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认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而导致的。提出了推进彻底的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以便从根本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入手对我国国有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与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重新进行梳理,认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通过产权改革,实现公司治理模式由。股东至上主义”到“债权人主义”的转变,形成有效的银行治理结构,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改制就是改变旧的体制、机制,核心是触动产权,必须时刻绷紧产权改革这根弦,改革要在产权上多下功夫。”这是重庆市江津市白沙镇党政一班人在企业改革问题上的共识。该镇乡镇企业的改革正是围绕产权改革一步一步展开的,取得良好成效。改革:必须触动产权近年来,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该镇乡镇企业由于在观念、产权、体制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连续几年大面积亏损。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镇委、镇政府在多次内查外学、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一致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产权不明,只有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的改革才是唯一出路。为此…  相似文献   

4.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使得老旧小区的产权形式多样化,形成了专有权和共有权分离的复杂产权结构。专有权和共有权分离的不正常状态导致老旧小区管理权难以行使。必须从老旧小区的产权现状出发,构建与产权结构相适应的准业主组织,形成老旧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渐进式改革战略决定了国家选择了国有银行为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这种支持造成了国有银行经营的外在化,严重扭曲了银行的经营机制,造成效率下降,风险累积,严重威胁着银行业的安全。由于外在化是与国家独家垄断产权交织在一起的,国有银行改革关键也就在于实现产权多元化,以提高产权效率。  相似文献   

6.
2004年开始的“朗顾之争”,最终发展成了一场关于国有资产改革方向和路径的大论战———国有产权改革究竟何去何从?文章从争论的焦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说起,分析了国资流失的原因,以及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李显君先生在4月2日的《经济学消息报》上发表了《“产权崇拜”与“产权神话”》一文,对产权改革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提出了质疑,李先生认为产权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过大于功,而且其害无穷。笔者在拜读完全文后,仔细琢磨,觉得李先生对于产权明晰的界定。国有企业产权的模糊性以及产权改革与加强管理对国企改革的不同作用的理解有失偏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理解错误会直接影响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战的时候,理清以上三个问题,纠正有关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必要性的一些错…  相似文献   

8.
1997年以前,商业银行向体制内企业提供的信贷资金可以被视为财政注资,同时银行业也积聚了金融风险。然而,国有银行产权并非必然导致金融风险,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在银行业并不存在先验性优劣之分。国有银行产权存在的原因是居民部门缺乏信用,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然需要。现阶段我国银行上市是改革方向,但国家要有充分的准备应对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产权集中度的角度来研究产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认为产权集中度水平必然会影响银行的经营风格和决策过程,进而影响其效率边界。文章的研究结果发现,产权集中度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显著的倒U型关系,适度分散的产权集中度,即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介于20%-50%之间的银行效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尚蒲  李艳 《企业经济》2005,(6):161-163
商业银行的效益跟市场结构、银行的模、国家持股比率均不相关,仅仅跟银行效率以及宏观的运行状况有关。因此,目前商业银行改革思路不应该是简单的解决市场结构或者以上市为代表的激进式产权改革,温和的产权改革和综合改革才是以后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