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征地拆迁居住房屋安置补偿,是一项关系到为政府提供科学,客观决策依据,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因此,如何做好征地拆迁居住房屋安置补偿,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屋置业项目征地拆迁涉及110户。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使拆迁工作难度加大。一是该项目自2003年10月发布征地公告以来,用地单位征地费用未到位,社员认为按照重庆市政府55号令补偿安置标准过低,多数拆迁户要求按照市府67号令标准补偿。二是住房安置无现房,社员认为多次搬家损失大.且现在黄桷垭地区大面积拆迁,找不到过渡房。三是本次拆迁位于黄桷垭泉水鸡一条街,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现行征地补偿款分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1日,北京市通过了《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148号文),规定在以后的征地中必须“逢征必转,逢转必保”,以安置补偿为优先考虑,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可谓是征地补偿的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住房拆迁要进行合理补偿安置。在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主要采取迁建安置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拆迁补偿既要考虑被拆迁的房屋,还要考虑被征收的宅基地。房屋拆迁按建筑重置成本补偿,宅基地征收按当地规定的征地标准补偿。  相似文献   

5.
南岸区     
南岸区征地办公室齐心协力,日前顺利完成武夷滨江征地项目拆迁工作。该项目共征用涂山镇莲花村花果社建设用地共计5.7062公顷(折合:85.593亩),涉及拆迁农户68户,农转非人员248人,住房安置人数200余人,拆迁补偿安置难度大,但征地办工作人员迎难而上,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涂山镇、村、社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发扬“三特”精神,灵活运用政策,苦干实干,全面完成拆迁工作,真正做到了“以情征地、和谐拆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郊区拆迁规模逐年扩大。总体上看,农村房屋拆迁政策是受大多数农民欢迎和支持的.农民房屋拆迁后的住房条件、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2002年《上海市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若干规定》[沪府发(2002)13号]实施以来.本市农村征地房屋拆迁有了专门的补偿安置政策,  相似文献   

7.
周择林 《国土经济》2007,(4X):45-4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非农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征地拆迁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性也越来越突出。成都市现行的征地补偿安置依据为2000年成都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成都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即成都市人民政府78号令,此令在成都市2000年的地价、房价基础上制定,时距今日已有7年之久。  相似文献   

8.
最近,市政府发出《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府发[2008]45号)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并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148号令)是在《北京市建设征地农转工人员安置办法》(1993年年16号令)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在2002年开始修改16号令时,拟修改16号令制定出“北京市建设征地办法”,包括征地程序、征地补偿、征地农民安置等相关内容,即涵盖整个征地有关内容。但在2003年10月,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有关征地范围、征地程序等问题需要重新论证,所以主要针对征地补偿和安置等方面问题制定了《北京市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其中有一部分程序性规定,但主要是为了与征地补偿安置的问题进行配套。  相似文献   

10.
征地拆迁与城市房屋拆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拆迁活动,其动作理应遵循各自不同的程序和规则。农村集体土地地上建筑物的拆迁,属于征地或使用土地补偿的范畴,应当适用《土地管理法》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程序规定。只有按照国土资源部所规定的征地工作程序,对农村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工作进行规范,才能避免农村房屋拆迁中产生大量群体性上访事件,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市郊区的长治久安。[编按]  相似文献   

11.
征地拆迁中的农村住房安置补偿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农户为骗取征地拆迁住房补偿款而集体离婚报道为切入点,通过对各地现行住房安置补偿制度的梳理,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征地拆迁补偿制度的缺陷,建议在《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中确立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的城乡统一住房安置补偿制度,实现征地住房安置补偿标准由以"人"为主向以"物(房屋)"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湖北审计》2014,(9):60-60
近日,秭归县政府县长卢辉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该县财政审计结果报告中提出的“加大土地补偿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制度。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会议确定,一是由国土部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迅速拟定出台《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对现有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要体现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的严肃性和延续性,并配套出台该县失地农民保障办法、征地拆迁办法、个案处理办法和征地拆迁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措施;二是由财政部门拟定出台《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办法》;三是审计部门要加强征地补偿安置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及处罚力度,杜绝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专款专用。  相似文献   

13.
南岸区近年来以创“都市强区”为目标,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体土地被征用的量越来越大,农转非人员越来越多。根据《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第55号令)的规定,征用土地应依法支付征地补偿费、进行人员安置和住房安置工作。但在现实中,由于体制、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住房安置工作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使得一部分农转非人员变为新的困难群体,征地拆迁的难度越来越大,已较严重地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对南岸区在安置农转非人员住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进行的相关改革,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提出几点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郭毅 《北京房地产》2008,(12):71-71
决定之一:如何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近年来,我国备地逐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在征地安置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我国征地制度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因征地补偿不合理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是当前备方面关注的一个焦点。《决定》对进一步改革征地制度和完善征地补偿机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权法》的征地拆迁补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物权法》对征地拆迂补偿的影响 《物权法》是继《宪法》修正之后,又一部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它的出台对各种财产权保护做了进一步的强调和细化,同时也对我国现行的征地拆迁安置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权法》就征地拆迁补偿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强调了对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其中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四条规定,征收或征用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征地拆迁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通过对征地拆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从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通盘考虑影响拆迁的诸多因素,科学适度地确定拆迁规模,从妥善解决影响拆迁难的根源入手,建立完善的拆迁补偿安置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征地拆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垫江县征地事务所所长谭大才,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近几年,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征地拆迁几十人,从没有发生一起群众集访、上访、聚众闹事。提起征地拆迁,人们总是忘不了谭大才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因征地补偿、拆迁引起的信访、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正在成倍增加。一些地方带有房屋拆迁的征地,引发的群众信访量高达50%以上,且这类信访具有明显的群众性、组织性、对抗性、越位性和持久性。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2001年接待的群体性信访事件中有近30%系因征地补偿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评估》2006,(10):6-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全国推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座谈会之后。按照部的统一部署。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一些地方对推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还存在着畏难情绪,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缺乏主动性,协调裁决制度建设尚未在全国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及时化解因征地补偿安置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存在的问题德阳市旌阳区审计局对开发区拆迁安置补偿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表明,拆迁办按照政府对拆迁工作的要求.抽调人员组成拆迁现场工作组,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基本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拆迁、安置、补偿。调查中发现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一些问题:一是未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安置补偿.表现为房屋拆迁及青苗补偿执行标准不一致.低于现行规定标准支付迁坟费和发放搬迁奖金随意性大。二是镇政府支出挤占拆迁安置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