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房市成交量萎缩,房价还在上涨,形成了无量空涨的态势,买卖双方都在观望。有一种来自专家学者的主导结论,认为是土地供应不足造成住房供应不足,而需求仍然强劲,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房价必然上涨。那么,这种观点正确吗?  相似文献   

2.
地价到底涨了多少 作为高房价的直接声讨对象。开发商再次玩起了已不新鲜的“乾坤大挪移”——将房价上涨归咎于地价上涨。地产界大腕,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即是“地荒论”的代表,“北京房价飙升就是因为过去一年土地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3.
谷子 《数据》2005,(4):25-27
发改委官员否认房价大涨 4月14日,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宋宇在"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披露会"上表示:"今年北京土地供应充足,房价不会大涨."  相似文献   

4.
《楼市》2005,(6)
对于开发商来说土地是基础,房价是利润点。对于购房者来说房价是关键,地价是参照物。面对杭州一涨再涨的土地价格,二手房价也随之上涨,土地价格将会对二手价格产生哪些效应呢?笔者认为,土地价格上涨,会对二手房市场带来以下效应:一是投资热情效应。二是挤压效应。三是饥饿效应。一、投资热情效应。火爆土地市场刺激更多人看好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纷纷加大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力度,这一点在二手房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土地辐射的区块有差异,导致周边地价、房价上涨的价格各有不同。开发商开发热情高,购房者接盘的兴趣高;二手房市场成交量高,…  相似文献   

5.
2005观点     
■华远地产任志强房价波动,但整体稳定2005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房价波动,但是从全国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稳定。所有统计数字都告诉我们,2005年土地供应会出现更严重的不足,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将使房价恶性增长”,即2005年房价肯定还要大涨“;我坚持一个观点,不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产市场》2008,(7):62-64
近期楼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深度调整现象地震又给成都地产市场再添不确定因素。楼市调整期开发商资金压力明显地震前后,成都市的地产市场主要有以下表现:——目前房价无法支撑起去年开发商高价竞得的土地去年,成都市土地市场竞争激烈,开发商积极竞地造成住宅类土地楼面地价跳涨,增幅高达93.67%。土地成交金额大多在2000元/平方米以上,甚至出现了7000元/平方米以上的高价地。  相似文献   

7.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7,(23):80-82
"供给不足与价格上涨导致的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外,调控亦使房地产成交量萎缩…..新政的持续加力,从南到北,中国楼市已是一地寒流。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一方面在大城市逐渐被消化,部分大中城市的房价过快增长也使购房者却步,未来房价涨幅有望趋缓;一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居住改善性等刚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又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上升的动力。因此,在目前预期还未最终明了前提下,不仅使地产界达成"价涨量减"的共识,而且价量之间的拉锯现象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8.
刘淑芳 《活力》2010,(6):28-28
随着房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全国新建商品房“涨”声一片,一线城市房价甚至出现“一日一变”的怪现象。主观上的市场信息不够对称、市场主体行为不够规范以及客观上土地的稀缺、市场经济不够完善,使得房产市场泡沫现象逐渐凸现并发展起来,造成房价飞涨。而人们购买力的相对下降,开发商处于永恒的利润最大化,都使得住房一级市场供需失衡,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入到了房产的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9.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7,(9):27-27
我们希望政府不断地宏观调控,因为调控一次,房价就涨一次这一轮房价快速上涨并不是需求拉动,有价无市是因为开发商捂盘惜售,各地纷纷开始利用土地增值税进行狙击,多项调控政策有望出台。"我们希望政府不断地宏观调控,因为调控一次,房价就涨一次,开发商就乐得合不上嘴了。"有媒体报道,北京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公开称。  相似文献   

