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在被信息化社会所同化的同时,自身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生活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和小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居民生活品质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历史街区与城市格局的联系,造成城市文脉的延续在流失。改造城市历史街区,是对历史空间的重新营造,呼唤历史场所精神的回归。文章阐述了成都市宽窄的改造中,运用整合空间,功能重构和文脉延续的空间改造途径,这些改造途径改变了历史街区原来混杂的空间结构,使宽窄巷子充满新的街区活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历史街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历史街区改造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城市形象和中心城区的整体风貌,对于城市历史文脉传承、 传统文化传播和提升居民归属感同样意义重大.但随着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在历史街区使用传统的规划方法,建造一个新的大型公共广场或城市公园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本文针对历史街区改造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国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街区改造案例进行分类研究,试图找到一条有效保护历史街区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于超 《价值工程》2012,31(14):74-75
哈尔滨是地处祖国东北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市以她独有的魅力,在中国近现代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历史街区是传承本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本文结合之前中央大街改造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新一轮中央大街历史街区改造方案为例,阐述了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的改造中应如何做到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结构,推动城市更新,提出了一些方法和设计案例,以求为今后哈市历史街区改造提供些许参考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哈尔滨市花园街区为例,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多重价值P1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寻求实现街区历史文化价值与挖掘街区经济价值相结合的重要性.论文提出,在政府的引导下,历史街区可以重新为社会所用,既传承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又可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邵晓晖 《企业导报》2011,(17):159-162
我国城市正处于旅游业的大发展和城市更新改造的非常时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多得的特色旅游资源,它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刻不容缓。武汉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具备面积大、集中于城市内环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历史街区,本文在分析了武汉历史街区的特色基础上针对各历史街区的特征尝试提出了各自的旅游开发定位。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的文脉影响研究,对于指导旧城更新,尤其是进一步科学引导历史街区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北京前门大栅栏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分析法,从游客的场地感受出发,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历史地段游客的场地感受进行了调查,分析历史街区改造后城市文脉的存在和延续的问题。利用Statwing分析工具,分析各个场地感受因素对历史街区文脉的影响程度,总结城市更新对历史文脉的影响因素与模式,为未来历史街区改造的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记忆的测度与传承——以杭州小营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小营巷历史街区为例,从城市记忆运行的四个主体要素即记忆者、记忆对象、记忆途径、记忆支撑基质出发,分析了城市记忆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及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记忆更新与延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保护与社会公平——基于居住者需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街区保护注重原真性,在缺乏科学合理的历史街区更新措施的情况下,历史街区通常被原封不动地"保留"。通过对常熟市历史街区居民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由于政府缺乏合适的改造方案,常熟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住区,导致居民在社会空间与物质空间两个方面均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在居住者需求和意愿方面,居民对居住环境改善、市政设施完善和异地搬迁等具有强烈的改造愿望。因此,认为在强调历史街区保护的同时,也要关注街区内的民生问题,保障历史街区保护中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城市历史文脉的体现,反映了城市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目前国内建设活动的大拆大建,破坏了大量优秀的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新建的现代城市千篇一律.如何改造这些历史建筑使其重生再利用,是如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以青岛老城区某老别墅建筑的节能改造设计为例,通过采用适宜性建筑设计与技术手段来改善建筑内生活环境品质,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建筑的改造再生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实践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往往由于忽视对生活真实性的保护,造成保护和更新中的重置现象。从常见的全盘重置、功能重置、居民重置入手,对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中,风貌保护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基础,功能保全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载体,居民保有是生活真实性延续的主体,只有减少重置现象,街区才能真正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王斌 《价值工程》2012,(27):275-276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体育健身运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从繁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更多闲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多元化的需求,应结合市民自身的需求,展开城市体育健身路径的多元建设,促进城市体育的快递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青 《价值工程》2012,31(20):40-42
病态建筑(Sick building)是高速发展的毒痈,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是人们享受城市生活的深痛。建筑的本源是给广大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文化环境,是为提高人民小康生活的质量,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病态建筑综合症给建筑必须绿色建绿色材料的选用问题上,拉响了警报。  相似文献   

14.
Verona is known as the touristic city of Romeo and Juliet, but its position as a strategic node in the rising identitarian movement goes unnoticed to the thousands of tourists visiting the city every day. This article articulates the historical centre of Verona as a public space in which far-right and populist right groups seek to construct an exclusionary territorial identity that draws on white supremacy, northern pride and Catholic fundamentalism, which manifest themselves in practices of bordering and territorialization. I argue that the city's perfectly preserved heritage and its assumed authenticity are not only utilized to construct the ideal protagonists of city life, but also that such territorial themes of defending the ‘native homeland’ and its traditions are marketed to the outside world by constructing a ‘model’ city for a growing transnational movement. In this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rchival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s, I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ertain historical centres are showcased to build an identitarian network through everyday practices of boundary-drawing and the marketing of a territorial anti-modernist nostalgia.  相似文献   

15.
张宽 《价值工程》2014,(15):156-157
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南北文化交汇的典型代表,承载着鲁南文化、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三大文化遗产,也是创造台儿庄古城个性的一种象征形体。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了一定的保护误区。文章首先分析了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的三条原则:科学保护、真实完整,民生为本、活态生活,面向实施、有序更新。通过结合国内外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成功保护实践,对台儿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吴北萍 《价值工程》2012,31(23):3-4
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是对人们心理生活进行关注的一种新理念,是一种新型教育。心理教育模式对人们心理教育的发展以及人对自身的不断认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价值工程理念和当前心理教育模式,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价值工程理念应用于心理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金融抑制为研究主线,并作为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解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解除金融抑制的进程并寻找金融新常态的现实依据,论述金融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的协同关系。结论如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良好,金融抑制的解除取得显著成效;我国金融发展步入新常态,且中国金融体系和金融发展具有内在稳定性;金融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生,金融新常态既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表现。根据经济发展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经验,适应经济新常态、稳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为:在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时,突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从内外两个角度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和地方在解除金融抑制和深化金融改革时,应充分把控速度和质量,逐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8.
陈旻 《价值工程》2012,31(8):301-302
企业退休干部是我国老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有功之臣,为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他们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政治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宝库。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企业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维护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安妮 《价值工程》2012,31(22):323-324
展示设计是一门庞大、复杂的应用学科,它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起来的产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发展、社会经济紧密相连。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展示设计将呈现高速发展势态,并辐射各个相关经济产业,一起联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In the early 2000s, Dubai seemed the apotheosis of the global city model. Lauded as an embodiment of globalist ideals, or harshly criticized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dangers of contemporary urbanism, it was clearly under the spotlight. Then, like the concept of the ‘global city’ itself, it disappeared from the headlines, to be subject only to sporadic and cynical attention. Today some are heralding a ‘return’ of Dubai from the anonymity of the middle ground of global city hierarchies and rankings. What is often forgotten, however, is that urbanism in Dubai did not stop. On the contrary, Dubai's continuous ‘worlding’ offers a productive opportunity for the encounter of ‘global’ and ‘ordinary’ modes of urban analysis. By unpac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global Dubai, this article advocates greater sensitivity to the multiscalar politics that shape its continuity. Stepping beyond rumours of crisis and decline, it aims to connect the global fortunes and everyday processes that jointly characterize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ities. ‘Global’ and ‘ordinary’ urbanism, it argues, are but two registers of how we could, in Warren Magnusson's words, ‘see like a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