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思政教师要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紧扣当今的时代主题,用改革创新理念抓好思政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百年党史学习的政治使命,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对于思政教育机制变革的教学反思,全面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变革;将党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高度融合,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机制变革,从而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思政教师育人育德的教学重任。文章将对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制变革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广大高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教育源远流长。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接触西方文化,受西方思想熏陶,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行且必要。英语专业课程有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优势。本文以"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为例,挖掘剖析蕴藏其中的思政元素,使其融入语言文化知识课堂,从创新教学理念、目标、方式方法、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合理研究思政化的英语专业课堂。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使大学生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将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课堂、四个整合和五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习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信息技术时代,利用"云课堂"进行高校思政课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云课堂"下的思政课具有打破时空限制、受众范围广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特点。同时,也显示出网络信号弱、不能保证学生真正学习效率和师生难以"共情"等问题。为增强高校学生"云课堂"下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优化网络服务网址、创新教育模式和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深化思政课教育、适应新时代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理论指导和价值引领,更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全面梳理总结和深入学习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中,对引领"基础"课教学、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内容、切实提升教学实效、完成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合理精巧的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文章从"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同源性出发,探究"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思政建设基础,重点从教育观点、教学环节、教材建设与教学方式等角度论述"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思政宏观教学改革,并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和规范学习理论隐性融入思政元素微观设计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文学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着更多契合点,其思政元素融入有着内在机理,主要包括文学类课程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彰显独特的艺术底蕴和人文情怀。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应立足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作品细读,凸显"思政"本色;注重作品朗读,营造"思政"氛围;运用比较教学,突出"思政"主题;尝试课堂剧表演,体验"思政"力量,把课堂教学打造成德育融合的阵地。  相似文献   

8.
安全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对专业形成较系统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明确专业学习的任务及职业生涯规划。在该课程教学中,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为新时代综合型安全工程类人才培养打好入门课程基础。  相似文献   

9.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OBE理念进入课堂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OBE理念进入课堂的前提。根据OBE理念,大地测量学课程从制定以成果为导向的大地测量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采用项目驱动式案例教学法、完善考核和评价方式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从根本上保证OBE理念的落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新文科视域下,激发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特色任务。师范类专业课做好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研究以师范类专业"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探索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建议:首先提出要坚定"铸魂育人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动师范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其次是要注重制度体系的协同与共享,以提升师范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为基础;最后是做好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树立全面素质教育观念是体育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把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专业型学位教育,把为学科培养理论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学术型学位教育,很难准确反映这两种教育的本质。专业有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是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实践活动的分类。相同学科知识基础也有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的区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理论型人才的教育的本质区别不是是否有专业和做研究的区别,而是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及其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的区别。现行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名称应该把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修正为行业型和实践型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素质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他们在当代社会的 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育智库的建设意味着我国教育研究的路向开始摆脱以西方理论话语研究范式为重心的传统而走向注重于本土实践性教育话语构建的研究范式。在教育理论话语纷呈的今天,这一转变无疑是教育研究的话语领域的一次重要革命。通过对我国近现代教育研究话语谱系的追溯,也能清晰地显现出本土实践性的教育话语体系在教育实践构建中的革命性作用。由于教育智库的出现为研究者和政府部门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本土实践性教育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土壤环境,而借鉴国际教育智库成功的发展经验又有利于我们建设一批功能更加齐全的智库。这要求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借助国际比较的方法,在现代化和传统之间、科学性和人文性、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寻找平衡点,在域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史中找寻本土化教育话语建构的路径。具体来讲就是教育智库所形成的教育理论并不是"听来"的,也不是"想来"的,它应该是"可靠的"、"有用的",并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即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实践进行了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基础之上的。由此而言,中国的教育实践应该是教育智库本土实践性教育话语构建的基本的逻辑起点,从而,教育智库对于当前中国教育研究的话语与教育实践就具有了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面临“WTO”的挑战,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也加速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仅仅满足于过去的就业教育方式,必须走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结合发展之路。职业教育必须遵循办学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课程改革入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符合型人才。坚持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保证人才的培养规格、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互通与合作大有可为。远程教育已成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分析职业教育中远程教育的构成、存在的困难及提出解决困难的相关对策,对探索职业教育中远程教育,有效解决教育市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炎培先生不仅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大纛,而且还是民国初年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发起者和领导人之一.从他全力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到以职业教育为己任的思想历程,解析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以期对当下的职业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呼唤美育观照。美育的功能在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它有利于人的智力结构和意志结构的建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就必须寓素质教育于美育之中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教育理论对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转变了中国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促进了中国教育研究主题的转换和扩展,为批驳应试教育提供了舆论基础,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资源,推动了师生关系的逐步平等,促进了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0.
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数量与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大湾区高职教育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基于问卷调查和企业调研数据,利用IPA分析法,即“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法”,对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和企业用人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及重要性进行分析。构建满意度与重要性评价IPA分析图,并根据分析结果,从院校、企业、其他层面对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模式实践、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