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科技信用问题在科技与创新活动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盲目立项、成果剽窃甚至是学术欺骗行为在科学界屡有发生,科技失信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2004年9月,科技部颁发了《关于在国家科技活动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该决定为科技活动信用管理制度设计出基本框架,阐明了国家科技活动信用制度建设的意义,信用管理的对象、依据、原则、范围、内容、组织实施方法、信用信息使用、信用管理在计划管理中的位置与作用,为我国科技信用管理工作的研究确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本文依据《关于在国家科技活动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在分析国际和国内科技信用评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科技信用管理与科技信用评价的特点,创新性地从项目承担机构、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评审专家三类信用主体出发,研究并建立了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科技信用管理与评价工作,建立与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张清 《现代企业》2006,(2):65-66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关系上的经济。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信用经济成分的大小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也是衡量企业成熟度的标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货币经济向信用经济的过渡时期,信用监督管理体系与机制尚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不健全将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为迎接即将来临的信用经济时代的挑战,推动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必须认真研究企业信用及其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信用制度的理论基础、西方信用制度的研究、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和主要模式以及次贷危机和信用制度等四方面对国外社会信用研究进行述评,同时对国内主要的信用研究观点进行了述评。结果文章得到如下启示:在社会信用制度的研究上应做到理论和应用研究并举;在实践上加快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此外,需加强信用制度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信用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论述,并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信用理论.我国信用制度的缺失,大大削弱和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国家信用的研究,但其中的一些观点对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信用制度是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的行为规则。其中,狭义信用制度是指国家管理信用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广义信用制度则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其流通方式,信用机构和信用管理体制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愈发达  相似文献   

6.
重建社会信用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还是当前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集团化公司信用制度的构建首先是宣传信用理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其次是完善制度维护并规范信用关系,增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最后是加强市场主体自身信用制度建设。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施工企业的信用问题突出,信用状况令人堪忧,主要有施工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及外部环境等原因。在此基础上,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加强信用建设的重要性: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客观要求,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施工企业要从提高对信用管理的认识、建立符合施工企业经营方针的信用制度、推动信用制度落到实处等方面来加强企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8.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税收信用体系的建设,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税收信用立法和信用评估体系,对我国建立完备的税收信用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建社会信用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还是当前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集团化公司信用制度的构建首先是宣传信用理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其次是完善制度维护并规范信用关系,增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最后是加强市场主体自身信用制度建设.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支持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改委经济所消费研究室主任陈新年日前表示,如果没有信用制度,我国GDP将损失10%-20%。陈新年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信用高峰论坛——第二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研讨会”上说,发达的信用交易依赖于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我国信用交易方式目前只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而西方国家所有商业贸易的90%都是采用信用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张守凤 《价值工程》2014,(27):24-26
科技信用是科研活动正常规范进行的重要保障。构建科学的科技信用评价体系,是提高科技信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科技信用评价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信用评价的"4C"模式,构建了科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科技信用评价的具体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建设诚信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应以信用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建设机关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大主体为重点,以解决生产、流通等方面存在的失信行为为突破口,以信用网络和信用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水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科研领域存在的信用缺失行为,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科学基金的管理入手,积极探索建立科研诚信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科技人员行为的政策法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部门连续颁发三个文件,在科学基金领域为阻挡不端行为构筑起"三道大坝"。2004年9月,科技部颁发《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为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设计出一个基本框架。此后,中国又推出了许多完善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一切经济活动服从于计划安排,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由政府信用来支撑,市场意义上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基本不存在。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信用意识的淡漠、信用体系的脆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韦兰 《河北企业》2005,(3):15-17
<正>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新的企业管理理念不断产生,传统的管理不断地刷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信息与网络、科技、新经济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等诸多领域里,新的管理思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信用管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起信用制度已有150多年,目前个人信用消费已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10%以上。近年来,我国信用消费经济也得到很快发展,企业信用管理亦被提到了重要日程。因此,应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充分挖掘信用消费经济中的市场需求潜力,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开发信用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建立起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完善国家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严密的个人信用制度,健全风险防范制度,运用法律强化信用担保、保险、偿还与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商事信用逐渐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与强大动力。商事信用制度是进行商事立法研究时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虽然在我国商事立法中散落分布,但是尚未形成清晰规范的制度体系。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现代经济的发展,建立出符合实践需求的商事信用制度非常必要。文章在分析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基础上,从民商法规制的角度,构建出具有我国特色的商事信用制度,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步,而且对于完善我国的商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国家和政府不能只要求经济法人单位和个人讲信用,而国家和政府则忽视信用,甚至不讲信用。国家和政府信用的建立,是建立经济法人信用制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建立信用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和政府怎样建立其自己的信用呢?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论述市场信用制度建立的充分必要条件,市场信用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关系以及信用体系如何建立等问题,得出建立市场信用制度将对社会主义经济尤其是民法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在维护市场信用过程中,民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小企业》2024,(1):47-48
<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改革相互辉映,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体系,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再谈强化大学生的信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本身是信用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以后市场规则的要求,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系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迫切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市场经济得以完善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我们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工作中,也体会到了强化大学生信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社会主义高校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信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充分认识信用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