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里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在改革前期主张清除"左"的影响,围绕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改革。万里农村改革实践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其改革思想对当下的"三农"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农村人口数量、年龄、性别、分布和劳动力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其研究成果可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咨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农村人口基数大、留守儿童多、家庭养老问题严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且再培训再教育意识淡薄、性别比例失调、年龄结构偏老;农村居民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明显,偏男系数高于偏女系数;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子女和家庭老人影响显著;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已初见成效、农村居民工作满意度低。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消费方式从与传统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分散化、个体化、封闭性、低层次的传统消费方式,逐步向集中化、社会化、市场化、重视享受与发展的现代消费方式转变;其中,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从"贫困—温饱"到"温饱—小康"再到"小康—全面小康"的三个阶段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消费习惯、消费者的自我认同、社会分层属性、区域位置、消费制度、家庭生命周期以及家庭收入是影响农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及其演进方向的重要因素。消费方式的变迁可以直接带来消费量的增加,而消费方式的变迁综合地取决于农民自身因素、农村客观环境因素和农民收入;同时推动消费方式变迁和农民收入增加,可以用较小的社会变革实现农村消费的较快增长。因此,新农村建设应"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三者并重,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入户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从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水平,但是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正反两个方向的四种动力:城市不仅存在吸引农民入城务工的"拉力",也存在将外来务工者推回农村的"推力";而农村不仅存在将剩余劳动力推往城市的"推力",也存在将外出务工者拽回来的"拉力"。正是在正反"拉力"与"推力"的综合作用下,部分农民选择了"离土不离乡"或"离—返交替"的半农半工模式。因此,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拉住"劳动力,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元化和逐步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5.
申中军 《大众商务》2010,(1):177-178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而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问题也是党和政府所关系的话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教育赖以发展的动因与重要物质基础,农村教育改革也要主动适应与积极引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就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谈一些个人见解,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塑造了家庭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独占所有权,家庭成为农业生产要素的"所有主体"和"配置主体"。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在要素市场和家庭合作的作用下,农业劳动力和土地对农业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偏效应,土地成为农业生产的硬性约束要素,劳动力存在过度流失的现象,而教育年限、农业资本则对农业生产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扩大家庭土地经营规模、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在迫切呼唤新的农村发展模式,而建设学习型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型农村的目标是在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建设能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构建学习型农村对于我国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农村社会工作直接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优先,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参照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立足于我国农村实际发展需求的农村社会工作"双核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政策性因素、市场性因素、个人禀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首要经济社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对我国农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体制转型过程中家庭利益的分离、利己主义价值观和享乐思想的盛行,对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家庭伦理道德形成了严重冲击,而家庭小型化、农业经济效益持续偏低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共同导致的家庭养老社会资本迅速衰萎,更加凸显了农村老年人照护和精神赡养的严峻性,并威胁着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本文从家庭社会资本角度,剖析了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社会资本衰萎的过程和特征表现,提出了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借助发展社会养老来弥补家庭养老社会资本衰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和谐家庭建设有机结合不够。主要是由于认识不到位,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城乡差别扩大,农村经济基础脆弱以及管理体制等原因所致。为此要提高认识,夯实经济基础,改革农村成人教育和建立保障机制,以确保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和谐家庭建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改革30多年来,农村公共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但现实中农村公共财政运行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缺位"与"越位"现象严重、收支矛盾突出、乡村负债累累等,农村公共财政仍处于困境之中。这种局面的形成有改革开放的负积淀,也有体制机制的不合理,还有基层农村政府的自身原因。当前实事求是地分析困境的成因所在,找准问题,制定对策,利用农村公共财政优势,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社会保障是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范围窄等制约了农村家庭子女教育的投资热情.因此,应从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重视教育福利,建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来促进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在我国农村具有悠久的传统,但由于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困境。而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化养老在我国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的条件。因此,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模式,顺利实现农村养老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农村老龄化形势严峻和家庭养老面临重大挑战这两个宏观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同时时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构建.提出要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下的完全储备积累式的个人账户养老模式。并分析了选择这种制度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日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文化因素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从深层制约和影响个体及其社会活动的状态,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山东实际,研究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的特点,山东省经济文化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经济文化变迁、带动山东农村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学文 《企业家天地》2009,(10):104-106
2008年下半年全球性经济危机来袭,我国政府适时采取从宽的经济政策,刺激农村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焦点举措。我国政府快速出台了全面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全面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加快试点"以旧换新"政策、加快"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等一系列直接刺激农村消费的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保持农村消费快速增长势头的后劲不足、存在刺激农村非理性消费的危险等问题,为此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具体完善刺激农村消费措施的配套监管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实际购买力、加强农村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释放农村购买力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处西部边陲的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族"直过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社会发育程度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云南民族"直过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以云南省为代表的民族"直过区"农村学校体育生存困境现象,日益成为当前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提出了云南民族"直过区"农村学校体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和结构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三农"问题依然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吉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正规金融的发展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压力,我们必须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经济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