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决定了其必须物权化为农地使用权.我国物权立法应当在确立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农地使用权转让.  相似文献   

2.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地制度创新就是要弱化农地所有权、强化农地使用权,即:仍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但集体不具有对土地的生产经营、占有、使用和处置进行干预的权利,减少其借所有者之名对农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同时,让使用权强化和扩大,接近事实上的所有权,从而使农民拥有土地的真正的处置权.  相似文献   

3.
宫国财 《新智慧》2006,(5):34-34
会计制度规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实际成本,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如果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大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在预计该房屋、建筑物的净残值时,应该考虑土地使用权的预计使用年限大于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年限的因素。并将此作为净残值的组成部分预留,待诙房屋、建筑物报废时。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实行“耕者有其田”,确立自耕农体制阶段;放宽土地所有权流转限制,建立“自立经营农户”阶段;鼓励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阶段;鼓励土地向“合意的农业生产单位”集中,提高农业竞争力,突出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阶段。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给我们很多启示:强化土地承包权,农地的流转应以其经营权流转为主;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协组织;推行农业人养老金制度:培育农业专业经营主体——“认定农业生产者”;农业现代化要同时兼顾保障供给、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5.
徐严  宫风杰 《新智慧》2006,(7):57-57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土地使用权的实际成本,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该项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转入存货项目)。笔认为,此处理规定欠妥,与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和配比原则不符。  相似文献   

6.
我国宅基地制度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演进。宅基地使用权是宅基地利用法律关系的核心,推进闲置宅基地的规范有序流转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点。入股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对乡村振兴和深化农村改革会产生积极深远影响。然而,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具体的宅基地使用权入股实践存在法律冲突。通过探讨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法律界定及入股模式、政策与法律基础、立法缺陷等问题,提出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界定及入股公司的法律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相关法律、构建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企业的破产利益平衡机制等建议,以期将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纳入法治轨道,更好实现闲置宅基地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农民直接拥有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所有权、收回农民土地使用权,以及归还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历史.目前中国走到了必须尽快对农地所有权制度进行改革的阶段,政府尤其?滗 是中央政府的认知对农地制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信息传递机制、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利益分享主体则是影响政府认知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农地制度的第二次伟大飞跃,农地使用权流转在实现和保护农民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流转步伐的加快,农民权益流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保证农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切实落入农民手中成为流转继续推进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社会富。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有保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适时、有效、顺利推进又是破解“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经营模式变革与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之间存在着内在相关性.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前提和推动力;同时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要求又是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转变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其次回顾二者相互作用的历史进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合作化、分散化、再到产业化的变革过程,每一阶段都存在着二者的相互作用;再次,对郫县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直观地验证了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最后得出加快农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针对目前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尚存问题,应着力建立和谐农地使用权流转关系,建立健全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健全农地社保等.  相似文献   

11.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加快土地流转有利于明晰土地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促进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为此必须创新观念,进一步巩固农户的承包权,完善农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财政分权安排体现在财权和事权的对称性以及责任执行机制的有效性方面。当财权和事权不对称且地方政府的事权越来越大时,地方政府就会寻求税收之外的土地收入;同时,当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障事权的执行时,越来越庞大的土地收入就会被用于满足当政者个人偏好的相关领域。正因如此,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往往具有双刃性:一方面,它为扩大政府支出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它为政府的错误投资提供了可能,从而产生浪费式的经济增长。浪费式经济增长典型地体现在"形象工程"、"短命工程"、重复建设、投资失误以及职务消费等方面,并成为社会腐败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3.
劳动就业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而我们因思想上不够重视招商引资中的就业权保护,加上《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及外资并购的法规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保护存有瑕疵,使外资在并购中肆意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应制定统一的《并购法》,修改上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目标企业被外资并购后职工劳动就业权不被侵害。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综合分析经济学理论关于"看不见的右手"(市场)、"看得见的左手"(政府)、"看得见的右手"(企业)和"看不见的左手"(权力及利益集团)的功能、缺陷及发挥各只"手"的功能所必需的约束条件,可以看出,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各只"手"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其长处、规避其缺陷,在其有效边界内运作而不是畸形发育,并处理好"四只手"之间的比例、结构和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消费者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增值业务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以科技接受模型为基础,添加“消费者创新性”与“感知成本性”两个变量构建出扩展科技接受模型,并通过对18-35岁年轻消费者的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证实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性、消费者创新性等因素对消费者态度有直接影响。而态度进一步作用于消费者对3G移动增值业务的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16.
承包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和放活经营权是“三权分置”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评述方法厘清了“三权分置”的理论内涵,结合实际案例比较分析了政府主导型、股份合作型、市场主导型三种不同类型“三权分置”实践模式的产权基础、治理模式和经济绩效,并就“三权分置”改革中的产权界定、“三权”关系、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和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行为规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目前我国深化土地改革的重大问题和重要规划,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农地入股是农地流转的重要模式,农地入股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农地入股计量的必然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包含了净现金流、贴现率、贴现期三个重要参数,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在实践中应结合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来客观公允地确定这三个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现状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存在的现实缺陷,我们一方面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和各项流转方式、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范围、明确流转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培育农村土地市场,缔造中介服务组织,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流民潮"防范机制,保持社会稳定。坚持这两方面改革的同时推进,有力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新一轮制度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立法方案;研究方法是运用物权法理论,梳理现存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对未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作出设计。研究发现,《物权法》并没有与现行法相互衔接,建立统一的、体系化建设用地使用权规范,正在修订的《房地产法》和《土地管理法》也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研究建议修订《暂行条例》并将之上升为法律来实现这一目标,其核心思路是在建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分类体系基础上,落实和细化《物权法》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法律地位、设定、流转、终止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在妇女观上的建树在我国现代思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是全面而系统的。一方面,他对我国封建礼教的落后妇女观,如不净观、贞节观、小脚文化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它们的非人性化性质;另一方面,他还以宏观的“人类学”视角、科学的眼光建构了现代新型女性观,认为女性的解放要以“人的发现”的思想觉悟为前提,以科学常识为武器,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维护自身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