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公用企业作为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行业,其在向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公用企业的垄断问题颇有争议。我国颁布的《反垄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对公用企业垄断进行法律规制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执法机构不明和责任规定笼统模糊等。本文从公用企业基本内涵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我国反垄断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建议,如完善刑事责任制度等,以期达到《反垄断法》有效规制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目的,从而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曹博 《民营科技》2008,(1):147-147,136
随着公用事业领域竞争的引入,反垄断法广泛的适用于该领域,而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环节仍然保留一些政府的直接规制。在该领域反垄断法与体现政府规制的行业法表现出互动和融合。为此,我国应当积极推进经济宪法《反垄断法》的实施,目前尤其应当强调反垄断执法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并且处理好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规制机构的关系;与此同时应当以《反垄断法》的保护竞争和消费者利益的宗旨为指导思想,制定和完善行业法,并建立独立的行业规制机构。  相似文献   

3.
有着“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在规制反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从1994年开始成立《反垄断法》起草小组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了12年。2006年,全国人大将《反垄断法》列入立法计划,目前已经完成起草工作。按照进度,预计6月中下旬《反垄断法》草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日前,《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特约请中国《反垄断法》审查修改专家小组的四位专家,就本法律的一些重要问题,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两年来,既产生了及时有效保护竞争和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积极效应,也存在"经济宪法"地位是否凸显、执法效应偏离反垄断法目标、私益保护乏力的论争。结合应然效应和美国等主要国家《反垄断法》的实践,科学理性地评估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效应,建议在WTO核心原则框架下实现《反垄断法》实施的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施行三年来,全国工商系统反垄断执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执法实践中仍存在相关市场界定难、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难、法律适用存在竞合、查处程序复杂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提出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确认及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界定的方法,明晰正确处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竞合的解决思路及完善工商机关反垄断执法机制的建议,研究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初步答案。  相似文献   

6.
张星 《财会月刊》2014,(2):115-117
现行《证券法》颁布多年,已跟不上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证券"调整范围过窄,一些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及创新业务未纳入规制,惩戒力度过轻,投资者保护规制不清,行政执法与司法缺乏有效衔接,执法手段不足等。本文在深入分析《证券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监管视角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鑫 《企业导报》2011,(17):179
宽恕制度源于美国,是发现、查处卡特尔的一项激励工具,是现代竞争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宽恕制度的本质在于利用严厉惩罚威慑下的"囚徒困境"心理,鼓励卡特尔成员揭发违法事实并配合案件的查处,对符合条件的告密者给予减免法律责任的奖励。我国在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中也引进了这一制度,但是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实践中,我国对宽恕制度的规定都存在许多不足,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8.
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规范行业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限制竞争,扰乱经济秩序。我国《反垄断法》也将行业协会纳入规制范围,但其在规制内容及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是我国建立反垄断法律体制的重要一步,但我国的反垄断法制定法体系还有待完善。在反标准化垄断的视野下,对美国、欧盟、日本的反标准化垄断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标准化引发的垄断危害如何进行反垄断法律规制提出了一些构思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垄断案件调查程序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反垄断法》确立的我国垄断案件调查程序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垄断案件调查的程序制度是反垄断法律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第六章专门规定了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确立了垄断案件调查的基本程序制度。此外,在《反垄断法》其他部分的制度中也有与调查程序直接相关的内容,例如。第四章关于经营者集中控制制度中有很多是程序问题,第42条关于垄断协议法律责任制度中宽恕(lenience)规则也涉及相应的程序问题。  相似文献   

11.
酝酿了10年之久的《反垄断法》起草最近显现出提速的迹象,据说"送审稿"已经由商务部提交给国务院法制办。接下来的很可能是转给全国人大,进入立法程序。而早在去年上半年,《反垄断法》就已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起草工作几经反复,终于破茧而出。6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决定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中国反垄断法已经结束起草阶段,即将进入最高权力机关审议阶段。自1994年5月“反垄断法起草小组”正式成立开始,《反垄断法》历经十二年的孕育与苦苦的摸索,从起草部门之争到立法内容之争,充分折击出利益分化大背景下各利益集团的立法博弈。“《反垄断法》迟迟不能出台,说到底是人为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王晓晔如是说。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盛杰民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是《反垄断法》的出台将会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才是它出台最大的阻力。”《反垄断法》被喻为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目前全球有近90个国家(地区)颁布和实施了《反垄断法》。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由自由竞争逐步发展为经济型垄断的,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性垄断走向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反垄断法》立法在中国遇到了一些特殊而艰难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和司法实践。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该《司法解释》以及促进涉外民商事交往,本文归纳了《法律适用法司法解释一》的若干亮点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反垄断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发育越来越完善,反垄断立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80年代后期,反垄断立法工作开始启动。1987年国务院法制局成立了反垄断法起草小组,并于1988年拟订了《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暂行条例草案》。但由于立法界、学术界存在重大分歧,在1993年9月的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仅通过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却因此而搁浅。但反垄断立法进程并未停止。目前,我国反垄断法的起草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本文拟就反垄断立法中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与各位同仁探讨。一、关于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实施以来,引起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反垄断法的第二大支柱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并不禁止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是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来限制竞争、排挤竞争的行为。本文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若干条款作简要的分析,为下一步《反垄断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路向做铺垫。  相似文献   

16.
尽管《反垄断法》自2008年起实施自今已近两年。梳理起这两年围绕着《反垄断法》是是非非的议论,笔者更希望它能得到相对宽松的环境:允许和宽容其执法者善意试错过程中的瑕疵。当然,如果能尽快完善反垄断豁免制度,那就善莫大焉了。  相似文献   

17.
对《反垄断法》几个有争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制定的《反垄断法》将于今年6月由全国人大进行初审。在该法起草和讨论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立法的目的和原则、禁止行政性垄断以及反垄断主管机关设置等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一、在立法的目的和原则问题上,中国的《反垄断法》不能成为一部仅仅是“宣言性”和原则性的法律,可操作性和便于执行是立法中应当首先考虑的事情。反垄断法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该法被  相似文献   

18.
质量法与竞争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笔者试图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和《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初步分析质量法与竞争法的内在联系及表现,并从竞争法的角度探讨质量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质量法与竞争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笔者试图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和《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初步分析质量法与竞争法的内在联系及表现,并从竞争法的角度探讨质量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区域     
我国物流业条码应用推广亟待完善目前,我国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尽管已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正确率不足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