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向清教授所著《问学集》内容丰富,系统性强;重点突出,逻辑明晰;方法科学,见解独到;突出了理论研究的现实关怀,是其在哲学领域多年学术耕耘成果的结晶.《问学集》一书分为“冯契哲学思想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先秦哲学思想研究”、“湘学与近代哲学研究”和“管理学研究”五部分,对中国近代贤哲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和全方位的剖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哲学著作.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两本书风靡世界。一本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本就是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甚至将这两本书作为司局级干部的必读之书。中国的学子们,大学生和研究生更是对其趋之若鹜。时隔27年后,约翰·奈斯比特以他独特的“内容跟踪分析法”著就《中国大趋势》。奈斯比特说:“我不是预言家,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没有任何成见,只对中国一刻接一刻新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我所要分析的就是哪些事情会长久地影响社会。”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对待《资本论》的态度是将其看做科学作品和历史作品的统一,坚持由“科学品性”提升“历史品格”——这就是对唯物主义路径的着重阐发;恩格斯进而希望通过自己的扎实辛勤工作,全方位展示他和马克思共同的理论思维——辩证法,用以“伟大逻辑”的建构。要之,恩格斯的工作和《资本论》方法关联的线索有三:一是以《自然辩证法》研究和《资本论》商品章“工作呼应”,希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彻底肃清“蒲鲁东主义”;二是坚持《资本论》的由“自然过程”向“历史过程”进军,对其总体方法论和理论逻辑主张——自然历史过程——进行学理性阐发,又主要归结于发生学的工作逻辑;三是恩格斯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以耄耋之年推动“《资本论》增补”工作,进行巨大的认识推进。换言之,从广义的工作角度看,恩格斯是尝试把《资本论》当作马克思自身要完成而未能完成的“《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全面预演。经由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化的“辩证法”努力,《资本论》逐渐成为指导科学思考和进行意识形态战斗的武器,这为《资本论》“俄国化”和“中国化”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尼采作为十九世纪的伟大哲学家,被誉为发疯的太阳,而他的超人哲学本身就含有一种疯狂性。他宣称“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这就打破了自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传统、基督教的道德传统和启蒙主义的文化传统,提出了高扬强健生命和权力意志的非理性主义的超人哲学。尼采哲学思想中这股摧枯拉朽的强力冲击了当时的传统哲学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终结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活跃的当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著作的《资本论》的大众化传播亟需加强。然而,由于《资本论》自身逻辑结构的复杂性及读者唯物史观哲学基础、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论的缺失以及其研究与当代社会联系不够紧密等原因,《资本论》大众化成果较少且进程缓慢。因此,需要从建立学习型社会、推进《资本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资本论》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哲学的文化资本意义 “今天已经哲学过了吗?听起来,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似乎有些不合理,但是,其意涵之深刻却可以告诉人们一个“城市哲学”文化资本意义,以及这个城市“哲学家小路”(Philosophenweg)影响所酿造的城市创意土壤与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维科的《新科学》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神话理论催生了现代神话学的诞生,并对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神话哲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维科的“诗性智慧”到卡西尔的“神话思维”是一脉相承的;在神话与人类的历史和语言、艺术的关系上也持同样的观点;在关于神话的真实性方面,卡西尔坚持了维科的观点。卡西尔在维科的基础上提出“神托斯”(神话)和“逻各斯”(理性)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以稻盛经营哲学的第一条原则:“将事业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化”和第二条原则:“‘树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将利他经营目的具体化,就是‘利润三分’的主张”为例,将稻盛经营哲学与中国古代《孙子兵法》进行比较分析,阐明稻盛经营哲学博大精深,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一脉相承,他的“利他经营”哲学与中国古代兵圣孙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之道理。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文学奠基者之一茅盾,青年时代多次发表文章介绍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根据“五四”时期的实际需要,特别强调尼采彻底破坏旧传统的反抗精神。他还十分重视尼采的超人哲学与权力意志说。他对于尼采的理解别有天地,常常是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代表了当时中国研究尼采的最高水平。茅盾以开阔的视野,以“为我所用”的精神借鉴尼采哲学,充分体现他对于外国文化“穷本溯源”、“取精用宏”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0.
李达的哲学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前,李达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系统介绍和阐述上,其中《社会学大纲》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建国以后,则主要表现为对毛泽东同志“两论”的解说和述《唯物辩证法大纲》。“解说”“极好”地宣传了辨证唯物论;“大纲”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但仍不失为一部优秀作。  相似文献   

11.
《旅游文化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发表后,曹诗图先生撰写《略论旅游文化学的主要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文与笔者商榷。在各自主要目标或使命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旅游文化研究与旅游研究合流是不合理的,其结果必然是旅游文化学独立性的完全丧失。名存实亡;《新论》与《问题》主张的旅游文化学定义分别以“旅游文化与学”和“旅游与文化学”为逻辑起点,前者较为可取,后者殊属不当;在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上,《新论》并无不妥,而《问题》却游移于旅游与旅游文化之间未有决断。旅游文化学的研究重心还应回到旅游文化上来。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与经济哲学具有互补性,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过程的规律性,经济哲学侧重于经济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经济学离开了哲学,它不过是一种抽象的知性科学,而哲学离开了经济学,它也就变成一种纯粹的思辨哲学。经济学家要成为思想家,他必须要从经济学上升为哲学,而哲学家要成为实践家,他就必须要掌握经济学。正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才产生真正的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哲学都起源于近代,起源于对以资本为竞争主体的市场经济的思考,由于资本是分析现代社会的基本哲学范畴,因而弄清资本与国家,资本与人民,资本、国家、人民三者的关系,就成为当代经济哲学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对其言语行为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离不开对其哲学活动的了解。其言语行为理论形成的思想背景是克服传统语言的简单化的技术基础,是十分精细的且主要是经验性的语言分析。该理论的认识意义在于使人们对语言性质的看法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就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备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等要素。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人”必须成为主体,才能认识和改造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待关系,须在一元论的支撑下,发挥良性的互动。中国哲学中的“格物”观念能够有效地弥合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裂痕,能够回答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岱年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这即是中国哲学的整体结构上的本体论、致知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本体论上本体与现象的统一;生活与思想、理想一致;重人生而不重知论;唯物主义与辩证观念相互结合的传统;生死自然的观点与无神论在哲学发展中的深刻影响。他还分析了中国哲学的6个缺点,并探讨了这些特色和缺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由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大师德里达最早确定的,解构主义在现实体现上最早运用于设计领域尤其是建筑设计及研究。文章介绍了解构主义设计的概念、起源和解构主义哲学,并对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建筑实践、德里达关于解构建筑的实践倡导及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市场经济之父",亚当·斯密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家,更是一个道德伦理学家和哲学家。要真正理解亚当·斯密,我们必须跳出狭隘的经济逻辑,从更为深刻的文化视角进行解读。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后者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建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离现实经济生活越来越远,学院化倾向愈演愈烈;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则日渐显示出经济生活智慧的气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继续贴近当代中国经济开展研究工作。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改革的背景下,从历史角度研究建国初期土改中中共对待富农经济政策正在逐步深入。在前些年注重宏观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富农经济规模与经营方式的微观研究正在突出。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注意拓宽视角,从以经济学和历史学方法为主转变为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跨时期等多角度研究。这些正成为对建国初期富农经济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