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时期,标准化工作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的标准化,如何显示其作用,特别是处于市场经济前  相似文献   

2.
中国钢铁流通业的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形势下,整个行业需要战略转变和持续的组织创新。"国美模式"的组织创新能力是整个钢铁流通业需要"复制"的,也是当前新形势下钢铁流通业业态提升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决定》对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发展的纲领性文献。1979年以来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就其实质和发展趋势考察,可以说一开始就是逐步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走的。先后提出和实施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改革实践上,都可以视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姚雁雁 《企业活力》2007,(10):68-69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应当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本文认为,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应当抓好以下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流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流通企业发展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经营机制变得越来越灵活,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得重要。第一,流通业的发展,增加了财政收...  相似文献   

6.
门洪华 《新远见》2009,(4):34-40
1992年,中共中央十四大召开,中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扩大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之一,并提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以此为起点,中央领导人继续执行现代化追赶路线,并在开放战略上体现出诸多创新,从进一步对外开放走向"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得对外开放格局呈现出由沿海到内地,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态势,且开始了由政策性扶持向制度性推进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7.
黄铭之  李卫东 《物流技术》1994,(1):14-16,13
完善和发展物资企业集团之我见黄铭之,李卫东企业集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结果。随着物资流通业的飞速发展,改革物资流通体制,走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董辅礽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创新所有制形式特别是公有制形式;3.调整所有制结构,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应有地位;4.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上改革国有企业。        一 董辅礽深深懂得要建立怎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它的特点、内容和结构应是怎样的,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实质性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但他认为,在搞了几十年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再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碰到的就是观念和理论的问题。一整套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京市1978年-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GDP的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流通业发展是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单向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对流通业的促进作用缺乏实证支持,验证了长期以来人们"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根深蒂固,没能把流通重视起来,导致北京乃至全国的流通产业发展滞后,最后提出5条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不断的飞速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自从我国加入了世界wTO之后,中国内外市场建筑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使我国建筑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从经济体制中走了出来,走出后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由外部环境的改变和企业内部资源条件的不同进行战略上的部署,能够更好的抓住发展的最好时机,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潘成彪 《企业经济》2008,29(1):67-70
合作和竞争,其实是市场经济同一规律的一对对称法则。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中,对称于竞争的合作已处在了战略的地位。基于合作的战略是以合作为主导统率整个经济运作的战略。这是以"合作人"、"合作企业"为理论的始点假设的,并以组织间的合作关系矩阵、合作力三维结构为战略分析工具,以合作组织的相关性为维度来选择合作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三大战略促进企业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战略探讨吴明生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路子向前迈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强者经济,机遇经济,法制经济,一切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及一切经济法人单位都溶于平等竞争的市场之中。...  相似文献   

13.
郭群峰 《经济界》2005,(4):61-63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也在逐渐扩大,需要引起关注。一、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召开及宪法的修订,不仅从根本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也为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大力推进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当前我们正按照兵器总公司确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思路,实施西南  相似文献   

15.
实施农区工业化战略是地委行署根据全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大区特点提出的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综合部门,必须在思想上、工作上服从服务于这一发展战略,支持农区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财政运行机制切实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转变财政职能,把握资金走向、健全支撑体系,为农区工业化战略提供坚实保障。一、理清工作思路,转变财政职能,适应农区工业化战略发展的需要1从单纯的预算收支管理向参与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的宏观管理转变,增强财政在农区工业化战略实施中的调控功能。地委在确定今年全区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时,…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入世的新形势,面临着“十五”期间对全国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新格局,面临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要求,新疆人作为西部边陲重地,是我国通向欧亚市场的西大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新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缘优势,周边国家市场潜力世大,是我国挺进欧亚市场十分重要的辐射中心。  相似文献   

17.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是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们不断探讨着质量战略问题。把"质量第一"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这一提法具有十分重要的观实意义及深远的战略意义。1994年是我国各项改革向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紧建立的关键性一年,也是乡镇企业如何适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加快提高的关键性一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战略包括各个方面,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趣临的最大变化是经营体制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这场变革必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向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地握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在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方式方法、保证体系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工作重心转换,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由以政治功能为主向以经济功能为主转换。  相似文献   

20.
唐龙 《上海房地》2009,(4):36-38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土地征用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具有很大的差异。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目前也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探讨土地供应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前提,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征用公共政策功能的重新定位是我们正确选择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