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镇化"是我国特定社会经济条件、特定体制背景下的产物,自199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背景和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单纯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矛盾突出,实现由"城镇化"向"城市化"的战略转变迫在眉睫.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不仅是城市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的城市化是一个正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运动相互交织的过程.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城市化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3.
黄肃清 《价值工程》2011,30(3):324-324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道路运输行业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瓶颈、环境压力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化的“双轨归一”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化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选择城市化道路,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面对的一个困难的决策问题。困难的根源在于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城市有限的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做一分析,使我们对所选择的道路的利弊两方面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村人口仍然占着高比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过密的矛盾在许多城乡地区都很突出。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城市化作为农村人口不断向人口原已相当密集的城市迁徙集结的过程,往往会使人们将其视为加剧城市人口过密矛盾的原因,城市化作为农村土地不断被城市挤占的过程,往往又会使人们将其视为加剧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的原因。事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化道路探讨□周建明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与特征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对应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及世界多数国家是同步伴生发展,而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与水平落后于工业化,亦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我国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被誉为"城市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一直处于快速发展轨道,2011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1.3%,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环境负荷加重的关键时期,城市化模式亟待创新。本文在从城市发展质量、城乡二元矛盾、城市社会分层和资源环境危机等方面阐释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提出,今后应该采取多元集约型协调发展的人本城市化模式,并从发展速度、扩张模式、动力机制、区域分工、城乡关系等方面提出我国城市化新模式实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工业结构高级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争夺资金的矛盾,国家计委计划经济研究所的王健同志提出了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手段,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际大循环,分阶段解决我国工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受到国内理论界的广泛注意。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国际大循环战略作为我国向成熟的工业化社会迈进的战略构想,可能对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发生什么影响?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在国际大循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一战略构想可能引起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哪些新的思索?针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传统城市化是一种"化地不化人"的粗放型城市化,其弊端,一是粗放型发展模式较突出;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改变。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国城市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在充分尊重历史和资源环境的基础上,从国家的层面和历史的视角来制定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顶层设计,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城乡统筹和城市治理等4个方面来谋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辅以空间政策、土地政策、人口政策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最终实现"区域协调、位序合理、城乡统筹、城市良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适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原则框架,是制定我国城市化具体道路、城市化合适水平、城市化恰当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原则基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持续、顺利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宏观调控指导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四个方面七条原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期,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付春 《企业导报》2009,(12):28-28
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是典型的滞后型城市化,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对城市化认识的偏差和指导思想的失误、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以及制度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的角度对中国的城市化有一个新的、更为深刻的理解,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城市化道路,结合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情况,可得出结论如今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双轨制的发展道路,从而达到的更高水平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化、现代化,决定城市化的进程。例如,城市化同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密切相关,并由此而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来。城市化也是一个具体的社会过程、社会过程,包括经济基础的变化过程。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总有其特殊性。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城市化的方式、动力和战略是有差异的,不能采取完全相同的模式。从规律和事实出发,我们认为,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应该是多样化的,由此而产生的城市化战略应该是多元化的。任何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到了由排斥性演进向包容性发展转变的时代,促进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包容性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通过对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包容性内核的诠释,从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及发展成效的共享性四个方面入手,提出营造宽松氛围、创造发展机会与平台、城市内部系统协调和城市外部系统拓展互动、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及完善公共政策、规范公共管理等实现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包容性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城市化如何趋利避害,克服或避免资本主义城市化对工农业和城镇的破坏和冲击,遵循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将大多数农民变为城镇人口,且使城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同步提高,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城市科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理论课题。借鉴国外城市化的经验与教训,结合中国的国情与特点,下面就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道路建设不断前进,目前道路建设处于繁荣发展阶段,人们对于道路建设中的道路设计、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于道路桥梁的设计和质量要求有了明显的变化。桥梁施工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和极端天气的影响,其在运营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病害的损害,其中尤以水最为突出。文章将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防水路基施工的相关技术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一、推进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矛盾突  相似文献   

19.
从制约因素看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分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 ,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 ,走有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自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恢复,我国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也广泛和深入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近年我国学者集中探讨的几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概述。(一)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研究与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同步的是城市化。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这一历史阶段,在当今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正在加速进行。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是近年来城市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1989年学者们在有关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仍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岐,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部分学者根据中国农村广阔,农业人口多的现实,从农村改革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去向;乡镇企业发展中集聚和协作的要求;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