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  &#  &#  &#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26(1):71-83
不同省域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市场潜能是区域经济关联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企业经营行为分析的市场潜能、溢出关联及省域经济增长研究模型,揭示出市场潜能通过溢出关联影响省域经济增长的规律。然后,基于1997-2012年31个省级区域的数据,在省域经济关联的背景下,分别运用非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三种异质性市场潜能——本地市场潜能、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对省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弱与显著性。实证表明,物质资本存量对经济驱动作用强劲,但贡献率不大;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显著;而本地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对省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显著,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对经济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交叉项分析表明,周边省份市场潜能分别与本地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而国内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结合2006—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R&D人员投入、知识存量明显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且各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效应;邻近省份的R&D资本存量、R&D人员投入、知识存量对本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其中知识存量的作用最大,R&D人员投入的影响次之,R&D资本存量表现出显著的负向经济增长效应。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中国2002—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国内市场整合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出口技术复杂度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梯度递减的格局,并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在考虑空间关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整合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市场整合的空间溢出效应是驱动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重要因素。市场整合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时期异质性特征,在市场整合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期,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而在市场整合处于较高水平时期,其空间溢出效应大幅增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起到显著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讨论财政支出的跨区溢出效应对于财政体制的设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地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圈内成员经济的空间互动性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内财政支出尤其是生产性支出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圈域内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储蓄率等对圈域经济增长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空间视角解释人才集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中国2005—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人才集聚与技术创新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同时通过知识溢出、技术溢出、协同效应其对邻域地区经济增长也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分地区而言,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和溢出效应;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显著,中西部地区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人才大量流失对经济产生负向作用;地区间经济增长不能趋同的一个原因是人力资本吸引效率存在差异,人才往往在吸引效率更高的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文献大多证明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围绕基础设施跨区域溢出效应的问题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利用中国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相邻省份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本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影响是显著为正的;(2)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远大于相邻省份交通基础设施对本地经济增长的影响,说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远远超过跨区域的溢出效应;(3)铁路基础设施与公路基础设施相比,公路基础设施的本地效应更加明显,而铁路基础设施的跨区域影响更加显著。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区域经济面临的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贝叶斯空间计量和京津冀区县经济数据,可探讨京津冀区域经济面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从平均空间溢出视角,各区县本地人力资本对周边经济抑制效应逐渐增强;本地交通设施和投资开始促进周边经济;(2)从边际空间溢出视角,京津冀各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本地要素对周边经济影响范围呈扩张态势,各区县同更多周边区县保持密切经济联系;(3)从局部空间溢出视角,京津冀地区十年来形成了“核心-边缘”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市场化各个方面都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探求中国市场化进程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空间关联机制。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假设空间是均质的,往往忽视空间异质性问题。事实上,中国区域范围内能源效率和市场化水平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差异性非常显著。纳入空间效应建立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中国市场化与能源效率的空间关联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空间自相关),中国市场化与能源效率存在较强的空间交互关联机制,地理邻近的省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途径明显地改善邻近地区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利用201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考察数字技术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影响关系、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农民增收且具有长期增长效应,而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和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是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区域异质性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数字技术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弱,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间增长传递的重要因素。将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和创新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应建立和完善城市群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区际创新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空间关联网络化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长三角16个城市2000~2011年的Moran’sI指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用市场潜能作为反映空间溢出效应的指标,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影响与空间距离呈现反相关的关系,空间溢出效应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启示是:长三角地区未来的经济增长可以把空间溢出效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是影响农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将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纳入理论框架,通过构建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对农业收入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研究发现,提高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本地农业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周边区域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除农产品品牌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体现,全国层面的经验分析均验证了理论命题;分区域的检验呈现分异特征,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应全面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全国层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和农产品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源跨区域的聚散,影响了金融网络中相关节点的信息传输与资金流通,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基于200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全样本和分样本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周边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适度的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过度抑制周边经济增长,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国家政策影响金融集聚对周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体现在倒"U"型曲线陡峭度的变化.因此,建议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建设,促进金融集聚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推动湾区经济高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7年-2010年中国31个省级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了中国省域农业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重新检验了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并揭示了各影响因素对我国省域农业发展的空间作用机制.结论表明:中国省域间的农业生产行为呈现显著为正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局部聚集特征;相邻地区间农业生产行为存在复杂的空间经济联系,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挤出效应同时存在;在外生技术进步假定下,现阶段推动我国农业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是化肥和劳动力,但土地的作用较微弱,机械投入的促进作用亦尚未显现;自然灾害仍是抑制农业增长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规范农业发展的空间秩序、合理引导农业经济活动空间集聚及构建区域统筹协调的农业分工和合作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6年1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地区专业化指数方法,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程度进行测度;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产业同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入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空间加权矩阵——地理距离加权矩阵和产业结构溢出矩阵,分别考察产业同构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上升;产业同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表现为负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了中国环境规制、FDI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环境规制、FDI抑制了就业增长,但二者的交互作用却促进了就业增长;而分区域看,环境规制和FDI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和FDI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和FDI对就业存在负向影响。就空间溢出效应而言,省域环境规制对就业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FDI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中西部地区FDI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各级政府应逐步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当地实际提高引资效率,积极引导FDI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我国2006~2015年各省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有关风险投资水平、区域创新水平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不同区域风险投资水平对于技术创新的空间影响效应。文章从时间维度拓展到空间维度,研究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风险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效应;本地风险投资水平除了能显著提升本地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同时也对周边地区技术创新具有影响;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具有系统性关联,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空间分布来看,风险投资在东、中、西部地区情况不同,其对区域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5—2015年我国30个样本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慢于GDP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高速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短期溢出效应尤其明显,但各等级公路密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中部坍塌”现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各地区间的协同,以充分发挥其促进要素流动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和维护使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拥有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不仅可以助力实体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同时也是经济系统遭遇冲击时的缓冲垫,帮助企业抵御外部冲击,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最终走向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构建了金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框架,并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集聚程度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本地经济韧性的提升,同时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东、中部地区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西部地区由于金融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其空间溢出效应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