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至今,各个高校已基本上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由于后勤服务企业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原有的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和改制而成,所以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对后勤服务企业只拥有经营权,而高校则拥有后勤服务企业的所有权。虽然各个高校在名义上都成立了管理这部分资产的董事会,代表学校行使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但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则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掌握着这部分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全权经营这部分资产。而高校与内部人目标利益往往不一致,内部人会因“道德祸因”而产生败德行为,并最终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后勤服务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确保后勤服务企业中高校资产的保值增值,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会计委派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有人认为,对后勤服务企业监督的弱化是诱发“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应加强对后勤服务企业的监督,会计委派制是加强对后勤服务企业监督的主要方法。笔者认为,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的改革实质上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的,而委托代理理论不是企业理论,它不能真正解决后勤服务企业改革过程中出...  相似文献   

2.
加快高校后勤改革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后勤肩负着学校基础性保障工作任务。只有依靠改革和创新才能保证高校后勤实体自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支撑学校实现跨跃式发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是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改革的组织形式,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改革的目标,因地因校选择适合自身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磊 《企业家天地》2006,(2):136-13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艰巨工作。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模式是高校后勤实施社会化改革的基本目标。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质上就是市场化,反映了高校后勤服务供给领域学校职能的退缩和市场价值的回归。高校后勤市场化改革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开放,二是高校原有后勤服务实体的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转变思想观念 ,适应后勤改革需要 ;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积极稳妥 ,切忌一哄而起 ;后勤企业必须保证优质服务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后勤改革须构建学校与后勤企业新的利益机制 ,以确保学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系,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改革现行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意处理好改革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克服“学校办社会”的种种弊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及资源为高校提供后勤服务,建立一种既符合教育特点与发展,又能够按市场规律有效运作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扶持高校后勤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宏观政策方面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依据。全国大部分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已实现了与学校行政系统的分离,改变了过去完全靠国家投入、学校办社会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各校成立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这些后勤服务实体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方向,在用人办法、资金筹措、日常运作与管理、内部分配与激励制度等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方面,也都有大幅度提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彻底改变了原来长期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后勤服务体制,使各所学校能轻装上阵,有力支撑高等教育的快速、持续发展;打破了高校后勤部门中存在的吃“大锅饭”现象,激发了后勤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正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后勤改革中,高校作为后勤公司投资主体的改革模式存在着市场失效、代理成本过高等弊端。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产权理论的研究,高校只有完全退出竞争性强及规模不经济的后勤服务市场,才能克服这些弊端,根本解决高校后勤负担过重问题。只有政府采取措施,才能完成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后勤改革需要;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积极稳妥,切忌一哄而起;后勤企业必须保证优质服务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后勤改革须构建学校与后勤企业新的利益机制,以确保学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高校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模式。首先,理顺与学校的产权关系;其次,应合理优化后勤资产的产权结构,抓好资本运作;其三,应加强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包括加强资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核算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发展网络会计;其四,加强对后勤实体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严重制约高校发展的后勤状况,论证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及其改革目标。通过对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深刻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较为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含义与结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意义、具体实施以及实施的物质保障、管理保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不可逾越的阶段。实现后勤社会化和集约化联合办后勤相结合的新格局,并通过对高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索后勤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后勤企业要想站稳市场、获得活力,必须全面融入新媒介时代,这就意味着高校必须寻找适合新媒介时代的后勤管理模式,探索出企业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之路。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新媒介背景下,高校后勤企业需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性,以搭建沟通平台,优化相关制度,创新服务产品,尊重消费群体,补充评价途径,拓宽监督渠道,建立激励机制的新型服务模式,才能实现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国家深化高等学校体制改革,打破高等教育制约瓶颈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通过回顾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结合四川几种主要改革模式,对本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在改革模式、作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争取3-5年内,大部份地区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在全国各地,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基本走出了“校校办后勤、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后勤正在走出校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使高校从办“社会“的沉重压力下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于教学、科研。但是改革是一场革命,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再分配,由于改革的经验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在改革中会出现各种矛盾,因此正确处理好后勤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将更有利于推进高校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推进高校改革的过程中,后勤社会化改革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改变"花钱靠学校,服务靠无偿"的旧的后勤工作体制,建立适应当前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形势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和支持才能审慎稳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重大课题。中山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自己的特色,有成功之处。中山大学的经验表明:降低办学成本,建设节约型校园,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后勤管理体制,建立后勤保障监督检查、评估绩效机制,建立食堂长效管理机制,后勤管理手段科学化,促进后勤工作向专业化集约化目标迈进,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改革过程中,后勤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后勤的管理水平。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后勤队伍,更好地为学校科研、教学、生活服务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后勤队伍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改革必须以社会化为目标,各高校应转变观念,根据各自的情况寻找改革差距,因地制宜地逐步剥离后勤部门,稳步推进后勤改革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