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学校环境建设的内涵,挖掘其教育资源,把校园文化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是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分析入手,结合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积极开拓"寓教于境"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高校文化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达到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提升育人效果、完善教学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当前,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重视程度、融入深度、融入效果、方式方法、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等相关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尝试从职能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学生参与四个维度初步探索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与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3.
制度自信,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选择和高度认同。制度自信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自信涵养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坚定制度自信,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要更好地使得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就要在提升对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的同时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地壮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制度自信教育本身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桂林抗战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将桂林抗战文化资源与本地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有利于桂林抗战文化的传承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充实。文章通过分析桂林抗战文化资源在本地高校思政课中应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桂林抗战文化资源要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需要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要有效融入实践教学,实现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现实和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目的上主张内在目的论、多元目的论、培养公民而不是精英、培养具有个性的人等;在学习观上主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主体间性、平等对话等等。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反思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上追求"高而全",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实践中师生关系不平等问题。而高校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教学目标大众化、个性化;是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平等对话、共同探究、共历生命成长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更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全面梳理总结和深入学习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中,对引领"基础"课教学、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切实提升教学实效、完成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本质要求,是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使命,是高校思政课的天然优势。在现实中,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实践主体遮蔽化、实践环节表象化和实践活动创新性缺失之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还原实践教学本真、丰富实践教学内涵、生成实践教学合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厘清高校红色社团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关系,阐述并说明高校思政课与高校红色社团联系的重要性,针对高校红色社团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充分利用红色社团更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真正贯彻好"党的指导思想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对高校贯彻执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具有积极意义,高校"非思政"类课程老师应合理地将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所在的从化地区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口才与写作》课老师在教学内容、课堂实训、课外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从化地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实现了"非思政"类课程的育人目的,较好地完成了"课程思政"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教育改革,借鉴OBE教育理念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文章从课程模式、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确立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通过调整实践教学目标、强化实践教学主导、突出实践教学主体、厘清实践教学内容、运用教学评量手段与激励措施和给予实践教学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对思政课实践课程进行构建与设计,以期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是一个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红色家风是福建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呈现,是福建党史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福建红色家风为切入点,将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方法论维度论述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通过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模式落实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与思想动力。高校思政教学要融入"红船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出发,探讨"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价值维度;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精准发力,依循需求导向、强化精准推进,践行"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策略,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在致力于思政课的改革工作,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成为其中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很多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以思政课为平台的校园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实训相关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以"红色资源"为支撑的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和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虚拟实践教学基地,以此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将红色文化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模拟法庭集知识概括、心理体验、行为积累于一体,将红色文化教育有效融入到模拟法庭实践课教学中,开展富有思政特色的模拟法庭实践课教学,有助于将红色文化中包含着的爱国奉献、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等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开展实践教学已成为各高校破解"思政课"教学难题的一种有益尝试。"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指导思想要明确;内容设计要注重实效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实践育人的原则。"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方法:整合校内资源,搞好课内教学实践与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入课题,通过项目研究促进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有利于缓解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独自领舞思政工作的局面,是高校思政工作"活"起来的有力杠杆。于学理向度而言,沿着中外教育的历史轨迹发现,"育知"和"育德"互为交融,历史底蕴隽永;"课程思政"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从混沌状态向稳定状态的转变,理论价值深厚;其实践价值在于使专业课程中的德育理念转化到学生的行为层面,实现道德实践的飞跃。其实现路径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要增强其他各门课教师的"守渠"自觉意识,树立"教师思政"理念;形成"思政教师"和"教师思政"的合力;建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德育研究热点,高职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占领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与所有课程形成育人合力。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正确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定位,思考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不断推动高职思政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方向的坚定性、思想路线的真理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和实践品格的奋斗性,使得延安精神在当代中国仍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延安精神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唤醒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力量,是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丰厚土壤,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大学生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高校可借助延安故事熏陶大学生成长,培育文化自信的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信的活力,将延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育,打足文化自信的底气。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全部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面和重点环节,能够借由对学生理解、吸收和内化理论知识效率与效果的提高,切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为契合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以"配方"先进为导向、以"工艺"精湛为目标、以"包装"时尚为标准,切实推进教学内容设计体系化、教学活动开展高效化以及教学项目成果品牌化。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手段方面具有相通性,两者都具有实践性特质,发展现状也存在相似性问题。在实施机构、师资队伍、实践课程和实践教育基地层面探索构建“四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机制有助于增强新时代高校协同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