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加入WTO后,我国一方面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WTO规则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保护我国国家安全、维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等。但目前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通过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机制,并借鉴欧洲经验,对完善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质检总局报告,2016年度,我国有34.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影响,全年出口贸易因技术性原因而造成的扣留、退货、取消订单、销毁等直接损失额为3265.6亿元(数据来源:质检总局《2016年度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问卷调查报告》)。目前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已成为时下热点,国内相关专家和学者纷纷对其展开系列分析和研究,以探求解决方法和措施。本文将通过对LED灯具行业出口中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技术贸易壁垒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及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辨识与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为我国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2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有关情况。2013年1月起,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12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工作。调查采用双层复合等比例抽样法,依据HS编码,将被调查的出口企业划分为7大行业,随机抽取分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 152家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5.
"开场白:12月6日,在中国加入WTO十周年前夕,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研讨会。研讨会系统总结并回顾了十年来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深刻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共同谋划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发展大计,以期不断提高服务我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实施的有效性。本期圆桌恳谈将围绕如何遵守、熟悉、研究、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等话题展开,下面请部分与会嘉宾谈谈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已逐渐成为一国调节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实质,分析了我国产品出口现状和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纺织品产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入世后,一些发达国家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越来越频繁,导致纺织品准入门槛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绊脚石.以我国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分类、特点入手,对我国纺织品面临技术壁垒现状、原因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政府与行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建立纺织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系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及时掌握国外TBT得有关情况;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在市场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已逐渐成为一国调节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探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实质,分析了我国产品出口现状和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我国出口贸易成绩斐然。但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对出口贸易也造成重大阻碍,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技术性贸易壁垒,这是当前影响外贸发展的最大障碍,必须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十年来出口贸易的成就,分析了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三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阐述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影响所在,指出应通过建立国家级的管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协调机构来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0.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突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封锁,更好地将中国蔬菜推向全球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蔬菜出口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蔬菜贸易的影响,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探讨中国蔬菜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原因,提出降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对中国蔬菜出口的负面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影响国际交换能否发生的重要因素,贸易成本已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领域。在采用Novy模型就1995年至2012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成本进行有效测度的基础上,对影响贸易成本变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国贸易成本总体上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人民币过快升值会对贸易成本的降低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商业环境改善、进口关税水平降低等因素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原油价格变动对贸易成本的影响不大;FDI、美国进口关税水平与中美贸易成本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对美国贸易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中国应充分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以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深入研究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促进作用,提出了加强研究和利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广涛 《价值工程》2011,30(23):268-268
当今,绿色包装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的主要非关税壁垒之一,我们必须认真客观地对待这一新的现象。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不仅可以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绿色包装的产生的背景,分析了绿色包装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并对如何发展绿色包装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整了传统测算多样性指数的方法,对我国HS6位编码的进出口产品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并使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贸易产品波动尤其是出口产品的波动还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我国贸易优势产品,对我国贸易进一步向竞争更为激烈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扩展起到降低风险、稳定发展的作用。进口贸易也将通过调整进口产品结构,促进资本、技术等引进加快我国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本文的研究拟为评价我国贸易质量、制定贸易转型政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谢少安 《价值工程》2010,29(17):42-43
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我国是服装制造大国,但不是服装创造大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贸易贸易摩擦和纠纷、提高国际化经营的效益,必须改变90%靠贴牌生产出口的局面,亟待发展服装自主品牌出口,转变服装出口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服装自主品牌识势、品牌蓄势、品牌造势、努力提升打造品牌的执行力,不仅要打造服装自主品牌出口,而且要形成服装自主品牌国际化经营之势,从而实现由OEM向OBM的转变,实现由服装生产大国向服装品牌大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告服务贸易进出口总体来看比较均衡,但进出口总量发展非常小,在中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中的比重很低。近年,随着中国广告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广告服务贸易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还不稳固,总体上比较弱,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郭睿 《价值工程》2014,(23):162-164
本文从宏观因素上和结构因素上分别对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减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在宏观方面运用逐步回归,得出1985-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利用外资两个因素的变动。在结构方面运用动态分析,得出了影响外贸进出口总额最重要的因素是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进出口额。  相似文献   

18.
李嘉倩 《价值工程》2011,30(3):201-201
《外贸单证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重点培养学生缮制与处理单证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较强。本文主要针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Using a large panel dataset over a 20‐year perio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ffect of multilateral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export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multilateral trade liberalis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xport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However, less‐developed economies experience a greater positive effect than relatively advanced economies. Thi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if trade tensions reduce cooperation on trade matters among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members, it may hinder export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poorest countries might be the most adversely aff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