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区域经济开放划分为对外开放与区际开放两个层面,对广西的区域经济开放格局进行分析,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两组开放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实际作用,并根据实证结果给出相关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8—2014年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中贸易开放的作用大小和作用途径进行实证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区域经济增长通过促进综合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资本和劳动效率提高等途径起到显著推动作用,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差异和转变。然而,从分时段样本分析来看,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是比较显著和稳健的。而在1990—2014年这段历史时期中,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定,甚至还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负向影响。从分区域分析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开放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于贸易开放度较低的省份来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已有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指明这些研究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市场体系自身特质。文章继而提出了多市场体系的假设,并认为不同性质的生产函数是区分不同性质市场的关键,随后按照经济体系由小到大的范围进行了检验,证明了按照八大经济体系划分可以较完整地保留原来各省份生产函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20年,中国经济增长"点—轴"基本上沿着经济区→经济区网络和城市网络→基地+新型乡镇+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经济区域、综合型经济带、综合经济圈、外向型经济区、新的经济带→"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的路径而演化。进入新世纪之后,围绕"三纵两横"的轴线,加快新城市群建设和更具特色的经济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线。为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今后在点—轴建设方面,一是应对区域板块给予重新划分;二是应尽快建立经济区或城市群政府联盟组织机构,认真落实相关规划;三是打通"断头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通过运用农村区域层次划分指标体系,分析其原因是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指导和服务作用不明显,得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要构建好农村区域经济中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通过运用农村区域层次划分指标体系,分析其原因是农村区域经济中心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指导和服务作用不明显,得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要构建好农村区域经济中心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家(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利用1995—2013年中国—东盟10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总体上有助于金融发展;金融开放会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但对股票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不确定;银行集中度的下降能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显著促进金融发展,而制度质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不确定性的原因不仅在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更在于其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之间的不协调(结构不匹配)。因此,中国—东盟各国应积极推动贸易开放,适度金融开放并逐渐消减利益集团的阻挠,提高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协调性,并加强金融合作,以促进各国金融发展及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现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我国的对外开放无论从区域范围还是从开放形式看,都已取得瞩目成就,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沿江、沿边、沿线全方位发展,各种措施并举,多种方式并存的开放格局。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我  相似文献   

9.
一、起着基础作用的区域调控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市场经济和经济主体多元化的进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日趋由产业推动型转向区域和产业联合推动型。区域经济(包括跨省、省域、县域等不同层次的地方经济)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区域是经济活动依存的空间,从区域空间的角度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先从局部区域开始的,从宣布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到确立经济特区和各类开发区,从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到目前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力度,每一步进程都与区域紧密相联。尽管国家未专门颁布明确的区域政策,但实际上在实施的政策中,许多都包含了…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开放程度。文章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个案,选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涪陵区打造内陆开放发展战略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涪陵实际,提出了建设开放的临江经济、贸易通道、平台体系,培育开放的市场体系等发展举措,旨在为加快推进涪陵内陆开放型城市建设,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兴古典视角:区域差距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拾古典分工思想,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区域差距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源于不同区域间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差异的看法,认为交易效率的改进能够提高落后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和总合生产力,有助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2.
从现有中国旅游资源分区主要方案的对比分析着手.对旅游资源分区、旅游地理区划和旅游区划等几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我国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对“保持行政区域完整性”和“区域连续性”分区原则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表明,支柱产业与区域发展在传统社会中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具有特有的资源禀赋,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形态,而基于资源禀赋的地区分工则形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支柱产业也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以清代潞盐业与运城地区经济发展为例,讨论传统社会中支柱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特色竟争战略立足于培育和提升区域特色产业,其内在要求是以特色形成低价格优势,差异化优势,以各具特色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产品低成本为取向的比较优势和以产品差异化为取向的竟争优势共同构成特色竟争的理论支撑。两者是统一、互补的。因为差异化优势与低成本优势是同一问题———竟争力的两个侧面。决定竟争优势的因素也是创造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比较优势理论和竟争优势理论分别适用于解读要素禀赋不同地区和相同地区间的分工与贸易。  相似文献   

15.
经济转型城市区域分工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城市经济转型时期,通过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现状及区域经济优势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明确区域分工地位,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进而完成产业转换,实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6.
欧盟区域经济政策的经验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欧盟完成第5次扩大使得欧盟成员国的数量增长至25个国家,由此加剧了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不平衡性。欧盟的区域政策在欧盟诸项经济和社会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欧盟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作为解决区域平衡发展问题的典范,欧盟的区域政策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区域划分、执行措施、政策工具以及监督管理六个方面为我国的区域平衡发展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的地区分工水平、产业集聚的变化以及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有朝着专业化分工格局演化的态势,各地区的分工水平有所提升,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得到提高,地方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重庆的城市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强的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因而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同类企业的集聚,也提升了重庆汽车摩托车等产业的区域经济的外部性;同时,大中小企业通过区域品牌的产地效应,迅速地扩大了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交易费用.应进一步强化重庆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专业化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提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象,做大做强重庆城市产业集群,才能提高重庆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分工协作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利益提高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为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安排地区工业建设,不断推进区域分工协作,不仅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也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分工协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产业异构化是指区域产业结构细分条件下异质性水平逐级增强的现象,是区域分工关系递进的客观表现。在产能不过剩条件下,是否存在区域产业异构化特征是判断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志之一,促进区域产业内、产品内分工关系有序发展是解决严重产业同构问题的现实途径。政府应当对地区性城市群中具有区域分工职能的重点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其产品定价能力和分工地位,以促进地区性城市群产业的高端化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