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工商行政管理监管电子商务的几个误区1、不能监管。电子商务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交易方式,它对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活动等产生了重大冲击。面对这种冲击,许多人感到茫然,有人提出在现有的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对电子商务的监管一没有法律依据,二不具备监管能力和手段。笔者看来,持这种观点的人存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误区。从法律角度看,现在已经颁布的有关监管法律在立法精神和法律适用性方面都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对电子商务的监管,只是没有对电子商务进行专门的说明和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但是,不能据此就说缺乏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2年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部署以及中国工商学会年度课题研究计划,中国工商学会今年开展了“工商行政管理对电子商务秩序有效监管”及“经济户口管理:现实与前瞻”课题研究工作。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组织课题组部分专家学者,由徐长浩秘书长、高秀英副秘书长分别带队赴福建、新疆等地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 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电子商务在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来讲,电子商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其独特的竞争方式和经营模式,工商行政管理对电子商务的监管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和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在电子商务监管方面的职能;在法律尚未完备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由于电子商务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商务的特点,它在带来商机无限的同时,也给传统法律框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给担负着打击和惩治经济违法行为,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秩序重任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课题。国务委员吴仪在与2002年度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就明确提出要“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加大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新兴领域的监管力度”。本将对电子商务实现有效监管问题,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角度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新潮名词不断出现。我们在叹服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技术变革和商业变革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对现有登记模式、登记制度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如何确认网上经营主体的合法资格,加强对网上经营行为管理,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介入网络经济监管首先面对并迫切需要解决的全新课题。为此,本文从网络经济的概念入手,就确认网上经营主体准入资格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从整合现有企业登记管理职能的角度,提出开展网上经营主…  相似文献   

5.
其一,缺乏法律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行政执法机关,它的一切执法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条款中,都没有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承担“先行赔偿”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先行赔偿”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相似文献   

6.
魏彦珩 《中外企业家》2014,(3):197-198,201
餐饮企业“禁止自带酒水”、“包间最低消费”等格式条款并不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不应当被认定为违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此等格式条款实施行政处罚缺乏法律依据,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格式条款的监管应当注重监督餐饮企业使用格式条款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电子商务起源于20年前的专用增值网络和EDI的应用,其后在Internet的推动下得以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是在电子虚拟市场(Electronic Market Place)上进行,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的特点①,这给传统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交易过程中的民商法问题;第二类是政府监管电子商务的行政法问题;第三类是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的刑事制裁问题②。本文主要就电子合同及其法律调整谈一些浅见。电子合同对传统法律的挑战电子商务对传统合同法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电子商务中…  相似文献   

8.
对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来说,大量的执法工作都直接面对生产经营及其经营行为,对经营及其行为的监管是否到位是衡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志。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经营行为的特点及工商行政管理本身的原因,对城乡结合部经营及其行为的监管存在一些漏洞,阻碍了工商监管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影响了经济的缝康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区域的生产经营特点,  相似文献   

9.
本期导读     
电子商务是在虚拟市场上进行,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和社会化特点的新的经营方式。它对传统的法律制度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刘俊臣的《略论电子合同的法律调整》一文将其分为三大类,详细内容见内文。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罗文阁《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一文,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请关注。认识和研究当前我国地区封锁的特征及危害,分析地区封锁长期存在的原因,探索相应的治理措施,对抑制和消除我国地区封锁有着十分重…  相似文献   

10.
当今,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商务框架。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对经济领域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已成为推动经济创新和管理进步的重要手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职能部门,如何介入电子商务,并对这种新的交易方式和无形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显然,把握电子商务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作为二十一世纪重要经济增长之点之一的电子商务,将给各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革命并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全新面目的电子商务市场,作为政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主管部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改革传统的市场监管模式,加快现代化监管技术的应用研究,从而在新兴的产业中,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电子商务市场监管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备案制度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广泛分布于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之中,但这些"一事一法"的法律条文,不能指导工商部门的所有备案行为。如何正确理解备案的概念和涵义,  相似文献   

13.
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深化市场监管改革,提升工商行政管理能力,保证有力地履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责。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主要是要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资质的认识判断能力,对市场经营竞争行为的规范能力,和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的处理能力。从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经营、退出市场整个流程分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市场监管改革。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市场主体在市场准人、经营、退出中,遵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状况及与市场主体信用相关的信息,划分不同信用类别,并分别实施管理的一种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工商行政管理,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对原始的监管手段的重大创新,必将引起传统的监管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而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多种新的经营业态,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迅速从传统的监管观念、监管方式、监管手段中转变出来,切实以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在监管领域中有相应的作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科学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吴仪副总理也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努力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实施科学监管,成为广大干部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要课题。所谓科学监管,就是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在合理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下,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各项工商行政管理资源,以最低的管理成本和最高的工作效率,有效履行国务院赋予的各项监管职能,实现对各类市场及市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管制度、更新监管手段,先后推出了以市场主体准入、经营和退出行为全程动态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监管、12315行政执法和案件办理及广告监测、重要商品监管、商标网上服务、政务信息传递等一系列新的监管措施,提高了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优化了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信息化带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发展、带动机制和职能转变,已成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建设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当前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必将对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的基本问题谈点初浅的认识。一、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基本内涵及重点(一)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基本内涵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信用监管的理念、主体、客体、环节、途径、手段、基础和目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电子化和计算机网络为技术支撑,以“经济户口”为基础,通过对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信用信息的征集、整理、评估,据此…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工商总局提出的“四个统一”.是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对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职能的一种审视和定位.即:监管是中心点,发展是落脚点,服务是出发点.维权是关节点.执法是着力点。这种审视与定位.是将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职能放到基础地位.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和本质定为监管.并且又赋予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