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旨在说明低碳审计涵义,通过探讨低碳审计的动因,确立低碳审计目标,研究低碳审计主要内容,并提出我国开展低碳审计的建议,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薇  伍中信 《财会月刊》2012,(20):59-60
低碳审计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相契合,我国"两型"社会低碳审计发展模式应符合可行性、全面性、成本与效益、渐进性的基本原则,由低碳合规性审计、低碳行为的"碳中和"审计、低碳绩效审计组成。本文认为,在"两型"社会推进低碳审计时应加深对低碳审计及其功能的认识,切实掌握低碳审计的发展特征,加快发展碳核算技术的研发,并培养胜任低碳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碳经济在全球仍处于起步阶段,低碳行为以政府引导与企业自愿参与为主,缺乏约束力,低碳经济的第三方监督保障机制尚未形成。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模式,探讨了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我国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低碳审计两方面的动因,确立了低碳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分析了低碳审计的三方面的主要内容,以期对低碳审计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国家审计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以2007—2016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够促进低碳发展,国家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越强,低碳发展水平越高;制度环境和财政状况越好的地区,国家审计促进低碳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越好。以上发现为国家审计在低碳发展中发挥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低碳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低碳转型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探索国家审计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路径,采用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可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降低煤炭能源消费占比、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保护林草资源等途径助力低碳转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试点对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且在政府审计独立性较高的地区、审计机关负责人具有监督背景的地区、低碳政策实施地区以及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审计试点推动低碳转型的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双碳”目标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也为国家审计推动中国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经验支持与政策注脚。  相似文献   

6.
煤炭企业低碳审计内容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经济时代,煤矿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对我国这样一个煤炭大国来说,如何使煤矿企业进行科学的低碳审计工作则成为重中之重.文章阐述了低碳审计的基本内涵,对审计内容、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引用大型煤炭企业能源审计案例进行分析,以探索如何通过低碳审计挖掘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雾霾”、“PM2.5”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要求环境信息披露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作为界定节能减排责任的低碳审计也因此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从低碳审计出发.沿着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路径,分析了低碳审计的不同主体在国家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阐述了低碳审计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渐增强,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战略的发展方向。本文由低碳经济的概念入手,讨论低碳审计的基本概念框架,最后提出对我国低碳审计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碳审计主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兴起引发一系列相关经济活动,碳审计成为低碳交易市场化的必需.碳审计主体是碳审计开展中的第一要素,只有将碳审计主体进行定位,明确审计内容、审计目标的侧重点,才能得出有价值的审计结论.文章针对碳审计主体展开分析比较,对我国短期、长期内碳交易市场审计主体的建设和审计体系的构建进行讨论并预测.  相似文献   

10.
谢鑫 《审计月刊》2012,(3):14-15
作为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保有量不断下降、经济持续发展的碳排放大国,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财政审计作为国家审计永恒的主题,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通过各种方式,灵活开展"低碳"财政审计,从而进一步督促节能减排资金和政策的落实、推动建立低碳税收政策体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的节能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日.渠县审计局在实施的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积极开展“低碳”审计的工作方式,并在全局倡导“低碳”办公新风尚。包括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审计组做到少开会、少发文、少分发纸质调查表等.降低工作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资源成本。运用网络平台传输资料。将需要填写的表格、填表说明等内容统一打包.再上传给被审计调查单位,要求被审计调查单位将相关的电子表格发送至审计组邮箱,  相似文献   

12.
围绕企业低碳审计评价,以DRS(驱动力-响应-状态)模型为目标导向,从经济驱动力、社会驱动力、环境驱动力,低碳化管理响应、能耗模式响应、低碳治理响应、低碳政策执行状态、能源耗费状态、低碳经济绩效状态入手构建了包含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共46个具体指标的企业低碳审计DR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该套指标体系从企业低碳发展的驱动力出发,挖掘企业的低碳响应行为、发现低碳新状态的形成,采用动静态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弥补了现有指标体系缺乏低碳驱动力、低碳响应、低碳状态三个维度的反映,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割裂,单纯依赖静态指标等不足。  相似文献   

13.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碳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从内涵上来说,碳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碳排放信息、碳排放行为和碳排放制度三个维度独立鉴证碳排放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碳排放治理制度安排;从外延上来说,碳审计是一个体系,可以从审计内容、审计客体、审计主体、保证程度和业务基础等角度对碳审计做出不同分类。基于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而言,碳审计是环境审计的组成部分,碳审计与能源审计有交叉,但又相互独立,碳审计与低碳经济审计、低碳审计、碳排放审计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碳交易审计是服务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审计。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课题、新矛盾、新要求、新期待。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上,从一开始就要把低碳环保作为最基本的原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碳审计主要是针对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影响的审计行为。碳审计可以更好地对低碳发展的相关项目及政策的实施起到监督作用,以利于企业低碳健康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恶劣气候的严峻现实教育人们必须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碳减排审计日益引起重视。碳减排审计主体贯穿于碳减排审计过程的始终,对碳减排审计质量起决定作用。本文重点分析我国现阶段碳减排审计主体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碳减排审计的先进经验,对完善我国碳减排审计主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审计是适应低碳经济环境而开展的一项提高经济效能的活动.在能源审计中,需要大量的财务会计信息给予支撑,这些信息来源于货币量和实物量两个方面,但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对国外已有的CEAS这一公司环境核算系统在我国的研究应用,不仅能满足能源审计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更能适应低碳经济环境下CEAS的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17.
环境污染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和其他废弃物排放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最近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更是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迫在眉睫。推广低碳技术来促进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环境审计应运而生。本文基于这一认识,对环境审计的本质进行阐述,介绍我国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指出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其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国低碳经济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宗乐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0,29(22):11-12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在没有形成大规模产业的背景下,在碳排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前,我们理应尽早建立自己的标准,以免处于被动地位。文章从低碳标准、技术标准和低碳经济审计标准三个方面探讨低碳经济标准化,希望能够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叶 《活力》2023,(16):190-192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而碳审计作为经济监督和经济制约的有效手段,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通过对我国碳审计研究现状的归纳和梳理,本文将对当前国内碳审计的主要理论框架和实践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未来碳审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企业进行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描述了全球大型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号传递理论的指导下,从披露的目标、要求、内容、模式、审计制度5个方面探讨了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