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国债的规模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以来国债规模的现状是: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过大,债务负担率偏发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调控效应,反而对20年来的经济过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我们得出结论: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但发行规模过大,当务之急是降低国债的发行规模。当然,通过财政的增收节支可以控制国债的发行规律,但在我国目前可行性却不大。当前,我们只能通过加强国债管理的方式解决我国国债规模问题,具体措施有: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国债品种的创新;积极培育和完善国债流通市场;适当增加国外公债的比例;适时发展地方公债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资金用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这对推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债余额增长速度过快,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指标已处于高位,所以应适度控制国债发行规模,降低财政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债数量增速较快。国债的发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债规模的扩张,势必会增加财政债务风险。因此,适当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九五”期间控制债务规模的关键是要积极探讨国债规模的数量界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适度的国债规模。冷静地思考国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主要功能,分析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各项因素,是确定适度国债规模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对于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本文从介绍国债规模监测指标体系出发,对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从财政承债能力来看,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指标都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财政债务重负不堪忍受,国债风险较大。为此,从控制财政赤字等角度着手,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膨大,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正式发行,国际金融危机对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要求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严重缺失的现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应坚持"全国统一,高标准,严要求,责任落实和风险控制第一"的原则来设计,完备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过程管理制度、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三位一体"监督管理制度和"红黄绿灯"网络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债是国家为筹措财政资金而向投资者举借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中央财政通过发行国债可以弥补财政赤字、筹措建设资金、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国债发行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扩大。其规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1)国债依存度;2)国债偿债率;3)国债负担率;4)借债率;5)应债主体承受能力等。从国债依存度和偿债率来看,我国国债规模已经超出了承受能力。但从应债能力和国债负担率而言,我国的国债增发空间还较大。综合分析,随着各项财税改革的逐步到位,财政收入的增加,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将大为改观,因此,国债规模的增长率在20%以内,且逐年以1.7%的速度下降,将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国债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需要在《预算法》中明确国债发行管理的法律框架。在预算编制阶段,应明确国债的发行目的与用途;扩大国债统计口径,以真实反映政府负债的情况,增强国债管理决策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在预算审批阶段,应明确完善全国人大对政府举债规模的管理制度。在预算执行阶段,应禁止国债的定向发行,强化国债管理的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9.
1995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1500亿元。如何确定适宜的国债增长规模,保证规模日益扩大的国债能够顺利发行,并使其交易日益规范化,真正发挥其资源配置和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焦点,也是完善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一、国债的发行方式与结构十几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向单位和个人分配购买国债任务指标,且必须完成任务的强制性发行方式;另一种是承购包销方式。后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有利于国债的发行。当然,从…  相似文献   

10.
从财政收支结构来看 ,我国近年来的债务依存度已经很高 ,国债规模已相当大。但从国债负担率和居民的应债能力看 ,我国国债规模并不大 ,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尚有一定的余地。要扩大国债规模 ,关键是要降低债务依存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优化国债结构 ,加强国债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的管理 ,提高政府的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相对于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存在着规模小、地位低、市场化不高、品种单一及流动性差等缺陷.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企业债券发展的因素,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发行制度存在缺陷、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及发债企业自身问题等等.对此,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行、交易、市场准入、信息披露等制度,塑造真正的企业债券市场主体,提高企业债券信用程度,调整企业债券的期限结构,创新品种,增强企业债券的流动性等,来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财政收支结构来看,我国近年来的债务依存度已经很高,国债规模已相当大,但从国债负担率和居民的应债能力看,我国国债规模并不大,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尚有一定的余地。要扩大国债规模。关键是要降低债务依存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国债结构,加强国债使用方向、结构效益的管理,提高政府的偿债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并运用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向量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赤字、国债还本付息额、居民储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居民储蓄、国债发行规模本身、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国债的发行及累计状况入手,简要的回顾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债务负担问题的争论.在重新界定有关债务负担及代际公平问题的同时,澄清了人们对于国债发行的若干错误认识,并纠正了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上研究方式的不当.主体是在上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债务负担及代际公平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几个角度指出了代际负担转嫁的机制,同时界定了政府实现代际公平的核心.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国债的代际负担问题给出了一个评估,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债规模过大是一直困扰各国政府的财政难题。是否存在国债借款约束的理论机制,用以指导债务规模,化解债务风险?研究发现,国债借款约束至少包含三个关键方面:财政收支不平衡可以有效测量、债权方的预期有必要予以考虑、国债规模必须收敛。微观预期和财富状况是国债借款的基础,而债务收敛和相关经济变量作用是债务规模变化的主要诱因。结论认为,以当前借款约束模型为基础的国债借款约束机制是衡量国债规模可持续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根据资产选择理论,国债的发行取决于国债利率和居民对国债资产需求的大小。目前,预防性储蓄存款是制约我国国债需求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往反映居民应债能力的指标需重新考察。采用ARIMA模型对我国国债潜在需求能力进行估算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规模已经接近国债的潜在需求能力,国债实际发行空间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居民储蓄中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预防性储蓄的比重仍然较高;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释放预防性储蓄存款是增大国债可发行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投资行为、总供给等论述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接着,用我国以往年度的国债发行的实例数据分析我国国债具有阶段性和阶梯上升式的特征,并以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作为标准来评价我国的国债规模,指出问题症结所在,最后从国债的借、用、还等三方面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我国国债规模是过大还是尚存在发行规模空间存在较大争论.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8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效应来检验我国国债是否适度,结果证明我国国债发行未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挤出民间资本,它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我国未来的国债政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我国国债存在着财政本身的债务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致使我国国债规模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风险性,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进而引发财政危机。因此发现、预见和预 防债务危机,合理确定未来几年我国的国债发行政策取向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研究国债发行规模监控指标和影响因素,目前我国仍然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数量。在目前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冲击下,要提高国债投资收益,丰富国债产品,加强规模控制,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