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为了寻求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调整的优化方案,对车流调整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重新定位,据以提出优化编组站的功能、弹性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提高机车运用的应变能力、优化技术站的车流组织及优化空车调整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于某一特定源点和目的地之间的车辆运输调度问题,建立基于风险、考虑成本和时变条件下的路径优化模型,采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更新策略,使边上残留信息素能够正确反映时变网络中边上权值的变化,并结合遗传算法,采取最优个体交叉策略将蚁群每次遍历后形成的解作为初始群种进行单点交叉计算,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算法的收敛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单产品、多工厂、多生产线、考虑生产线产能和客户需求时间窗的生产批量与运输联合优化问题算法进行了研究,基于贪婪思想设计了三阶段启发式算法.通过四组不同规模算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求解质量前提下,启发式算法求解速度优于商业软件Gurobi求解速度,并且随着算例规模的增加,两者求解时间差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6.
随着高铁建成对铁路运输能力的释放和铁水联运的大力发展,煤炭运输考虑的因素发生改变,以往条件下的煤炭运输路径选择方法无法满足现在及未来煤炭运输的要求.遵循以费用、时间、方便性、货物损失程度为主要目标的运输路径优化的思路,根据指标定量和定性的特点,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用三角模糊数建立的判断矩阵进行计算分析,以运输成本、端点可变成本、运输时间、船货在港停留时间、办理的便捷性、线路通畅程度、货物损失程度七个因素为评价指标,形成煤炭运输路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7.
翁湦元;单杏花;朱建军;白广栋;赵楠 《铁道运输与经济》2024,(8):82-90
为发挥旅客联程运输优势,为旅客提供符合旅客出行偏好的方案检索需求,提出基于时间扩展图模式的差异化旅客联程运输网络构建方法以及分层规划策略结合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根据各交通工具运行计划数据以时间扩展图的模式构建原始运输网络,根据站点相对位置、接驳换乘条件、衔接交通工具类型建立差异化的换乘路径,最终形成联程运输网络。其次设计分层路径规划策略,将网络划分为跨城网络与本地网络2层,提出“预处理、路径规划、后处理”3步路径规划算法,满足用户不同的检索需求。通过提取2023年5月5日全国铁路列车、飞机及部分城市地铁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研究所提方法具有支持模糊搜索、支持站间换乘、充分考虑时刻表衔接约束的优点,有较高的运算效率,生成的路径合理且可以满足个性化出行规划需求。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暴露出我国物资运输体系一些不足.为完善我国物资运输体系,首先,分析我国在物资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总结,此次我国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我国物流企业运输物资的举措和美国、日本应急管理体系的经验.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运输方式选取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第六次提速调图后,铁路主要干线的运输格局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客、货运通道的车流不均衡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车流组织难度也相应增大.以上海铁路局为例,分析运输组织的变化和不均衡运输条件下车流组织存在的问题,提出客运通道的编组站车流组织方案,区段管内车流快速移动的对策,大车流冲击下的应急预案组织,提高流线和机列的紧密衔接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进行中转路径的优选,可以避免人工选择的盲目性,同时也为售票提供方便。通过提出一种中转路径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利用换乘样本自学习网络结构、各神经元之间的权重和阈值,根据应用实例进行旅客中转换乘最优方案的合理性判断。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动态调整是调度指挥工作的重点之一,具有复杂多变、实时性强的特点,亟需实现到发线调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动态调整问题本质,引入滚动时域调度策略,建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动态调整模型。该模型为以列车晚点总时长最小为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某高速铁路车站为例,根据列车运行图中列车到发时刻和晚点信息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到发线调整的实时性,保障列车在车站内稳定运行,为高速铁路车站智能调度提供了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钢轨生产质量的提高,钢轨出口量也逐年上升,为解决原18m长出口钢轨普通平车装运方案存在的装载量低、运输成本高等问题,阐述出口钢轨装运现状,充分考虑18m长出口钢轨的长度和规格,依据《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的技术要求,研究提出一种"低-高-低-…-低"交错承载方式的18m长出口钢轨采用普通平车装运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充分考虑各型号出口钢轨特性、有效利用车辆载重能力,可以成倍提高装载量和运输效率,减少车辆使用,降低运输成本。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满足安全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综合交通枢纽内换乘衔接的合理、有效程度是影响整个综合运输体系效率的关键。针对既有研究中对换乘衔接建立模型存在的问题,参照复杂网络理论以结构解释网络功能的思想,建立综合交通枢纽内部的换乘班次衔接网络。以换乘班次衔接网络自身特点为基础,提出反映换乘网络结构的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度3个统计特征,并通过算例对换乘网络整体存在的问题和能力不匹配、时间不接续等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逐年扩大,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跨线运营需求,实现装备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结构及设备功能,分析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需求,考虑到城际铁路CTCS2+ATO系统及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实际运用情况,结合CTCS3+ATO系统技术特点,提出升级列车定位技术、改变区间闭塞制式、立即折返作业自动化、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等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优化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有助于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自动化运行程度及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