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丰凤  廖小东  宋丹 《全国商情》2008,(2):106-107
中国一直致力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的转变,工业化原始资本的积累基本来自农业剩余.在工业化初步完成的今天,中国开始展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这与之前的资源提取型工业化、城市化运动的性质截然不同.然而,为服务资源提取而建立的户籍制度、农民组织化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会阻碍资源反哺的顺利进行,形成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还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措施还相当滞后,因而需要更新观念,实现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统筹兼顾,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利益整合,做好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政策反哺,实现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既不是在已有的行政村基础上另辟新村,也不是消灭已有的行政村,而是在保留农村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让农民的生活方式更加接近于城市;新农村建设不完全是政府的"多予少取放活",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主要的则是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真正在农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是要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基本成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新农村建设也面临建设主体弱化、基层政府角色转换困难、村级组织人才匮乏、缺乏整体推进的战略举措等严峻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余春林 《企业家天地》2007,(12):254-255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大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人才向城镇转移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谁"来建设新农村成为又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人才战略重点必须立足农村青少年人才源头抓储备;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三级人才储备基金"确保人才战略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是国际上的普遍现象.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的认识误区,正确理解和把握工业反哺农业的关系,在现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要认识到工业化进程加速是工业反哺农业、促使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承担主体和执行主体。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要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重要的是保证三次产业的互动发展,农业农村在通过支持二、三产业的发展,支持城市的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自身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基层经济社会的发展迈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为进一步巩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乡镇政府的改革和转型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服务型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9.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机制和宏观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关系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农村支持城市、农业为推进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政策,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结合辽宁实际,研究提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必须从统筹城乡互动式协调发展上去考虑。西安应按照城乡联动的社会系统工程规划,积极探索城市对农村建设的多种带动方式,以产业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协调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要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秩序,促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我国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文以四川省11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TOE理论框架,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分析数字治理平台、信息化水平、组织财政能力、组织注意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需求对四川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数字治理平台外,信息化水平、组织财政能力、组织注意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需求均对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有正向支持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的促进四川省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民分化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主要从事农林渔牧业的农村劳动者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表现为农民身份及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农民阶层的不断分化,使得农民由一个均质、单一的社会群体分化成有不同地位、不同利益特点与需求的社会群体。文章通过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从农民职业分化、政治分化、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民分化、不同产业状况下的农民分化四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河北省农民分化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农村地区的"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但其发展过程中市场定位出现了偏离,主要由于村镇银行的商业性质、市场准入、激励扶持和监管约束等制度的不健全所导致。鉴于此,应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政府监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来矫正。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它的有效载体是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64.5万个行政村和3.75万个乡镇,同时由于全国各地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复杂多样,所以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循序渐进.今后5年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政策框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财政支农工作存在总量投入不足、政策导向作用不强、科技投入占比低、支农方式不佳、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逐步加大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支农体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调整财政支农方向以及完善财政支农管理体制等等。比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村镇规划管理存在的"城强村弱"、城乡分割"等特征,成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羁绊。应以城乡统筹为导向,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重塑制度,最终形成政府系统内上下联动,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参与、规划人才和资金保障有力,高效运作的村镇规划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我国乡村发展的八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乡村与乡村资源 ,并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乡村资源开发和乡村发展的对策 :(1)世界一体化过程中乡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2)以农业技术为突破 ,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生态和无害化开发利用 ;(3)农业产业化与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发展 ;(4)乡村景观资源开发与乡村休闲业发展 ;(5)乡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建设 ;(6)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小城镇风貌塑造与乡村城镇化发展 ;(7)乡村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建设 ;(8)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整合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