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江娃 《大众商务》2003,(12):13-14
胡兴连出生于重庆市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因为生活的艰辛,母亲喜欢唱川戏,常常爱哼唱川戏里的哭腔来发泄自己的郁闷。胡兴连从小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能哼唱出一口好哭腔。1995年,胡兴连接连经历了婚变、下岗和丧父之痛。后来,债台高筑的她不得不在一家小餐馆里以作杂工谋生。一天,胡兴连的一个朋友找到她,叫她去给一个丧事乐团唱歌,因为乐团一个队员回家了,叫她去扎场子。胡兴连一听是给丧事乐团唱歌,就打退堂鼓了,但她经不住朋友的一再恳求,就答应了他。这次演出,胡兴连得到了50元钱的报  相似文献   

2.
2007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一帮朋友聚在一起迎接新年。老张来了,待了一个钟头就走了,说是九点钟要去赴松露&鹅肝酱协会的晚宴,在浦东香格里拉。他得赶回家换衣服,因为请柬上要求穿燕尾服。有人对着他的背影撇撇嘴:“哼,扮上流人士去了。”  相似文献   

3.
埃克维尔·德拉库16岁那年从纽约州的阿尔巴尼亚私立中学辍学去一家商店做推销 Egghead 软件的工作,待遇是每小时6美元。德拉库解释说:“我更愿意自己来干一番事业。”在他的同龄人进大学的年龄,德拉库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套住房,而且明年就可以拿到50000美元的年薪,外加公司10%的股份。比尔·盖茨倒是上过大学,不过只读了三年。他从哈佛大学退学是为了能够全力以赴地从事电脑研究  相似文献   

4.
像大部分美洲印第安同龄人一样,28岁的谭克·华莱斯也没有成长于保留地,他不会讲他母亲的部落——密西西比捷克托族的语言。对他来说,捷克托族只是一个遥远的回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他要回部落去工作。但是,上个月,一切都改变了,华莱斯迁回到密西西比的杰克森城,他受聘部落即将开业的水上公园,负责市场开拓工作。在拥有8185名人口的保留地,他在为自己四口之家买一套房了,他还打算参加部落语言培训班。“这个地方正在跳跃着发展,”华莱斯说。在俄克拉荷马捷克托语里,华莱斯的名字(Tonk)的含意是“领导”。“人们要到这儿来工作。”  相似文献   

5.
她说:“开公司和生孩子是一个道理:轻易不要去开创,一旦开创了,就要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养,不是万般无奈,母亲不会舍弃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欣赏自己     
一位叫亨利的青年,在30岁生日那天站在河边发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他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说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又丑又笨的乡巴佬,就连最普通的工作他都不敢去应聘。  相似文献   

7.
1918年阎锡山政府在山西疫情防治中展现出高度的动员能力,其所领导的自治的山西村政建设,在当时显现出效率,成为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补充。他进行的“村本政治”的建设,取自西方,又因地制宜,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在村治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憨氏 《新智慧》2005,(8):41-41
有个年轻的犹太人,出身贫寒,他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病逝了,一直在母亲的教育和抚养下长大。但是,这个年轻人不甘心一辈子平庸,决心做些事来补贴家用,一方面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日子,一方面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说干就干,年轻人说服了两个朋友,组建了一个服装公司。说是公司。实际上除了三个活人加一肚皮“点子”之外,别无他物。资金是无形的,就是脑海中的智慧;有形的呢.一个子儿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7,(11):I0001
割草 从前有两个人,分别住在河的两岸。这两个人的耳朵都不好,不过都很客气。一天早晨,河西的看见河东的拿着把镰刀出门,就对着对岸大叫:“喂!我说,你是去割草吗?”河东的听见河西的向他大叫,知道是对方关心自己去做什么.于是他也大叫:“啊,不,我是去割草呀!”河西的听见对岸的人冲他大叫,知道对方回答自己了.河西的很有礼貌地大声说:“哦,是吗?我还以为你是去割草呢!”  相似文献   

10.
欣赏自己     
一位叫亨利的青年,在30岁生日那天站在河边发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亨利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他身材矮小,长相也不漂亮,说话又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又丑又笨的乡巴佬,就连最普通的工作他都不敢去应聘。  相似文献   

