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明: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促进城乡劳动者统筹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对就业和失业管理政策作出详细规定;2010年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 75号).据此,北京市于2011年制定了《北京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京人社就发[2011] 79号)和《北京市(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3号),于2015年2月1日起施行;制订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 97号),进一步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根据上述文件,现对北京市就业与失业管理政策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2.
劳动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率的高低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共9章69条。现就《就业促进法》前三章,即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策支持、第三章公平就业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4.
论《就业促进法》的公平就业保障功能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促进法》是一部民生之法,具有重要的公平就业保障功能。然而由于一些法律概念模糊、法律规范原则化及救济手段的单一和不完整等缺陷,影响了其公平就业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应通过实施细则的方式明确公平就业的内涵,明确政府部门、用人单位以及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构建独立的就业公平保障机构和救济程序,使《就业促进法》的公平就业保障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岗位增长缓慢,高校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共识。《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有利于社会及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有利于切实保护高校学生的就业权利。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就业促进法中的政策规定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就业促进法》共9章69条。现就《就业促进法》后六章,即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六章就业援助、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和第九章附则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整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关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每一位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本文以湖北师范学院已初步建成的就业创业体系为例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探究。  相似文献   

8.
冯进峰  李姗姗 《现代经济》2009,8(2):132-133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也是社会和谐之基;创业是经济活力之源、社会进步之翼,也是扩大就业的倍增器。本文以创业与就业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现实意义,并结合我国当今创业和就业状况,提出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其中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尤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应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1月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是对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从1990年代开始统筹城乡轨业试点工作以来直到目前,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多停留在试点区域,属于地方区域性试行政策。有必要对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以来的政策和工作情况作总结分析,为《就业促进法》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法治化进程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解决好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实现以人为本、安居乐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阐述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充分就业,才能缩小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稳定,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并据此提出解决和扩大就业的主要对策,就是经济增长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3.
适应灵活就业要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正在快速发展。灵活就业扩大了就业方式,支持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和经济增长,对于缓减城市贫困和促进城市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适应灵活就业的要求;必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促进灵活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15.
在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确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问题.本文在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政府提供公共政策支持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其中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对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就业权的平等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以我国农民工就业权的平等保护为题,具体介绍了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明确地指出了实施《就业促进法》存在的各种障碍,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就业权之平等保护的种种设想。  相似文献   

17.
《就业促进法》已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然而该法并没有规定反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因为,传统诉讼法理论将原告资格限制在申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对于大量不直接损害公民个体平等就业权利但造成社会公平就业秩序遭受损失或有损失之虞的歧视行为,公民被认为不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其原告资格不被承认。这样,当公平就业秩序遭受侵害时或有侵害之虞时,公民便无法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护这一公益。反就业歧视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既是诉讼法对其自身只顾及保护私人利益的狭隘性突破,也是对传统诉讼法律制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马长琼 《全国商情》2009,(4):122-123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享有接受就业指导、自主择业、平等就业、获得就业援助等多项权利,这些权利受我国<宪法>、<民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该知晓自己在就业中所享有的各项合法权益,针对侵犯自身就业权益的行为,学会用法律手段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效应新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既是重要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改革、发展与稳定所面临近期极为紧迫的问题.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随着工业化推进和发展,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效应越来越明显,表现在其显性就业效应和隐性就业效应上.  相似文献   

20.
就业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和关系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历史是各个发达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首当其冲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政府在促进和扩大就业中担负着重要角色,而这种责任表现为政府为实现就业目标所做出的政治承诺和现实努力实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