汇率制度 ,使之更具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东欧地区的欧盟新成员国已经深爱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与1997年东南亚国家汇率制度的比较可以发现.欧盟新成员国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部分国家的汇率制度在防范货币危机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在经常账户方面,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赤字主要集中在欧盟内部,经常账户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同样较小.从这两方面来看,中东欧的欧盟新成员国不会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但需要欧盟给予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货币需求量的较准确估计又是货币政策能够有效的重要前提。因此。学术界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按照传统计量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两种计量方法分类的枢架。结合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不同,阐释了总财富、困内利率和通货膨胀、股票市场、经济预期、制度和经济变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了评述,但从研究成果来看,我国货币需求实证研究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凯思斯的利率平价理论指出,两国利率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两国汇率变化的水平,通常高利率货币远期贴水,低利率货币远期升水。但是,实际上目前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之间的差异与汇率的变化趋势却刚好与之相反,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同期利率,而人民币却趋于升值。矛盾出现的关键在于我国实行的是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这种钉住汇率制度制约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过快使利率市场化在资本跨国流动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极有可能影响人民币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货币同盟制度下,希腊面临着与货币相关的政策和指标外生性的问题,利率的外生性使得希腊享受到了“核心国家”低利率的好处,却掩盖了原本就存在的支出结构失衡的问题,带来了持续的贸易赤字和不断扩大的政府预算赤字,积累了大量的主权债务,从而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汇率的外生性使得希腊避免了汇率大幅度的贬值,缓解了债务危机的深度影响。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则使得希腊债务货币化变成了不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现行发行框架下,参考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政策的实现方式,以央行数字货币作为载体并限定其利率浮动范围,在尽量保证金融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利率分层制度将数字货币利率引入中国的利率体系,以探索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四部门的、关于金融市场利率传导的均衡模型,在理论上推导限定条件下数字货币利率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并通过TVP-VAR模型用仿真数据模拟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特定条件下的央行数字货币利率能够在对原有存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保持中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利率,进一步引导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8.
共生危机理论是传统金融危机理论演进的结果。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共生机制有着一个清晰的理论架构:它源于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一体化以及金融自由化、不当的汇率制度和政策、银行体系中的货币错配等体制因素为两危机共生提供了环境,在信息不对称、公众预期、道德风险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流动性、资本流动以及政府政策等渠道相互传导,彼此强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东欧地区的欧盟新成员国已经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与1997年东南亚国家汇率制度的比较可以发现,欧盟新成员国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较小,但部分国家的汇率制度在防范货币危机方面处于被动地位。在经常账户方面,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赤字主要集中在欧盟内部,经常账户引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同样较小。从这两方面来看,中东欧的欧盟新成员国不会发生区域性货币危机,但需要欧盟给予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20余次金融危机均表现出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共生性.国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模型对资本流动与共生危机进行解释,Ilan Goldfajn和Rodrigo O.Valdes(1997)提出的资本流动与共生危机模型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目前,我国短期资本流动数额和所占比例都越来越高,而且我国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脆弱性,有可能形成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相互作用的共生危机.因此,我们应有效地控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和流出,避免短期资本流动急剧变化对汇率和银行体系的冲击;加快银行体系改革,避免银行危机导致资本外逃和货币危机.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回顾,以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考虑中国资本项目渐进开放的现实因素,选择2007年10月~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美国利率政策调整对中国利率政策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美国两国间利率政策有长期依存性。美国利率政策的调整会引起中国利率发生同向联动调整。资本流动限制对中国国内利率有显著影响,而美元预期升值率的影响效应在一般统计水平上不显著。短期因素的冲击虽然会对中国利率产生同向的冲击,但在误差反向修正机制作用下,会较快地恢复长期均衡态势。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中央银行连续 7次降息的同时 ,美国中央银行却 6度提高利率。针对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利率持续走高的情况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我国中资金融机构从 2 0 0 0年 5月 2 9日起也上调了境内的美元利率 ,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避免逃、套汇的发生。尽管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扩大 ,但今后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3.
准确把握折现率和本金化率的关系属于我国评估人员的难点问题,而折现率和本金化率取值的很少误差可能对资产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文章在分析了折现率和本金化率之间的联系基础上,阐述了折现率和本金化率的区别,为评估人员在实践中正确应用简便的无限年期公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基准利率选择的利率期限结构形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利率和利率期限结构是经济运行和金融投融资活动中的重要指标变量。基准利率是短期低风险的市场化利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利率期限结构是基准利率、基准利率预期和期限溢价的综合,它反映了不同期限最低风险资金交易的资金价格。根据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和短期国债利率适合成为我国基准利率的载体。同时,这些基准利率与中长期国债市场利率共同形成我国的利率期限结构。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测算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变量。本文在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1994年以来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可能对经济产生的效应,指出只有改革现行汇率形成机制,才是避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当变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初期的同业拆借利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央行基准利率对同业拆借率的影响日益明显。本文分阶段对两变量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部分调整模型给出了基准利率对同业拆借率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7.
汇率是复杂的经济变量,综合克鲁格曼关于汇率问题的观点,提出了"克鲁格曼的疑惑"问题。从汇率的抽象形式、行为模式、工具形式三方面作了理论解答:汇率是社会—政治—经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变量;汇率的行为模式表现为非线性、非中性、非均衡特性,总体综合为经济系统的策略变量;汇率是各国在国际交往中用来调节经济———政治关系,集中体现国家利益而自然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变量工具。实际汇率的本质更多地表征为策略行为,而市场自动决定的状态行为则退而居次,均衡汇率等价于均衡策略汇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汇率错位失调不无经济联系。本文运用现代计量工具估算出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和汇率错位,把汇率错位因素引入外汇储备资产规模的计量方程,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错位对我国外汇储备净资产占比国民生产总值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四种汇率波动模型进行简要介绍与说明,指出中国渐进式的改革和开放决定了入世后人民币汇率的制度调整也应是渐进式的,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实行目标区汇率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贷款定价成为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对国外常用的贷款定价方法进行简单分析比较后,从实际出发,提出目前适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以风险为主,兼顾收益的一套贷款定价方法及其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