10.
往年的“黄金周”似乎成了开发商的蜜月期,无论是别墅豪宅还是普通住宅,无论是商铺还是酒店公寓均呈旺销之势。令大小开发商赚个盘满钵溢,在梦里都偷着乐。然而,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夕,广州楼市却透着一丝黎明前的安静。与往年楼市广告满天飞的场景不同,今年楼市广告出奇的平淡,广州楼市的“缺货”成了开发商和中介代理商挂在嘴边最多的词,这更让消费者对楼市愈发的看不懂。房价是“跌”还是“涨”,这个房地产市场永恒的话题,如今不仅刺痛着开发商的神经,更是让消费者揪着心。究其原因,在于今年的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房贷利率调整、房地产税将要开征、国务院稳定房价的“八条意见”都在刺激着“虚火在烧”、居高不下的房价。一时间,未来房价是上行还是下落的争论多了起来,市场上的声音也不像去年那么一致,高唱持续走高者有之,浅吟平稳者有之,立论缓慢下跌者亦有之。虽说政策年年有,影响面也不可小视,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关系成为主导市场的主因。土地供应不足导致出货量少的逻辑,似乎注定了今年的广州房价只有往上涨这“华山一条路”可走了?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房价的非理性上涨,不但让广大工薪阶层望房兴叹,而且已直接威胁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围绕“谁是房价猛涨的罪魁祸首”,国内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将原因归结为国家对土地实行的严管政策,造成房产用地严重不足,抛出了所谓的“地荒论”。而针对这一说法,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给予了激烈反驳,指出目前所谓的“地荒”并不存在,目前全国土地的供应是充足的。究竟闹“地荒”了吗?开发商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谁在制造“地荒论”?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国家土地供应的僧多粥少,造成地产商…  相似文献   

12.
股价与房价、房价与成交量之间的不同步,印证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与买楼的投资者之间对待当前房地产业的理解、认识上的分歧,在消费者、行业、开发商、专家学者和媒体等之间,这种分歧同样日益严重,昔日天天"喊涨"的声音逐渐被"拐点"的声浪所淹没。市场处于矛盾、迷茫和焦虑之中。  相似文献   

13.
抑制炒房,调控房价似乎是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基本点。不过,从市场角度看,住房用地实际供应不足,居民购房需求缺口较大,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中央土地供应信号收紧,房地产市场囤地惜售等炒作现象有所抬头.囤积土地成为房价上涨的主因。因此,我们认为中央调控重点应转向保障性住房用地实际供给,抵制土地投机。  相似文献   

14.
语录     
"多建经济适用房,让市民有便宜的房子可以买。未来5~10年,如果广州一直保持较低的城市生活成本,对发展非常有利"。——广东街委常委、市委书记林树森在广州城建工作会议上更指出 "有房地产商哄抬房价的可能,否则不会这么高,广州一定会想办法,不能让开发商联手哄抬房价。有开发商在媒体上说,广州土地供应不足,所以房价一定会贵。但实际情况是广州土地多得很!国土房管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把它(房价)压下来,控制城市生活成本。"——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在2006年广州市城建工作会议上,针对广州市商品旁销售均价提升现象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15.
异口同声     
住房市场的供不应求必然造成房价上涨,而在其背后,土地供应不足.特别是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供应不足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二手房市场不发达,再加上交易环节税收政策的连续出台,增加了交易成本,使更多的住房需求被迫集中在新房市场上。  相似文献   

16.
李晶  ;张延陶 《英才》2014,(10):99-99
近期房地产的调整是很正常的。这轮调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过剩和2013下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紧缩。 中国从1998年开始住房改革,引入了商品房市场。直到2011年,市场基本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此导致房价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各地房市"热点"频现之时,沈阳地产市场在不温不火的状态中稳步前行:房价略涨,地价企稳年关将近,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京沪等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地王"时有出现。然而在北方重镇沈阳,情形却没有如此"火热"。记者最近在这里采访时发现:目前沈阳地产市场的总体特点是不温不火:房价略涨,地价企稳。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08,(4):12-12
说句实在话,我觉得中国的房价总体还会涨。其原因是:1.土地越来越少,2.物价越来越高,3.人工成本上涨,4.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现在,房价下跌主要是开发商资金紧张,要回笼资金。我敢说,明年房价还会涨。  相似文献   

19.
正用市场的办法是可以解决房价问题的,但是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的时候,并没有想过把地价降下来,还有各种方面的税费。所以房价这么高,和开发商没什么关系。"在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任志强再次以"开炮"的方式谈楼市。其实,房价离谱也并不是一个地价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面对疯狂的楼市,的确不应当把房价离谱的责任都推给开发商,都归结为开发商疯狂的逐利,企业在法律的框架内追逐超额利润有何不可?所以,我们不但要理性看待任志强自己给  相似文献   

20.
地产界的人都知道,目前深圳很多楼盘房价偏高,所谓的"认筹"、"VIP卡认购"、 产品推介会等"预热活动"都是发展商试探"房价底线"的手法。仅从表面上看,似乎房 价高企"之源"在于地产商追求暴利,像精明的上海地产商一样,用"一元再赚80元"。 有专家断言,真正决定房价的并不是开发商要卖多少房子,或者居民的消费需求需 要多少房子,而是社会普遍的经济预期。消费者对楼市的不同认识和预期使房价处于波 动之中。研判房价走势、透析影响房价的诸多因素,理应成为认清地产市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