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这对产业组织的结构、行为和绩效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产业融合经过萌芽酝酿、探索实践等历程,渐呈潮流之势。本文分析了促进产业融合形成的动因,提出目前产业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目前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逐,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塑造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并引起了一次新的企业购并浪潮。产业竞争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联系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纽带。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兼并浪潮迭起,产业间的界限渐趋模糊,出现了不同产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其特征在于融合发展的结果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产业融合的新趋势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产业融合可以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并实现产业创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全球迅速实施,并引起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它将产业的边界模糊化,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推进产业的升级。通过研究产业融合,对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背景下,不能完成产业融合会限制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发挥,导致农产品供需反馈机制瓦解,从而使农产品供需结构出现矛盾。因此,需要对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供需结构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进行研究。论文从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产品供需结构之间的形成机理出发进行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选择策略,从而创新我国的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融合可以为市场的发展不断积累产业优势,并有力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动漫产业和有关产业出现不断融合和持续渗透的迹象。文章在对产业融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动漫产业融合的机理、市场依据的研究,探求我国动漫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角度的市场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这一现象,从产业融合的理论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产业融合的实质(信息传送平台和带宽的转换)及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企业的管理创新),并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意义(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运作融合和市场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突破)和现实意义(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产业融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这一现象,从产业融合的理论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产业融合的实质(信息传送平台和带宽的转换)及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企业的管理创新),并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意义(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运作融合和市场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突破)和现实意义(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产业融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这一现象,从产业融合的理论发展入手,深入分析产业融合的实质(信息传送平台和带宽的转换)及原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管制的放松和企业的管理创新),并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意义(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运作融合和市场融合四个方面分析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突破)和现实意义(从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分析产业融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电信产业价值链将发生巨大变革。融合后的价值链将发挥巨大的链接吸纳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电信产业价值链向价值网演进。本文旨在构建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产业价值网,即在分析融合后的产业价值链的链接吸纳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增强链接吸纳效应的措施,以期促进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前提,用产业增长潜力、综合效益、产业带动性、技术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等评价指标来选择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选择出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加快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热在地方政府和地方发展商的共同介入下得以形成,其具体形式包括文化产业基地评选热、文化产业博览会热、大型新建园区热、Loft热、文化产业村热等五种.针对当前的文化产业园区热.需要改变现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引导不同城市和地区错位发展,架构学术界和政府的交流平台,并建立起文化产业园论证、审批、监督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南京市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和建立空间创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意产业集群使创意产品的创造、生产、分销和利用得到最优化,能够显著提升创意产业的竞争力。从产业集群的视角下,对南京市的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南京市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产业集群的特点概括出了南京市创意产业发展的集群模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了创意产业集群的效应及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选择正确的技术领域并实现专业化是各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重要课题。为考察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专利数据,构建两种不同领域的技术专业化指标,设计包含交互项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不同类型的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溢出效应,为区域技术创新重点领域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技术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受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影响,在一定的创新能力条件下,专业化于自身优势产业所对应的技术领域对经济的正向作用会被削弱,而专业化于具有高技术机会的技术领域对经济的正向作用会被更有效地发挥,因此不同的创新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技术专业化模式。此外,高机会技术领域的专业化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友俊  刘鸿霄  邵强 《价值工程》2012,31(20):187-189
资源型城市如何选择主导产业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区域比较优势、资源优势、竞争优势、产业优势、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使用基于关联度的灰色综合评价法对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主导产业进行实例分析,为其主导产业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当前经济发展中表现出的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征极有可能成为我国加速产业升级进程的有力抓手。为了明晰二三产融合的机理,文章首先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动因入手,剖析了二三产融合产生的原因和推动因素;明确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是市场竞争、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分工不断演进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伴随二三产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详尽论证了该过程对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创新一优化”、“竞争一升级”和“消费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张立玮  潘媛 《价值工程》2011,30(30):271-272
资源型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因资源濒临枯竭的城市需要产业转移,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接续产业转移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铜川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移存在着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剖析,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给铜川市所带来的实现资源合理优化和接续产业的有效协调发展效应,以期为铜川市的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和谐企业的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造就和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企业职工潜能最大化,培养企业精神,推动企业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9.
王婕妤 《价值工程》2010,29(28):24-24
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发展经济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陕西急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期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现阶段资本的缺乏制约了发展,如何协调各方面利益,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体系,形成陕西特色的投融资模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潘晓川 《价值工程》2012,31(3):118-120
由于"用脚投票"机制的存在,才促使地方政府注重设计自己辖区的税收和公共服务的组合,同时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的选择不同的地方政府,可以充分的在不同辖区间自由的流动,无论是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还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都对地区的三次产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设置财政分权、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计量指标,采用1997-2009年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级面板数据,进行了财政分权、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三次产业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三次产业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存在着区域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几点促进区域间产业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