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随着我国钢轨生产质量的提高,钢轨出口量也逐年上升,为解决原18m长出口钢轨普通平车装运方案存在的装载量低、运输成本高等问题,阐述出口钢轨装运现状,充分考虑18m长出口钢轨的长度和规格,依据《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的技术要求,研究提出一种"低-高-低-…-低"交错承载方式的18m长出口钢轨采用普通平车装运优化方案,该优化方案充分考虑各型号出口钢轨特性、有效利用车辆载重能力,可以成倍提高装载量和运输效率,减少车辆使用,降低运输成本。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满足安全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T11型钢轨运输专用车、长大货物平车不能满足50 m长道岔轨的运输需求,根据<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的技术条件,选择车辆,设计并布置座架,提出普通平车运输50 m长道岔轨的装载加固方案.根据结构力学的力法原理,建立垂向力学模型,推导出连挂车辆垂向力计算方程组,并编制程序计算车辆承重,分析钢轨挠度,确定普通平车编组连挂方案,并经过试验验证装载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加强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安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工作存在安全基础差、管理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监控手段、检测设备落后,车辆技术状态对货物装载安全有一定影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货物装载加固安全的建议措施:提高对货物装载加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从严装车”,建立监控网络;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黄陵矿业集团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现状,影响专用线货车停时的主要原因是列车运行速度低、无效空车较多、装车效率不高、信息不顺畅,使专用线货车停留时间过长,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在对黄陵矿业集团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压缩到达作业时间,改造装车设备、设施,加强作业组织、减少车辆等待时间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运输方便、快捷、装卸效率高并且应用广泛,铁路货车使用集装箱运输时超载、偏载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加强对集装箱超载、偏重及一辆平车装载2只集装箱时整车超偏载的检测。建立了集装箱作业中集装箱超重、偏载检测计算模型和2只集装箱装一辆平车的超偏载检测计算模型。根据铁路集装箱堆场正面吊装卸集装箱作业流程,以正面吊对集装箱作业实时称重、偏载检测系统为基础,结合箱号自动识别、堆场电子地图定位和集装箱定位导航技术,建立了铁路集装箱堆场装卸作业信息系统,可杜绝正面吊起吊集装箱时F-TR锁勾连造成平车掉道事故,避免集装箱空重混装及整车超重,提高集装箱堆场正面吊作业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提高了集装箱存储、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铁路装车地直达列车作为一种高效的车流组织形式,可以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增强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分析铁路车流的3种典型运输模式,以所有货车的总运输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的线性0-1规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在装车量较小的装车站或装车量较大而无法满足整列出车条件的装车站组织开行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从国外铁路货运发展、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3方面分析说明物流化是铁路货运发展的基本趋势。根据我国铁路大型装车点与货运物流化发展状况,认为铁路大型装车点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结合货运物流化,提出结合物流中心规划建设,逐步形成大型装车点;利用大型装车点优势,打造铁路物流服务品牌;结合既有线改造,统筹建设大型装车点;适应货运重载化趋势,加强大型装卸车点装备配置等建设大型装车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散堆装货物超载,严重危及铁路运输安全,张家界车务段在实际工作中,从划线装车所依据的计算公式中,通过对货物密度、车辆长度和宽度与装载高度诸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装车划线的高度与货物的密度和车辆的实际长宽有关,而货物密度又与货物的形态、质量、产地、气候有关。因此,为确保运输安全,必须经常测定不同货物的密度,并根据车辆实际尺寸,确定装车划线高度,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层集装箱运输可以显著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为保障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运行安全,针对人工编制双层集装箱运输配载方案费时费力技术难题,依据车辆、集装箱和双层集装箱连接锁技术参数,结合集装箱装载方式,推导车辆装载安全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建立双层集装箱运输配载模型,设计启发式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并针对遗传编码设计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以保证生成可行解。