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忠斌  马岚 《活力》2011,(6):195-195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想写出喜闻乐见的作品.必须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综合素质,以实际行动践行“三贴近”,自己的作品才能贴近实际、接近群众、反映生活,才能为广大读者接受和喜爱。因此说。坚持“三贴近”原则对于提升新闻工作者思想修养、作风修养、文风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安民 《活力》2011,(5):185-185
新闻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并提出较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新闻从业者,才能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保证我国新闻单位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传媒和舆论工具。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工作.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3.
李凯歌 《活力》2011,(5):172-172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新闻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各级新闻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标准。新闻作品作为对社会生活直接的反映,这种劳动和作品中就应该而且肯定包含着美,也就是说,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审美活动,新闻与现实生活之间自然存在着审美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电视新闻工作者工作会议上曾强调,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5.
张丽 《活力》2012,(4):39-39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而新闻工作则是向人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传授各方面知识的精神劳动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新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新闻稿件的质量,新闻事业的兴衰,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6.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学深、学透、学懂党的十八大精神,新闻工作者要结合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和精准的新闻眼,快速反应,特别是电视记者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采访变成一个扎实的体验,做好体验式报道,和群众加强交流,换位思考,融入心灵,创新报道方式,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进一步提升电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7.
姚迎春 《活力》2011,(11):212-212
新闻敏感(或者新闻嗅觉)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敏捷地辩别和捕捉生活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即新阐敏感性。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保持对社会生活敏锐的观察反应能力。能够从当前的事物之中看到它的发展趋势。要像猎人捕捉猎物一样。经常保持一种“进攻”的态势,进而抓到活蹦乱跳的“活鱼”。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靠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政策水平。靠对客观实际的深入了解和掌握大量的情况获得的,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新闻工作者素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8.
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简称为"三贴近",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基本原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保障.对此,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切切实实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活和实践是新闻的唯一源泉,广大人民群众既是新闻的受众,也是新闻的创造者。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许多优秀新闻工作者所创作的新闻佳作,无一不是长期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中有所感悟而迸发出来的一种特有思维后取得的成果,新闻记者的主观意识和社会客观存在相互碰撞,就会使新闻记者产生强烈的创作灵感,不断创作出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0.
崔展 《活力》2013,(6):119-119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学深、学透、学懂党的十八大精神,新闻工作者要结合转变作风、改进文风,具备敏锐的政治敏感和精准的新闻眼,快速反应,特别是电视记者要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采访变成一个扎实的体验,做好体验式报道,  相似文献   

11.
新闻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寄予殷切的期望并提出较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的新闻从业者,才能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保证我国新闻单位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传媒和舆论工具.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工作,肩负起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秉承新闻真实性原则也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良知和道德底线.虚假新闻是相对于正常新闻(全面、准确、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新闻)而言的,它与新闻真实性格格不入,本文从"虚假新闻定义及表现"、"为什么要造假"、"如何杜绝虚假新闻"三个层面,深入剖析虚假新闻的危害以及坚持新闻真实性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线索,也就是采访线索,是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始.从线索到新闻的产生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和发掘线索中的新闻价值.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学会把握新闻线索,懂得放大新闻价值,这是对一个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新闻,历来是以真实为生命的,党和人民对新闻事业寄予厚望,希望其能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阵地。然而,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今天,新闻也未能幸免。报纸,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工具,如今也有“李鬼”在其中作祟,严重损害了报刊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5.
李春发 《活力》2011,(10):103-103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品格.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新闻战线开展“杜绝虚假新闻、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其核心就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穿落实到新闻宣传中去.树立新闻职业应具备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闻,历来是以真实为生命的,党和人民对新闻事业寄予厚望,希望其能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心声的阵地。然而,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今天,新闻也未能幸免。报纸,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工具,如今也有“李鬼”在其中作祟,严重损害了报刊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我们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媒体宣传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选择,这为新闻工作带来了竞争和挑战.事实证明,不是贴近群众、不是群众所需要的、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是没有价值、没有受众群体、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8.
于立新 《活力》2013,(4):166-166
“新闻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判断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又称为“新闻嗅觉”、“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职业敏感。而在从事记者工作的几年当中的也真正感觉到,作为一名称职的记者,要逐步学会这样的本领: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能迅速捕捉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并从“小”中看出“大”来,从“形”中找出“神”来,这就是新闻敏锐性。  相似文献   

19.
陈晶 《活力》2010,(23):72-72
所谓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脱离和违背客观事实未能反映事实真相的现象。新闻失实一般分为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两类。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痼疾。新闻传媒的信誉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20.
王柏岩 《活力》2011,(12):218-218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闻宣传工作的任务已今非昔比,一支笔一个本的采访模式已成过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面对新媒体的严峻挑战,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抓住受众、服务人民、引导舆论,必须加快对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况、新思想的学习、认识和接受,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