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深圳主板市场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财务报告重述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因公司前期年度报告存在缺陷而进行重述的公司更有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将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划分为财务报告层面缺陷和公司层面缺陷,财务报告重述与二者都呈显著正相关,而审计师变更仅与财务报告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单方面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将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定义为内部控制强制披露规定,将存在"因财务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和"发生财务重述"但未在违规年度或财务重述事项发生年度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为未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研究了强制披露规定下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未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超过一半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未如实披露其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文章还研究了披露或未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并提出由监管机构对公司和审计师检查进行治理,促使公司如实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3.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有了明显提升,156家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详细描述了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并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远远低于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试点、内控审计投入、上市年限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强制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上市年限较长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根据上述发现,文章对未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和政策制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焦明清 《财会通讯》2021,(23):39-43
基于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深入探讨分析师关注、内部控制缺陷选择性披露与审计契约三者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探析不同财务风险企业中三者关系的变化,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选择性披露的企业中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概率更高,其审计契约的稳定性就越低,进一步发现在财务风险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内部控制缺陷选择性披露会对审计契约稳定性造成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分析师关注能显著降低企业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概率,提高审计契约稳定性,进一步财务风险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分析师关注对审计契约的保障作用更为显著;分析师关注显著增强内部控制缺陷选择性披露与审计契约间的相关性,进一步财务风险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分析师关注对内部控制缺陷选择性披露与审计契约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红 《会计之友》2012,(2):28-30
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对外部审计意见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09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我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非标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风险与缺陷和非标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有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我国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自愿性披露到强制性披露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在逐步提高。本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沪深两市1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将2013年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6家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进行比较,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我国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自愿性披露到强制性披露以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在逐步提高。本文用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沪深两市10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分析,并且将2013年被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6家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进行比较,以评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6年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审计费用的数据,深入研究我国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之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首次强制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及后续年度里,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均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的增加;同时,前期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也会增加企业当期内部控制执行成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严重程度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也显著正相关,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执行成本越高。但是,企业采取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措施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2008、2009、2010三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1574家公司为样本,分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内部控制鉴证制度的发展历程2001年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的发生,促使美国国会颁布了SOX法案,其中的404条款规定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以及披露,同时,注册会计师要对该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在美国实行了内部控制鉴证制度之后,我国也开始效仿美国,推行内部控制鉴定制度。上交所于2006年  相似文献   

11.
杨毅  弓慧婷 《财会通讯》2021,(17):48-52
本文以2013—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69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外部金融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探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债务融资成本正相关,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更高,且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会显著增加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内部控制审计增强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正向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会增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债务融资成本的正向作用.结论上针对政府、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洪峰 《财会月刊》2012,(22):66-69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决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判断,其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中最核心的信息。围绕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分类与认定、披露的影响因素以及披露的经济后果三个层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探讨了后续的研究方向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到2009年年度报告中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相关数据,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自评披露:(1)与上市公司设置审计委员会、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及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与董事会人数、证交所治理机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与公司控制权、社会公众持股比例、独立董事以及债务资产比率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内部控制法规的实施,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内控鉴证报告的公司不断增加,2011年沪深两市2363家上市公司中,有1853家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占样本总量的78.42%。其中仅有34家公司在自评报告中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占披露总数的1.83%,这一比率远远低于美国的统计数据,美国同时期约有13.8%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该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8年度我国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监督显著负相关;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外部监督正相关,但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因素,也具有明显的效率信号传递效应特征.因此,应当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并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我国会计审计领域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根据这一基本规范,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  相似文献   

18.
赵钰 《财会月刊》2013,(3):95-95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现状分析 1.各个公司的评价报告,其结论均集中于内部控制没有缺陷且是有效的。然而实际上,每年都有一部分一些受到证监会处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事后更正财务报表的企业,这种问题恰恰是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缺陷甚至是重大缺陷的标准。如潍坊亚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因未及时公告重大对外担保、未及时对票据贴现款的损失风险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及时公告停产情况于2012年4月23日受到证监会的处罚。这是公司内部控制缺失的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19.
统计表明,2011-2015年,48.46%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但披露内部控制审计缺陷的公司仅占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公司总数的3.8%。Dye(1991)认为,当企业披露审计费用时,审计师的审计独立性会提高。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是否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以2011-2015年我国A股实施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着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自愿披露显著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披露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现行内部控制评价与披露制度框架,以2009~ 2010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会降低应计质量,其中,较难审计的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应计质量的负影响更大.此研究为中国现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与披露制度在经济现实中的良好适用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建议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在坚持以内部控制缺陷为核心指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的同时,应通过强化和规范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披露以及建立“信号联动机制”来进一步改进企业内控缺陷的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