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院公共决策是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此过程有其特定的主体,其中,公民是影响公共决策过程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程度日益增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强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公民参与具有不完善性,存在着各种非理性参与的现象,如低度参与和过度参与.各种公民的非理性参与行为对国家的政治生活造成了诸多消极影响,如降低政策合法性、导致决策失误、使政府权威丧失、引发政治动乱及影响政策制定效率等.这些非理性参与的形成有其观念、公民自身、政府措施、社会组织发展及制度背景,为实现公共决策中公民的理性参与至少应采取如下措施,即培养公民的公共理性、培育社会组织、拓宽并完善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并以制度来保障参与者权益.  相似文献   

2.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公民参与是公共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内涵,同时从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等方面评价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最后呼吁公民与政府通过努力来加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以构建民主社会。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政治经济转型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本文通过对公民行政参与的基本内涵、面临的挑战以及措施进行具体分析,指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行政参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岩 《企业研究》2015,(3):58-59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我国政府治理国家必须是依法而行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依法治国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依法治国中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就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话题。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制度的落实与完善。本文就将对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机制的定义、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分析,并研究探讨如何有效的完善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增强,公民参与已是公共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国的公民参与也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逐步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从被动向自主型发展、从借鉴向本土化发展,但同时也受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在我国现以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从公民引导、加强沟通和政策规范的角度更加规范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6.
人民把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行使,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时,公民的个体权益也同时受到了损害,公民应当有权依法行使诉讼请求权,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实现对自身权益的合法维护.行政公益诉讼就是基于此为构建的理论基础,可以使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利得以实现,行政公益诉讼就是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当公共利益收到行政机关违法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侵害时,与其有法律上利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它运用司法手段保护公共利益,规范行政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本文从公益诉讼的概述、特征及其必要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审理程序的建构等五个方面来简要的阐述行政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行为包括:获取性公民参与、表达及互动性公民参与和行动性公民参与3个维度.数据分析表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行为的总体水平一般,其中"表达及互动性公民参与"和"行动性公民参与"均呈现消极倾向.家庭背景和专业学科等个人基本属性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性别和年级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参与行为影响并不显著.政治面貌仅影响大学生的"获取性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8.
正1.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1.1公民参与意识不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公民意识并不明显,尤其是参与公共决策的意识仍相当薄弱。我国学者张明澎曾经做过一项关于"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与研究"的课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会想到主动参与公共决策的人数比例只有19.7%,由此可见我国  相似文献   

9.
一、媒体报道应该体现公众的知情权 我国对公民知情权的规定从<宪法>上可以看出.<宪法>第2条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相似文献   

10.
预算反映政府支出的方向和重点,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公众参与预算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公共预算存在公民参与程度不高、积极性不足、预算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到预算决策与监督中是我国进行民主预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公民有序参与所需要的环境要素进行分析,并借鉴美国和焦作市预算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引导公民有序参与预算的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之热情与愿望调查——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扬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评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缺少公民参与的决策项目往往与公民的真实愿望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社会满意度偏低,现代社会公民有较高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热情和愿望,社会性别差异是政府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珍视民众的参与热情,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重视性别差异对公共需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是新兴的民主形式.国内外学者对公民参与的定义也是多种多样,本文的公民参与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在制定公共政策、实施公共管理过程中,政府机关允许一般社会公众就决策、管理涉及的重大问题,提供信息、意见,发表评论,进而提升决策公开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组织管理逐渐认同柔性管理模式,组织员工参与部门决策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组织员工参与部门决策能够有效增进部门决策科学化,弥补高层决策缺陷,在增强组织回应性与合法性的同时确保决策执行效率与部门利益认同。笔者将针对组织决策特点,结合员工与决策的关联性、参与价值和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并从参与决策的群体界定、构建部门柔性管理文化、适度监管与理性引导三个维度给出提高组织员工参与部门决策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通过剖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存在的问题,探究阻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措施。在公共政策制定中,不仅需要推进和完善制度建设,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还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完善决策体制,以法律形式明确公民参与的权利,将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公民要通过引导教育和民主实践提高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管理者在不同决策情况下,应该以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范围,不同深度的公民参与形式这一核心问题,正是当今公共管理者在公民参与迅速反战背箭下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困境,探讨出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经。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政府建设不仅体现了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也是政府决策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公民参与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来寻找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强化公民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谢飞 《企业导报》2012,(17):231-233
政治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顺应了世界政治民主化的潮流。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分析当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从个人来说,表现为公民逐渐向"政治人"的转变;从政治参与的角度来说,表现为政治参与有序扩以及参与机制的不断完善;而全球化角度来说,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在与全球化进程相互影响的环境下进行的。三者合而为一共同构成审视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广泛而富有实效的公民参与是推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公民参与政府建设不仅体现了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也是政府决策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更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公民参与对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来寻找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强化公民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要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真正落在实处,已不是原有意义上仅仅参与民主管理的范畴,它应该是参与管理企业事务的整个过程。它是相对于企业经营者和法规制度而言的,主要包括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决策、监督等实施参与。这种实施参与,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有其必然性,只有认识到国企职工参与管理企业事务的必然性,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把握和重视“依靠”。国企职工参与管理企业事务是发展企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集中反映在这个国家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保障公民参与权是民主国家的重要任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利,具体表现为选举与被选举权、民主决策与民主管理以及监督权等。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如参与能力不强、参与深度不够、参与长效机制匮乏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以社会团体为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