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致远的《汉宫秋》与陈与郊的《昭君出塞》属于不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且都是杂剧,剧目较短,本文通过对两出戏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等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以体现不同时期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家创作思想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小说《续金瓶梅》在结构安排、情节发展及人物形象塑造上,都颇具特色。虽然作为叙事文学而言,这些艺术手法存在种种缺陷,但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好人难寻》小说中通过对《圣经》中人物形象的置换和逆转,用相反的人物形象体现相同的内涵特征。借助源自《圣经》的叙事模式勾勒出故事中两个关键人物的人生曲线,实现了叙事模式和主题寓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5.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最富争议的一部小说。小说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那直露的性描写,还在于它是劳伦斯作品中唯一一部三个手稿都正式出版的小说。现在读者通常看到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反复修改并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个文本。第一稿《第一查泰莱夫人》于194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第二稿《约翰.托马斯与简夫人》于1972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国内研究界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早已不陌生,但对这部小说的前两个文本却鲜有评论。本文着重比较了小说中重要人物克利福德在三个文本中的发展演变:他从第一稿中的博人同情的战争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完全被机器异化的反面典型,成为冷酷的非人性的工业化象征。劳伦斯通过不断修改文本中的这个人物形象,更深入地揭露了工业化社会对人性的异化,表达了对和谐自然人性的倡导。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多产多才的女作家欧茨常常被认为是哥特小说家。论文就试着从神秘的场景氛围、离奇的情节以及独特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来探讨《大瀑布》这部小说中欧茨是如何借助传统的哥特小说技巧,赋予其现实的内涵和风格的,从而达到揭露时弊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体现的哥特成分,指出霍桑在小说背景、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都借鉴并使用了哥特手法。  相似文献   

8.
郝思嘉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小说《飘》的女主人公。作者把她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解融入《飘》的创作之中,在郝思嘉的身上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分析郝思嘉这一人物形象入手,探讨《飘》畅销不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青春之歌》和《长恨歌》是当代文学中影响很大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都出自于女性作家之笔,都是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以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因而在叙事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的比较,可以折射出在不同的时代、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在讲述女性故事时对叙事方式的不同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有利于衔接当代文学史中不同时段的文学创作,形成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10.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被堪称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政治讽刺小说,小说问世之后,同样受到儿童的喜爱,并成了喜闻乐见的儿童名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外转变?笔者认为除了作者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时运用了大量具有童话价值艺术表现手法和塑造了童话人物形象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谋篇布局时。采用了童话的常用的三种结构形态,即单线型结构、复线型结构及冰糖葫芦结构的模式来构建整部小说。本文将从上述三种结构形态特点出发,分析非童话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童话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小说《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的珠儿对小说的结构安排、情节发展和其他人物的性格展示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的存在衬托了其他的人物形象,成为霍桑定位其他三位主要人物——海丝特、丁梅斯代尔、齐林沃思的参照坐标,是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2.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作家,代表作《青梅竹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了少年少女之间一段朦朦胧胧却注定没有结果的美丽爱情故事。一叶在小说中对季节、天气、环境、事物等细处的描写,看似只是对景、物的描写,却与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命运密切相关。现拟从《青梅竹马》中对景、物的描写出发,对景物描写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以及对小说情节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发掘细微之处蕴含的寓意。  相似文献   

13.
虽然《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结局和《圣经》中的耶稣迥然不同,但他却具有诸多耶稣的特征:一个集圣徒、预言家和救赎者于一身的光辉的人物形象。因此,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把小说《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阐释为《圣经》中耶稣的置换变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解析安迪的形象,从而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小说中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救赎主题的理解和领悟。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与《荒原》在神话结构的运用中有一个极为相似的因素,即神话预言结构的使用,警幻仙姑和索梭斯特里斯太太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是两部作品神话预言结构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这一相似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加深对神话预言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所罗门之歌》描写的是一个非裔美国黑小伙奶娃的成长故事。本文从成长小说理论出发,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重新解读这部作品,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作为非裔美国人,只有发现并植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之中,才能确立自己的身份并真正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文学之父的华盛顿·欧文,在其经典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的创作中融入了一些神话原型元素。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通过对该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人物形象及叙事模式的分析,深入挖掘作品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和仙乡淹留叙事模式,以此揭示出小说光辉与不朽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全唐五代小说》是研究唐五代小说的重要文献,其中收录的部分敦煌变文类作品,由于是以较早出版的《敦煌变文集》为底本,因此录文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文章对其中的一篇重要作品《伍子胥》作了补校,借以引起学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是其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无论是从小说的形式上还是其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上,《马桥词典》都可以称为一部伟大的小说。在文学界对《马桥词典》的各种研究中,对作品里所体现的浓厚的神秘色彩,还没有专门论述,故本文将从《马桥词典》的神秘色彩着眼,着重从作品中神秘色彩的呈现、神秘色彩的来源以及神秘色彩的意义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证,以期进一步探索作者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9.
《国画》似画乃镜,生动地刻画了荆都市以朱怀镜为典型的,一些生存于权力中心或边缘地带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映照出个人的灵魂;放大显微了该市社会的病灶所在;并在不言之中指出了疗救的办法。小说场景宏大,脉络清楚,于恢宏之中藏细微;在人物形象、性格的描写刻画上人木三分、微妙微肖;作家在语言的动用驾驭,情节的构思安排上也达到相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评论家对肖洛霍夫的史诗性巨著《静静的顿河》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贬褒皆有,对此,他要么保持沉默.要么略作辩解。文章从小说中布尔什维克英雄们、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性形象阿克西妮亚三方面的人物塑造着手,探析肖洛霍夫是个具有“正直创造性”的作家,“正直的创造性”是作家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