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的微观机制、工业集聚和城市生产率的内生性,以及邻近城市间的外部性构建了空间计量联立方程,并利用2005年数据对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集聚和劳动生产率进行了截面分析。3SLS估计表明我国工业的相对集聚和劳动生产率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工业集聚和生产率在相邻城市间有明显的空间粘滞性和连续性。工业集聚的多变量估计还表明我国城市就业的空间密度过高,其拥挤效应导致生产率降低。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研究结果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1 869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本文测算县域的农地效率水平,并运用SARAR模型分析非农就业对县域农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县域农地效率水平相对较低,总体上表现出“中等水平陷阱”;县域非农就业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农就业能够提高县域农地效率;非农就业对农地效率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即非农就业主要影响东部和中部县域的农地效率,对西部县域农地效率并未产生影响。本文为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城市专业化分工是区域分工合作的表现形式。在高铁建设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专业化格局出现新的特征,高铁成为影响城市间专业化差异的重要因素。分析了2008-2014年全国城市专业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利用DID模型识别了城市专业化水平演变中的高铁效应,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比分析高铁城市的专业化影响因素的变化。研究发现:(1)全国城市专业化水平普遍提升,且主要集中在高铁网络较为完善的"四横四纵"地区内。分布模式由缺乏明显临近关系的参差分布转向高水平相对均衡分布;(2)高铁对城市专业化分工有正向影响,且系数大小与城市规模成U型关系;(3)高铁的影响力度增强,连通性和中心性对城市专业化分工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经济条件影响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减弱;(4)巨型城市具有独特性,经济与高铁对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1995-201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小城市与大型中心城市的距离、经济密度及城市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95至2010年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密度高度相关,且在空间上呈现出"马鞍形"梯度结构;在时间上,集聚溢出效应呈现出"先扬后抑"的变化特征。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1978年至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鲍莫尔—富克斯提出的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的影响因素理论,对北京和上海的服务业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及比较。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京沪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都相对滞后,这是两市服务业就业增长较快的主因,而这也正符合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基本观点。但是具体说来,北京和上海的服务业增长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影响北京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因素中仅有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的影响是显著的,地区人均收入增长这一因素的影响则不显著;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和人均收入增长这两个因素对上海服务业就业增长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恩立 《城市问题》2012,(7):96-102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就业能力可为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发展处境提供基础性条件,进而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本文基于对上海市1026份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这一群体就业能力因素对于其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能力的五个核心指标中教育程度、就业服务享有、社会网络以及职业类型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而工会参与因素影响不显著;传统变量中只有婚姻状况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显示,适恰的就业能力支持政策将既有助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职业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其留城意愿、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1978年至2009年的乡镇企业有关数据,采用协整检验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乡镇企业税收负担、利润水平与农民非农就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安置就业和税收负担在短期内影响企业盈利情况;安置就业与企业盈利在长期内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国家应综合采取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与政府培训等政策,以提高乡镇企业盈利水平和扩大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住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0.5973和0.1583.研究结论:城市发展应杜绝"以土地换增长"的模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统筹土地利用与城市人口、产业、科技、交通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增加城市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调整二三产业结构、改善城市交通等方面提高城市土地经济水平,形成一种土地利用与各要素良性互动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口中70%是农村人口,农民问题仍然是最主要的问题.单纯依靠农业不可能富裕农民,必须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只有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才能提高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引导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10.
1、北京产业结构的演变和效益分析 下面将通过分析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在影响北京产业结构效益的因素中,劳动生产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这里采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所谓相对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