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汤景辉 《会计之友》2008,(33):13-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企业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受到西方企业界的认可和推崇。事实已经证明,采用这一极具科学前沿意义的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于优化企业的管理行为、保障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从财务治理的基本概念出发,研究了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基于股东价值的公司财务治理和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公司财务治理两种模式。针对我国当前国企改革的实践,指出应借鉴基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治理模式,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发挥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5,(27):41-45
公司财务治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将财务治理体系划分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主体、财权配置、财务治理模式、财务治理客体、财务治理目标六个维度,并且从"四个中心"的角度出发,即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利益相关者为中心,论述了各财务治理主体在不同财务治理模式下,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应如何运用其享有的财权参与公司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关系网络(Wicks& Gilbert & Freeman, 1994),价值是在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网络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理应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从当前价值管理的相关理论中,仍缺乏将利益相关者和价值管理结合起来的系统研究,更缺乏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机理阐释和模式设计.本文以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企业理论为基础,尝试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设计应用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司财务的价值导向逐渐由股东利益向相关者利益演进,与此伴随的是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出现。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前提讨论债权人财务,认为我国的债权人有能力和动力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并对债权人财务的理论基础,特征及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价值判断的主体上看,企业存在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股东价值导向的观点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在股东价值导向下,企业绩效评价表现为股东利益至上的评价模式。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合约,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管理者、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公司治理并不现实,利益相关者财务实施尚存在困难。相对而言,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考虑完善各种机制,先实施债权人财务治理,间接实现利益相关者财务目标,待时机成熟再逐渐完善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对公司治理的深入研究,使得公司的财务治理逐渐成为研究新宠。与此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深入发展,为公司财务治理研究提供了新角度。本文在以往财务治理机制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财务披露机制,构建了财务治理机制等维度,完善了财务治理机制的内容。基于更加完整、系统化的财务治理机制,尝试构建并完善嵌入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实现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企业价值创造的终极目标,债权人治理机制的设计会受企业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治理结构安排和治理机制,发现风险程度、债权人治理结构和剩余控制权的对应性能够让债权债务双方共同关注企业的未来价值,并认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时兼顾相关者利益的公司治理机制是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目标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说明了企业为谁创造价值、如何创造,创造的价值又是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达到各方利益均衡,进而提高企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说明了企业为谁创造价值、如何创造,创造的价值又是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达到各方利益均衡,进而提高企业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是指各利益相关者依据各自的价值考虑和判断,为了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种价值网络系统.[1]笔者认为,企业具有价值性质,其理论发展以价值为演化路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均具有价值相关性,因此,利益相关者应该更确切地理解为价值相关者.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指各利益相关者依据各自的价值考虑和判断,为了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一种价值网络系统。笔者认为,企业具有价值性质,其理论发展以价值为演化路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均具有价值相关性,因此,利益相关者应该更确切地理解为价值相关者。  相似文献   

13.
智力资本理论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理论都是研究企业价值经营的理论。文章在对智力资本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智力资本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从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角度分析得出新的智力资本评估模型,使其有效地融入现代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评估中,为智力资本和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的后续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但并不是企业价值的唯一关注者,企业的存续与发展,离不开管理层和员工的参与。在推动企业价值增值进程中虽然与股东的作用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企业收入分配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价值增值需要,偏离价值增值的收入分配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传统治理模式下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分享模式已无法适应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对企业收入分配激励进行探索性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财务治理与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企业中,规范和处理公司利益主体间的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财务治理,它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在公司治理中,不论采用哪种模式治理,只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入手,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企业价值的含义,并建立了企业价值一般模型,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满足",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7.
黄伟亚 《财会通讯》2010,(2):158-160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但并不是企业价值的唯一关注者,企业的存续与发展,离不开管理层和员工的参与。在推动企业价值增值进程中虽然与股东的作用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企业收入分配必须服从、服务于企业价值增值需要,偏离价值增值的收入分配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传统治理模式下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分享模式已无法适应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要求,对企业收入分配激励进行探索性改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渗透到企业成长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企业价值创造的方式,为利益相关者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探讨数字化转型赋能各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过程,构建“资源—连接—互动—绩效与反馈”的数字化转型下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数字化转型下多元主体参与的价值共创模型,进而揭开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黑箱”。由此,提出强化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的对策,为实现数字化情境下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共生与共赢提供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关注,从狭义来说,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与所有者之间,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从广义来说,公司治理是指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安排,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发展至今,公司治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三大理论是公司治理实践的基石。本文偏向于采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进行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Freeman在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股东主权”治理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而公司财务治理主要关注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的财权配置应不仅是内部财权配置,还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