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现有研究银企关系的文献,或是从企业融资理论的视角间接审视银企关系,或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理论、博弈论等视角直接分析银企关系模式与行为选择。本文认为,互利关系是融资关系的实质和基础,基于互利关系的研究应该成为融资关系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银企共生模式的测评模型,并从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两个维度对我国制造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银企共生状态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测评模型对银企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武汉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众多大中城市环城旅游带的形成的现象,采用旅游地空间离散指数、等距离线与空间结构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武汉环城游憩带内的190个旅游地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武汉环城游憩带内4种类型旅游地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结构特征,旅游地功能结构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旅游发展总体上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该研究结论将为武汉周边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促销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两个角度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关系.前者运用标准差和锡尔熵分析方法,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其中国内旅游相对差异和入境旅游相对差异均在缩小.后者运用欧式距离方法测算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竞争或互补关系.结果表明,山东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空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很大的不协调性,需要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4.
关于共生有两个定义:共生——两种不相以的有机体生存在一种互利的关系中,互利关系——整体行动的效果大于独自行动所产生效果的合作行动。现在我们要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这两个定义。有两种非常重要的态度可以增加经理人的影响力,以及协助他有效地执行业务。这两种态度就是忠诚和  相似文献   

5.
构建强烈的旅游者——旅游地品牌关系对于旅游目的地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旅游学和营销学领域相关文献,将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归类论引入旅游目的地研究中,提出了旅游地品牌认同这一概念,明晰了其概念内涵与结构维度,并对旅游地品牌认同与旅游目的地品牌满意、信任和忠诚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最终构建出一个实证研究框架,这为旅游者—旅游地关系、旅游地品牌忠诚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三化"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不足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总结目前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生态化与现代化、地域化与商业化、产业化与特色化的矛盾辨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为例,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对旅游地形象、满意度和忠诚度有影响的游客感知指标,并构建了相关的回归方程。研究表明,游客对西安的感知可以分为基础设施、人文氛围和服务、资源吸引力、旅游信息、环境和卫生质量、新奇度及便利性6个维度;有有趣的地方参观、优质的服务、有高品质的住宿、旅游咨询系统发达4项指标对旅游地形象、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皆有正面影响;旅游形象对游客忠诚的影响比满意度对游客忠诚的影响更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的管理和营销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功能的健全成为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旅游交通干道的基本概念、条件和功能的基础上,将旅游交通置于旅游系统中考虑其要素构成和系统角色.指出旅游交通干道在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旅游地开放性空间形成、旅游目的地系统构建中的效用.并以宁国市为例分析旅游交通干道的创设。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形象设计的“双筛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旅游地“名片”,对旅游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地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完成。旅游地形象设计理念伴随着旅游规划思想的演变而不断向前推进,目前旅游地形象设计理念大致经历了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地形象设计、旅游资源与市场结合的旅游地形象设计和社区参与旅游地形象设计三个阶段。“双筛法”是一种应用于旅游地形象设计的新方法,它致力于协调旅游地形象设计过程中旅游规划专家、旅游开发者、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者)和旅游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解决其间的矛盾,最终构建“和谐旅游社区”。它包括旅游资源普查及其市场评价、旅游地形象专家创意、旅游市场认可调查、开发者与社区居民对旅游地形象创意的接受性调查、旅游地形象最终确定五个基本步骤。当然,随着旅游业实际情况的变化和旅游规划思想的演进,旅游地形象设计中的“双筛法”也应不断地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依据复合分类法,根据旅游地的资源属性及旅游活动性质将上海市9区1县(宝山区、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金山区、闵行区、南汇区、奉贤区、浦东区部分和崇明县)的161个旅游地分为9 种类型,进而根据上海市的情况归为4 类.进一步借用电子地图、统计软件等工具,将4类161处旅游地的大量数据分别进行了城市中心距离、回转半径法、空间分布曲线、空间离散指数等旅游计量地理研究, 从而得出上海城郊旅游地的空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明了传统旅游景区的涵义,指出传统旅游景区所面临的挑战。在分析传统旅游景区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旅游景区应从主体地位、功能、市场、形象、产品等5个方面进行定位更新,努力实现在新的竞争条件下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点)空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竞争力研究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从分析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总结出区位因素、空间辐射力因素、空间集聚力因素以及价格因素是影响旅游景区(点)空间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尝试构建了评价旅游景区(点)空间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及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类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体验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目的地品牌与旅游体验是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从体验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成果较少。通过构建旅游体验与旅游品牌化关系的变体波士顿矩阵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体验经济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品牌塑造策略,以期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旅游目的地合作关系是实现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合作关系发展的现状,并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合作关系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对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实现方式、空间尺度、空间分布、资源属性和品牌影响力等5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自特点。最后以共享“福建土楼”世遗品牌的南靖土楼旅游区为例,对品牌共享型旅游地的分类及其开发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交通作为连接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纽带,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对目前旅游交通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综述发现,国外对旅游交通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者出行行为、交通与旅游需求相互影响、交通与旅游目的地相互关系以及旅游交通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而我国对旅游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管理研究、旅游与交通的关联性研究以及其他方面。在最后提出了要在综合交通视角下研究旅游交通、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旅游交通研究的观点以及低碳旅游交通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范围,建立了来自沪宁杭三地的团队客源流网络模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运用网络密度指标和节点中心性指标,对来自沪宁杭三地的团队客源流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沪宁杭团队客源流网络的密度均在0.1左右。说明团队旅游线路产品中,目的地城市组合不丰富。(2)三地客源至单目的地的线路数量均超过各自线路总数的78%。说明在长三角范围内,沪宁杭团队客源流的路径均是以单目的地线路为主、多目的地环游线路为辅。(3)通过节点中心性指标计算可见,杭州是南京、上海团队客源的重要目的地城市;南京是上海团队客源会选择的次级重要目的地城市,对杭州团队客源吸引力不足;对南京和杭州两地团队客源而言,上海作为目的地城市的吸引力匮乏.  相似文献   

18.
“负责任旅游”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与实践因其在旅游目的地竞争中的作用而日益发展着。旅游界对“负责任旅游”的概念存在多角度的解释。对负责任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看法模糊不清.从负责任旅游的特征出发,剖析其内涵,对负责任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在负责任旅游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中认识它们的共同性与特殊性,分析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为更好地应用负责任旅游理论推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问卷调查,对山东文物旅游市场的客源结构和游客行为特征作了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文物旅游客源市场的目标层次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如下开发对策:1.采取市场细分战略;2.加强文物旅游区之间的联合营销,打造山东省文物旅游的品牌;3.选择优势项目,打造旅游精品;4.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资源;5.进一步加大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