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本文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研究和谐社会的所有制基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所有制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生产关系和谐.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和谐对于形成妥善协调的利益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市场完善、法制健全、政策配套有利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和谐,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神州大地变成美好人间.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神圣职责,成为十七大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地方立法作为国家立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时俱进地规范和完善地方立法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自觉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是摆在每一名地方立法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为此,本文以地方立法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地方立法过程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寻求如何完善地方立法机制,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法治的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通过法治来保障“人人平等”和人民的民主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人们的政治关系方面,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法制是对和谐社会的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进,必须借助于法治建设。法治社会不等同于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6.
和谐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总体看,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和谐的,但存在公有制主体地位被弱化、边缘化的严重问题。因此,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政策重点应该放在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上,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实现新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牢固的经济基础。为此,要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7.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几乎成了众多媒体的主导语,理论研讨热烈,政府工作积极,但认识并非完全一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理想,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巨大社会工程,而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和矛盾复杂而突出,需特别关注。在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期规划和阶段目标时,要从理论、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化解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张秉让刘潇滨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为主题,从个体视角审视社会,围绕和谐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就人与道德、个体道德的发生与发展、个体道德实践、个体与社会的道德协调、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道德与人生观、道德与成才诸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更加重视调整社会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合理的社会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国家应通过社会体制的改革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把构建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提到应有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像抓经济体制改革那样抓社会体制改革,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调整城乡结构,改革农民工体制,调整就业结构。通过改革和调整,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执政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呵护下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妒,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已超过60%。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令人痛心、危害国家和人民的问题,这与和谐社会极不相称。党和政府只有加强监管,才能促使非公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健康发展,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论恢复土地农民所有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的农民所有制是我国1949年至1956年实行的一种农村土地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土地私有制,实行效果颇佳且受农民欢迎.实行农地私有化是由社会分工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的,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没有必然联系,与公有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也是能够相容的.从农地私有化的产生条件.农业生产的特点,新中国土地制度变革史,中国现有土地制度的缺陷以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等方面分析说明,在中国推行农地私有化是可行的.应在国家的控制下,积极稳妥地推动农地私有化,恢复土地的农民所有制,还地权于农民,实现土地的农民所有,以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无疑走理性缺失的结果。政府理性的缺失极易导致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认同危机。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政府理性,构建理性政府,通过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再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不仅会影响到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发展,更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的信任程度和信任范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建构以诚信机制为核心的社会资本,要求行政体系注重诚信意识。当前,重构政府信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发展公民社会,塑造公共精神,完善社会资本,建立透明政府,以促成"善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以及它们之间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这种最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主体,能规范入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大学,促进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及制度体制于一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而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的建设刻不容缓,但又任重道远。在和谐文化建设实践中,有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探究和认真思考,其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和谐文化健康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重视并加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