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1日起,继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我国全面免除了农业税,这对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一个划时代的改革,但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现行的五级财政体制下,农业税是县乡财政的重要收入,再加之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后,形成“事权下移和财权上移”的财政管理体制状况,这无疑对捉襟见肘的县乡财政带来新挑战。这次改革对于当前县乡财政的影响,县乡财政怎样变革,县乡财政的职能定位,在新的时期健全县乡财政体制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但我国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决定了我国当前的财政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的过渡性的二元财政,即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并存。如何实现财政模式由二元向一元转化是我国财政模式转换的难点所在。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明确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积极进行国有资本的存量和增量调整,进而使国有资本财政为公共财政所同化是实现我国财政模式顺利转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现代以来,中国财政转型经历了帝国财政崩溃、全能财政试验与宪政财政建设三次大变迁的过程。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帝国财政制度走向瓦解,民国时期试图进行变革但没有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进行了全能财政的试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宪政化改革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在深化财政改革的进程中,需要持续滤去帝国财政的毒素,通过完善宪政财政程序以推进财政公共化,提高财政制度的长期效率。  相似文献   

5.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财政改革的热点。文章在分析县级财政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县级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对地方财政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但WTO的基本原则要求地方财政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创造发达规范统一的市场环境。因此,改革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体制,对地方财政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以及开辟财源,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是地方财政迎接入世后的应对良策。  相似文献   

7.
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但我国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决定了我国当前的财政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的过渡性的二元财政,即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并存.如何实现财政模式由二元向一元转化是我国财政模式转换的难点所在.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明确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积极进行国有资本的存量和增量调整,进而使国有资本财政为公共财政所同化是实现我国财政模式顺利转换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如何从碎片型财政走向整体型财政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命题。针对这一命题,富阳市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本文首先从部门利益和财政体制改革这两个视角深入分析了碎片型财政的渊源和现状,接着详细介绍了富阳市"大财政"体系改革,最后基于富阳改革的经验和局限性,探讨了构建整体型财政的可行性问题、基本原则问题、政府层级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虽然对财政深化改革做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内容,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厘清,包括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财政改革目的是什么,财政改革进路和次序选择,等等.而这些问题要比武断式确定改什么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问题决定着改革方向和改革影响.本文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管理的比较,分析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理应扮演的角色和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功能实现需要的财政改革逻辑,最后基于我国现实,讨论了财政改革为何将转移支付作为其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未来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特别对于财政而言,《决定》将其定位为"国家治理的基础",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不仅对财政的职能作用进行了重新认识,对财政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而且围绕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内容提出了新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1.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实质是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其主要理论渊源是政府层级与行政组织扁平化理论、财政分权与利益博弈理论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理论。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规范地方政府管理行为,积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重要步骤,其目标是通过建立扁平化的财政管理体制以促进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湖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各种矛盾激发、改革交易费用增加、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影响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以及部门协调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在规范收支管理、明确公共服务边界、保证县级财力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以提高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是国家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还是解决我国客观存在的多级财政体制效率缺失问题的基本路径。鉴于此,审计部门如何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如何揭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发挥改革的助推器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全新课题。本文在探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在甘肃省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审计服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条件下地方政府审计组织方式差异化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以期为优化及改进审计组织方式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转移支付能够熨平地区财政收入的冲击,防止财政支出的大起大落。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财政体制沿革,然后建立转移支付平滑作用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对转移支付对各省份财政支出波动的平滑效应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净转移支付能够减少各省份80%左右的财政收入冲击,各省份对预算的紧控有利于转移支付平滑机制的发挥。市场化改革和财政分权均弱化了转移支付的平滑功能。同时,东部省份比中西部省份的收入冲击更容易受到净转移支付的影响,尤其是在分税制改革以后。考虑到财政支出平滑的地区差异,中央政府应尽可能采取与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相匹配的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形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落,而财政支出仍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压力开始逐步显现,这从侧面反映了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 表象之下的症结主要在于我国现行财税体制与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不适应,因此尽快建立健全直接税与间接税并重的现代税收制度成为了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从财政可持续的"发展性"和"公共性"双重要求来看,推进我国房产税改革,不应以调节居民贫富差距或建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作为单一的主要目标. 而是必须同步推进,将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与公共教育等财政支出挂钩,以市场化机制激励地方财政努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促进政府部门回归公共服务本位.  相似文献   

15.
财政透明度是透明度问题在公共财政领域中的延伸,也是中国财政管理改革的新视角.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各国建立良好的财政管理体制,并且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是改善公共财政管理的关键之一.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之一,我国需要对其制定的规则予以积极地关注.为了改变我国财政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制度和技术缺陷,参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建立一套可行的财政透明度制度框架便成为我国财政管理优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 ,河北省财政收入得到快速、稳定增长 ,但由于目前该省财政经济存在许多问题 ,影响了财政运行质量。因此 ,应在确定财政运行质量判断标准的基础上 ,评价财政运行的质量 ,并通过加大财政改革力度 ,建立财政平衡机制和财政风险防范机制 ,完善财政体制 ,加强财政法制 ,改善财政运行的外部环境等措施 ,实现河北省财政运行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我国地方发展的利弊,认为分权化改革是我国未来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的根本取向,并提出了省以下财政分权的原则: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转变职能、简化程序;严控预算、调剂财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财政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险体制的财务平衡问题 ,为此必须寻找一条实现财务平衡的改革之路。但我国目前的财政理论、财政收入结构、养老保险费的征缴及财政支出结构都不能满足改革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财政困境的基础上 ,从财政学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框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县级财政的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县级财政是按照“一级政权、一级财政”的原则构建起来的,在基层政权建设,为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财力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县级财政也面临着一些困难,诸如收入总额偏低,赤字面大,负债多,风险大,部分地区存在财政空转现象等。造成这些困难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体制上的,又有管理上的,还有历史原因。为解决县级财政的困难,要理顺机制,培养财源,加强支出管理,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仅在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搭建了一个以划分税种为主要内容的框架,既没有明确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如何构建,也没有依法规范地划分事权,再加上缺乏一套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致使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整体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造成了许多矛盾和隐患.因此,当务之急是通过政府财政层级调整,重新界定并划分政府的事权和财权,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