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来尽是橙黄意,硕果累累饰满园。回眸2006年的高技术产业,从上到下的主旋律,始终是自主创新。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竞争格局的新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各行各业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把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取得了令人喜悦的不菲业绩。一年来,我国高技术研究领域的基础和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投资》2004,(3):15-19
我国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力量。2003年的高技术产业呈现出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并进之态势。尤其是: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在解决能源、交通等问题方面的基础作用日益凸显: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要进展.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展望2004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政策的推动作用也将日益显现.速度和效益增长将日益统一。产业间互相融合趋势也将日渐明显。高技术产业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托举我国向科技产业强国跃升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高技术产业企业年度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衡量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09年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资械入、人力投入、FDI技术溢出及财政科技支出后,当前我国的金融深化、股票市场和保险发展均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提出要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此开启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近年来,高技术产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所增强,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投资》2006,(2):16-16
“十五”期间,伴随着发达国家高技术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和“入世”效应的带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0—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3.13%。随着基数的逐年增大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必将逐步告别高增长时代,进入平稳增长时期。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与前些年相比,增速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技术成果层出不穷.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相得益彰.高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改革开放26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增长、  相似文献   

7.
2006年,“十一五”开局的一年,国家出台了鼓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自主创新、产业化、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一个个关键词。2006年12月,本刊编辑部组织了第二期中国科技投资沙龙,回顾2006年,展望2007年,探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高技术与高效率为特点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区域集群优势和区域创新体系。以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中国台湾地区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为代表的高技术园区成为上世纪以来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成功典范。正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的:“本世纪(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这种产业发展与科技活动的结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难题,使人类的发现或发明能够畅通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是生产力的最先进代表,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将一些科研院所推向市场,加大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对一些高科技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优惠,积极为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我国高技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依然较为落后,企业创新能力较差,竞争力水平还不强。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根本上讲应该是走市场化的道路,企业作为其发展主体,起着主要作用。无论是从高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收益及风险等方面说,企业都是决策者。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向的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发展与改革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部委,省市,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高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力度等等,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我国胜利地实现了“十五”规划的任务和指标。展望未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性竞争中我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在“十一五”的开年,这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们要继往开来.用自主创新这一民族“之魂”,国之“脊梁”,“谱写‘十一五’”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努力保持高技术产业平稳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回落,面临的形势严峻.为此,应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加大对中小高技术企业的扶持,加强自主创新,加快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与上年相比增速回落,同时内部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GDP总量二十分之一。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6614亿元.约拉动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现价总产值约占全国总量二十分之一。2004年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现价总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量的52%,位居广东、江苏、上海、天津之后。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近一成.占工业总量三分之一。2004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77.66亿元.同比增长17.7%。电子信息产业支柱地位显著.增加值占高新技术产业的三分之二。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规模超过高技术制造业。中关村科技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市六分之一强。产业环境不断改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创业投资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创业板则是创业投资退出的重要渠道。科技创新、创业投资与创业板,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上的三个链环,本文作者对此作了较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创造、占有、运用已经成为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力量。在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和立法机关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总体上仍然还处在弱势地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够多。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事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就要自觉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实施专利战略,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和运用,避开专利“陷阱”,将技术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将竞争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刻画了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并把创新效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两个部分。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资源配置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7.
提出“数字创新韧性”的内涵概念,并探讨数字创新韧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现有数字创新韧性负向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数字创新韧性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存在“U型”关系,而中西部地带数字创新韧性则起到负向作用;数字创新韧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随韧性强度增加、创新产出水平提升、研发人员增加由负转正;研发资金投入增加,数字创新韧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负向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及工作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的五年,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确立地位的五年。高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门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战略地位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带激励偏好的双激励控制线方法,建立了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12个高技术产业在2005年至2009年的科技活动进行了动态实证评价,计算出各评价对象在各阶段的”激励”或”惩罚”大小,较好地反映了12个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动态变化,并从纵向时间角度和横向产业个体和整体角度分析了各个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差异性特征,剖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作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主要区域,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