案例计算结果表明,配载模型和求解算法能够得到合理的双层集装箱配载方案,满足双层集装箱装载技术要求,实现了双层集装箱装车配载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铁路货物日装车计划的编制是货运工作的基础,为提高编制效率和优化平衡各种影响因素,有必要建立日装车计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为计划和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在论述系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日装车计划的优化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在国外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印尼雅万高速铁路已确定采用国内的50m长钢轨,国内各钢厂均提出了50m长钢轨铁路运输需求,而50m长钢轨尚无铁路普通平车运输方案。为解决50m长钢轨铁路安全运输问题,基于50 m长钢轨普通平车运输装载加固方案,建立长钢轨运输车组动力学模型和道岔模型,采用仿真软件SIMPACK对50m长钢轨运输车组侧向通过9号、12号道岔的安全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50m长钢轨运输车组侧向通过道岔时的动力学性能满足我国铁路相关技术标准,为铁路线路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大型企业的专用铁路每日进出车流量均较大,但由于不能准确掌握车流情况信息,无法对路用车在专用铁路内的停留时间、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有时还出现丢车现象。通过建立专用铁路现车管理信息系统,为铁路行车调度人员提供准确的车辆运用信息,加强对专用铁路现车情况的分析,提高铁路车辆的管理水平和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优化重载运输车流组织策略,充分利用现有装车地、组合站和线路条件来提高铁路运能是缓解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网络运量矛盾的关键。在综合考虑装车地直达运输系统时间消耗的基础上,针对运输网络中存在路径择优及重载通道部分车站进行换重作业的特殊情况下,构建以重载列车组合作业时间及在途运行消耗之和最小的装车地直达车流组织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果蝇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所给模型与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客运专线所采用的42号道岔,由于其超长特性和弹性钢轨与刚性辙叉的组合特性,给运输方案的制订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借鉴普通平车装运长钢轨的运输技术,经过理论计算,研究制订了普通平车装运42号道岔的运输方案。该方案的研制和应用为客运专线大型道岔的铁路运输探索了一种新的运输方式,对货物运输装载加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运用车保有量计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并充分反映铁路运输生产实际,提出运用车优化分布模型的总体思路,以装车及使用车去向计划、列车编组计划、施工运行图、货车停留时间标准、货车运用与货物作业统计,以及铁路网结构作为模型计算依据.并且对铁路局管内重车车辆日和空车车辆日的确定给出具体计算方法与计算过程,从而得到各铁路局管内运用车车辆日,即最小日运用车数量.  相似文献   

16.
铁路石油运输是国家战略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信息化水平对增强国家战略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铁路石油运输信息化现状出发,针对目前存在的部分信息化功能有待完善、缺乏与石油企业信息的对接共享等问题,提出完善铁路内部石油运输信息功能,包括提高石油装车基础数据源准确性、完善石油装车信息及部属罐车周转时间自动分析功能、局间分界口罐车交接实时自动查询功能、全路石油装卸车自动预警功能、铁路石油运输信息化关联分析等功能,以及建立路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郑州铁路局的运输现状,分析货车周转时间、货车装载能力利用率、货车日车公里、货车旅行速度等指标对货车使用效率的影响,提出逋过压缩货车中转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降低空车走行率、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和货车载重力等提高铁路货车使用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既有铁路桥梁及车辆装备现状,分析铁路超重货物运输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既有桥梁设计标准偏低和早期特种车辆设计较少考虑过桥性能两个方面.针对铁路超重货物运输的发展,在提高货车装备水平的基础上,建议在提高桥梁承载能力、优化车辆设计、铁路特种车辆与大型设备相匹配和加强桥梁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综合改善超重货物运输条件.  相似文献   

19.
针对铁路集装箱运输作业中存在的工作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铁路集装箱运输领域。在阐述物联网及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对物联网在铁路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给出网络结构、具体应用和实现流程,实现对集装箱及其装载物品的智能感知、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得到快速发展。在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日常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的使用量也随之大幅增加,由于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特殊的技术标准和调车限制条件,给铁路编组站作业带来较大难度和挑战。通过分析商品汽车专用运输车增加后对武汉北站和株洲北站的影响,从商品汽车装车组织、车辆输送、车辆编挂位置和调车作业限制研究等方面,提出优化商品汽车运输组织的对策,在保证商品汽车运输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编组站的影响,提升铁路整体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