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建伟  余斌 《经济界》2010,(3):12-17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未来两年我国GDP的内在增长率基本稳定在9%左右。目前,美欧日经济己经企穗,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降幅大幅度缩小,未来两年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将恢复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但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将大幅度紧缩,特别是财政支出预算增速大幅度下降,对未来我国投资和消费增长将产生明显紧缩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分析了西方学者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研究中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的不同观点,采用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增长轨迹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经济周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对我国本轮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认识和应对本轮经济危机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进口商品的规模、结构现状,利用数据分析我国现阶段进口结构和消费品进口结构,以及消费品进口来源地等,阐述了消费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我国消费品进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消费品进口对经济影响的作用途径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结果两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分析我国消费品进口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应当指出,本文所讨论的消费品是指最终消费品.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24):249-252
随着近年来进口的大幅增长,进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我们研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仅要考察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要考虑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以中国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作为研究选题,研究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在从需求角度出发,贸易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实证研究说明尽管进口贸易是国民收入的一个负向因子,但是从系统角度来看,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治原 《西部财会》2003,(11):21-23
宏观调控必须把握好度的界限。我国宏观调控度的把握关键是控制好投资规模波动,在进行宏观调控时,要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杠杆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素.首先利用依存度与增长弹性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历史轨迹进行了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方法,建立协整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出口、进口、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正效应,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进口的作用,但相对于出口和进口,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不但关系着企业的效益与发展,同时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计民生。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房地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系统综合推理的方法,一方面可以从动态的角度预测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利用因果关系图和流程图来研究信息反馈系统,把握系统运行规律,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方向数据统计方法分析1998~2005年货运量、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以及1999~2005年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的月度数据。通过均匀性检验和Von-Mises分布检验确定分布类型,分析不同分布类型下经济指标的波动特征,从理论上探讨季节波动的成因。指出有良性规律的季节波动是实现既稳定又较快经济增长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3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4.3%,进口同比增长66%,当月贸易逆差72.4亿美元,终止了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综合来看,3月份出现月度贸易逆差很可能不是偶然现象,未来几个月我国月度进出口将在平衡点波动,月度贸易逆差仍可能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基于贝叶斯方法的结构突变模型,研究了1992~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研究发现,该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分别经历了一次六阶段的U形中长周期和一次三阶段的V形短周期,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同时经济增长的波动存在季度性。通过对三次产业GDP增长率的分析,我们还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大偏离,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