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盾的文学生涯是从翻译开始,在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以前,茅盾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值得译界深入研究。以"文化转向"为视角,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三要素来分析茅盾早期译事,茅盾翻译活动初期受其职业影响,其译事具有鲜明的"启蒙"特色;在五四运动后,随着社会思潮的变革和主流诗学的影响,茅盾的译事活动开始具有明显的"救世"色彩,主动提倡翻译苏联和弱小民族文学作品,译介共产主义思想,并最终摆脱了"赞助人"的约束走上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英汉成语及俗语的认识,结合丰富的译例,从成语翻译的角度深入分析直译、意译、借译、仿译等各种翻译方法的应用,说明成语翻译的总原则在于让人理解的同时尽可能使原文保持原味。  相似文献   

3.
根据哲学解释学理解历史性原则,理解者历史性、译者理解"偏见"和理解对象历史性直接影响着诗歌翻译中的译诗选材、译者创译和译文文风。诗歌翻译必须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尽力为源文本在新语境下找到适当的历史定位达到原视界与新视界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翻译理论存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中国译论历来强调翻译理论的实用价值,强调翻译经验的规范作用,强调译者对翻译之道的心灵感悟;西方译论传统则强调翻译理论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强调对于翻译过程的理性归纳、描述以及翻译概念的不断更新。中西思维方式和中西文化的不同是中西译论传统相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林乐知译论诠释体现在译名、合译和改写三个方面。《新名词之辨惑》针对设定新译名的翻译策略,是傅兰雅译名策略的沿革;合译模式下,《中东战纪本末》中所揭示的翻译选材及目的,是林乐知在深刻剖析晚清现状基础上提出的翻译选择;改写策略下,《文学兴国策》结合晚清之实际,通过翻译呼吁教育兴国。  相似文献   

6.
增补是翻译常用的一种方法。人们在使用这种方法英译汉语新词语时,往往容易忽视某些需要增补的内容,如由跨文化因素造成的难以理解的背景常识材料或注释性说明等,有些汉语新词语则需要用解释来翻译。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拓宽了传统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将之应用于翻译研究,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语境、文化和交际功能,使翻译从静态的词句视觉转换到动态的语篇视觉,从而产生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言语交际的"共鸣".本文拟简要介绍语篇语言学在翻译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之引入到中国古典唐诗英译中,提倡在唐诗英译中树立语篇意识,用语篇语言学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翻译操作,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全球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信息通信技术的介入可以充分发挥项目式笔译教学的优势。基于ICT的项目式笔译教学信息环境建构包括译前任务接收、译中理解转换和目的语表达、译后质量评估等内容。通过真实笔译项目可以培养学生译员的翻译能力,让其学会协调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各类人际关系及社会互动关系并有效利用各种翻译资源解决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意义是翻译的核心。本文基于兰盖克意象意义假说,从诗歌意象的可译性、诗歌意象理解的一致性以及诗歌意象的准确表达三个方面来解析古诗英译中的认知意象。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国际性的政治活动,它关心翻译中文化霸权和不平等对话问题。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审视许渊冲的中国古诗词英译,从翻译目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许的翻译,以期让许先生的翻译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自从人社会出现不同的民族,各民族就具有了自己的语言。为了相互交往,交流感情.传播文化,人类社会就出现了翻译。我国的翻译历史悠久.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里称通语言之富为“象背”。西汉设有“译长”和“译使”的官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大量的翻译实践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翻详实践的开展也促进了人们对翻译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除介绍国外翻译理论外,还出现了大量关于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书。笔者创览这些择学理论之余,深感我国翻译理论的丰富和精辟,同时也感…  相似文献   

12.
尤金·奈达(Eugine A. Nida)和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西方译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在国内译界也颇具影响力.他们从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并且勇于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的翻译理论.从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方法、译文的评价、翻译与语言、翻译与意义、文本类型与翻译、翻译与读者、翻译与译者等十个方面可以看到两人的翻译理论具有不同风格,不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两位翻译理论家,而且对翻译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略谈英汉成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翻译不易,成语的翻译更难。对成语的翻译,首先应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典故。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翻译;翻译时,应先选择同义语,若没有同义语可借用,再考虑直译,最后考虑意译。  相似文献   

14.
可译与不可译是翻译界争论已久,影响深远的一对命题。可译和不可译这一命题一直对当代翻译界产生影响。其实,所谓可译与不可译是相对的概念,本文中笔者将从汉英语言形式、审美意向、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文学翻译的可译度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诗之美如何被西方人所读懂、所欣赏是一个难题。译诗难,译古诗更难。诗歌不仅具有一般的文体要素,更有音韵和意象之美。如何在古诗英译时传达这种意象之美?认知心理学的隐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诗歌意象和隐喻的关系,藉此可以找到适合不同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译者的认知心理角度和对词义的认知差异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认知心理上的可及程度,以分析解释翻译中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翻译新手在翻译时基本上都倾向于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甚至死译?而翻译高手大多倾向于采取意译,更多使用各种翻译技巧、理论、标准等,更多考虑语境、风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前,<圣经>汉译经历了唐、明和清三个阶段.译者主要采用了文本内翻译策略和文本外翻译策略.文本内翻译策略包括政治适应性、翻译并行性、文学趋向性和翻译渐进性;文本外翻译策略包括增译、减译、替代、注释、音译、直译.这些翻译策略对<圣经>文化的传播、读者的培养和后来<圣经>汉译有着巨大的推动和借鉴意义.<圣经>汉译不仅推动了中国与信仰基督教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翻译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双关语的翻译之难在于难以找到完全对等的双关。文章分析了双关语的可译性,指出了几种双关语的翻译方法,讨论了双关语翻译研究的意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取得双关语翻译的译文与原文对等的效果,保留了双关语的内涵和语体色彩。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理论,解释了人们言语交际中表达超出话语的表面意义而蕴含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的现象,在小说翻译中,运用此理论来分析和再现人物对话,有助于译捕捉隐含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提高译的准确度,是语用学于翻译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将从传统翻译观入手,通过引入变译理论,对目前翻译领域中存在的各种翻译行为进行批判性分析,指出变译理论的合理性。进而从哲学的角度,借助现象翻译和实在翻译这两个概念,进一步指出变译理论的不足,说明翻译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得出对翻译这一领域的问题应该采取包容和理性的态度,最终有利于建立描述性翻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