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作为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再贷款的一种,支农再贷款是央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实地检查,对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央行信贷管理工作当中,再贷款展期、存款准备金管理、央行债权维护、再贷款责任认定等政策与实践之间还存在要求不明、管理空白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支农再贷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发展,支农再贷款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陕西省目前支农再贷款余额不断减小的现状及原因做了详尽地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金融》2010,(5):1-2
1、央行全力做好玉树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4月21日晚,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尽快向灾区提供最急需的金融服务,降低灾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央行将对灾区安排增加再贷款额度。以加大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于灾区地方金融机构,再贷款利率可在现行基础上降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新疆首例全额收回紧急再贷款的个例分析,试总结管理及有效回笼紧急再贷款的方法,一是逐步完善有关金融稳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二是尽快退出操作性较强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解除风险警报的指标体系;三是明确央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法律变化.  相似文献   

6.
李新 《西部金融》2004,(9):29-30
最近,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就积极探索在央行职能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等问题,对近两年以来支农再贷款在铜川地区的管理情况和使用效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微观层面多种矛盾制约对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分析 (一)基层央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赋予的权力与手段之间矛盾.基层央行缺乏有效手段来调控金融市场.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由总行统一确定,而利率浮动在总行确定的范围内基层央行对金融机构几乎没有话语权;再贴现由分行确定个别窗口办理;再贷款严格指定特定机构特定用途;公开市场业务由于货币市场欠发达,基层央行既无权利又无条件通过其来实现调控.  相似文献   

8.
当前央行面临的两大问题———通胀的可能和通缩的现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货币政策必须加以改善,利用再贴现再贷款、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这三大政策工具,并配合以货币政策之外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9.
吕振 《大众商务》2011,(11):46-46
正确认识和对待支农再贷款,改善经营状况,增强抗风险能力。支农再贷款是具有支农支牧特定用途的专项再贷款,通过分析支农再贷款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由于金融机构认识不到位,央行指导不到位,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改革的影响及农村信用社的定位不利于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等问题,金融在支持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处于零星、自发和散乱状态。金融要促进城镇化建设,应从加大支农再贷款力度、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功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改革中面临的难题,对当前在国有银行产业组织变革路径选择上存在的两种观点进行了评述,进而认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银行产业组织效率的提升,国有银行产业组织变革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松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关键是政策上要扬长补短,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过程中,如何认识和界定中国对外资银行所实行的国民待遇以及如何看待政府对外资银行特别监管措施,是中国正确实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享有国民待遇的外资银行应当只包括外国银行的分行及代表处,而不包括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的观点,以澄清社会对此不准确的看法。同时,还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在WTO“国民待遇”的框架下,加快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监管标准的统一,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特别监管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银行业大规模开展资产证券化时机还不成熟,应先进行试点探索,同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债券市场;2.不断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3.证券化应立法先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经济转型条件下中国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系统有其独有的特征:过度的信用快速扩张;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乏力的中央银行调控和商业银行监管以及大量的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中国需要在金融、企业和财政系统三方面进行协调化改革。依据对中国资本调整策略的详细分析,本文提出不良债券部门交易(bond—bad deptswaps)是处理不良贷款的最好方式。从长远看,中国不仅要将国有银行商业化,还应给国有企业引入严格的预算约束,改革税收体制,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15.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6.
经理国库,并与国家财政部门相配合以管理政府账户、集中税收资金和给付支出,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三大特定职能之一.从制度层面来看,近代中国在北洋政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政府主导下的制度构建,但与西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出现及制度的形成相比较.近代中国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银行业的制度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断层.至南京政府时期,在垄断性的全国金融结构中,中央银行体制经历了由复合制到单一制的发展过程,中央银行集中行使的三大职能最终得以完成,但金融服务于财政的弊端却限制了中央银行制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银行业面临着严重的金融脆弱性,为了减少金融风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处理不良信贷。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不良信贷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以及中欧转型经济国家处理不良信贷的经验,提出了对中国当前金融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生创新和外生合规是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构成的两类动力机制。经验分析显示,我国商业银行能够依据个体异质性因素合理选择董事会结构,内生创新机制初步显现。但是,外部监管对董事会职能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政府干预扭曲了银行董事会结构的自主选择,董事会治理的内生创新空间受到外生合规因素的抑制,导致了我国银行董事会规模大、独立性低的独特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主动设立是对大董事会的有益补充,同时部分替代了独立董事的职能,成为董事会实现内生创新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证监会2006年和2008年相继发布了强制拟再融资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的文件,旨在提高股东回报。以2006年和2007年A股再融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些政策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分红和现金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证监会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有所提高,但股利分派也成为了大股东转移公司利益的手段。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在再融资前后波动较大,存在被操控的迹象。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10年的得分数据,建立了“绿色投入与产出”的指标体系,采用组合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效率水平,并提出了改进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管理效率水平整体偏低,绿色管理规模较小是主要原因;由于监管政策的偏重,造成我国商业银行在“退出两高贷款”、“环境信息披露”、“采取环境措施”方面做得较好,但在“环境政策制定”、“环境部门设置”、“加入环保准则”以及“对外倡导环境理念”四方面需要进一步扩大绿色管理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