11.
母亲(外二首)风来着,雨去着母亲是忠诚的稻草人守卫着秧田守卫着家园在别人都遗忘我的日子里惟有母亲偷偷地以迷信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我无病无灾此刻,黄昏冷冷清清我想起母亲,一定用了唤我乳名的唱音呼唤那些小鸡小狗还有双腿插在水田里和水稻交谈的父亲黎明太阳轻轻地站在窗前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当风险投资舶来中国时,人们对它的理解大多是捆绑项目来“讲故事“。从一开始,这种“讲故事”在国内就十分风行,因为它非常能够迎合我们许多企业家的口味,甚至被认为谁“讲故事”的本事大,谁的“故事”讲得美妙动听,谁就能一夜之间创造企业崛起的神话。“我如果有50元,只会用30元去做事,然后看好两个地方,分别投入10元,把这三个事装在一起,找一个有钱的人‘讲故事’,希望再拿来200元,这个过程在永远的重复。”这是前导公司的掌门人边晓春对风险投资理解的经验之谈,他说此话的时  相似文献   

13.
不可能的事     
刘燕敏  尹婷 《新智慧》2006,(5):51-51
世间的事非常奇怪,人们越是认为不可能的.做起来越顺当。第一位发现这个道理的,据说是哥伦布。1485年5月,哥伦布到西班牙去游说:“我从这儿向西也能到达东方,只要你们拿出钱来资助我。”当时,没有一个人阻止他,也没有人相信他。因为当时的人认为.从西班牙向西航行,不出500海里.就会掉进无尽的深渊;要到达富庶的东方,是绝对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神灵站在云端笑看世人,殊不知世人在对神灵顶礼膜拜之时,也在揣摩着自己与神灵的距离。渠道零售商曾经成就了生产商的市场价值,然而当零售商“贪婪“面纱逐渐被揭开,供应商才惊讶地发现:自己一直所深信不疑的神灵原来也和自己一样,都是利益的俗物。于是,利之纷争,益之角逐,权之博弈, 中国零售乱局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在苦苦寻觅的企业家精神,其实,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恍然大悟的结果是:企业家精神就像太阳、月亮般,时刻都交替辉映着我们,可感可观可知,也可亲可敬可爱。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中,谁具备了这种精神,谁没有具备,谁具备了多少,以及如何才能具备,就大有学问了。 单纯教科书的形式来教育,指望教授们从理论上来教授,以为从成功企业家身上就可以学习,觉得自己应该拥有也许拥有……都是痴人说梦。 具不具备企业家精神,拥有不拥有这种精神的本质,悟没悟透精神的内涵,因此导致的“悲情”和“困局”其实早已在我们的生活中肆意演绎。只是,因为我们的懵懂和弱智,或者因为我们的自私和狭隘,总是趾高气扬地在误读。 当我们沿着一条清晰的企业家精神主线去解读反思时,发现真理就在身边,触手可摸,柔软温厚,善解人意,淳朴通俗。 问题是,读懂了仍只完成了我们创业、追求成功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得找准基点,而今迈步从头越。  相似文献   

16.
列斐伏尔通过解释马克思的异化观点来阐述自己的异化理论,他认为异化是全面的,无所不在,并进而揭示了异化的根源就在人的本质中,与生俱来,个人无法从中得以解脱。异化的消除就是“总体的人”的确立,要造出“总体的人”就要开展总体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汉中市的张军,高中毕业后没考取大学,于是他就去广东打工了,三年时间,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三万多元。张军头脑灵活,他盘算着用这笔钱做点小生意,07年底回家后到处找项目,咨询了很多项目后都觉得不是很合适,为此他很苦恼,直到有一天张军看到了“沙通喷剂”和“活骨贴膏”的产品介绍资料,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马上与厂家取得了联系,经过厂家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成女士看见许多年轻人买不起名牌,只能去外贸店里“淘金”时,脑海里产生了卖外贸服装的想法。当即,就在自己住宅区附近,开了一家“韩国城”。之所以开在这里,是因为住宅区租金便宜, 客户群增长虽然较慢,但客流量稳定,回头客也不少。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他说:“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就在这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经济社会,谁不为“财富”二字而奔命呢?然而,奔命又“奔”来财富几许?“奔命”也未必奔来理想中的财富,问题就在于自己“奔”的不是地方,尤其是忘却了不该忘却的司空见惯中。“以2000元起家,7个人在十来年的时间里快速赚了6个亿”的事,您信吗?您可得信。因为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