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处理使企业能够提供更相关、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它也符合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愿.随着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在研发方面力度的加大,有条件资本化处理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同时促使企业为增强其竞争优势而开展研发活动.全文通过对我国采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文中涉及的内容值得我国企业在研发支出会计处理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慧 《财会通讯》2021,(2):119-122
当前科技进步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更多企业为了获得核心技术和竞争力,加大研发活动力度,致使研发费用激增.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有条件的资本化的处理方式,为企业进行研发支出过度资本化预留了空间.文章以福田汽车为研究对象,结合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相关理论及我国研发支出资本化的现状,对其过激化的资本化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对预防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过度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企业研发支出的部分资本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娥  刘磊 《会计之友》2006,(12):78-7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支出数额巨大,其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对当前各国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附加经济值(EVA)的理论原理出发,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包括确认、计量、摊销和披露在内的研究与开发支出部分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7年至2012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了有条件资本化、费用化和资本化这三种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发投入当期,三种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绩效均负相关,但资本化会计处理在第2年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转为正相关,而费用化会计处理和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处理在第3年才转为正相关。说明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滞后效应,但资本化会计处理对企业绩效的提升速度快于费用化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天源迪科公司2010年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案例为对象,研究了中国高科技企业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过程与市场结果。发现高科技企业由于其研发支出较大,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提出应该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监管,完善相关审计和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有用性。  相似文献   

6.
岳秀敏 《企业导报》2014,(15):107+128-107
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发生的相关支出,应区分为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处理,文章通过举例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企业研发支出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资本化;在目前的会计实务中,研发费用一般也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的,属于管理费用中的一项;但在理论界,对研发费用是否资本化还存在诸多争议。笔者认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目的是让企业在未来能更好地发展,与未来各期的收益密切相关,所以研发费用在本质上是一项资本性支出,应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并按一定方法在收益期内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8.
在新经济条件下,研发支出在企业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日渐表现为一种经常性、固定性支出,为企业发展和核心能力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动力。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费用化与资本化是当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两种做法。此外还包括有条件的资本化、最终结果确定法与追溯资本化等方法。从会计目标和会计原则层面来看,实质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合理之处和各自的着眼点所在。  相似文献   

9.
屈文彬  郭强 《会计之友》2007,(36):34-3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数额巨大,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业绩影响显著.2006年2月财政部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区别开来,对于研究费用采取费用化的方法,而对开发费用,采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模式.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将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分析了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这三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及三种方式下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取决于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较量。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居一席之地,必须重视不断更新、开发自己的新产品、新技术。因而,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日益重要;然而,对于研究和开发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何处理,会计界的看法尚不一致。一种意见认为,研究和开发活动发生的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并在以后受益期间内摊销。因为,企业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从其实质来说,应当作为一项资产。所谓资产,按FASB的定义,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年报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分类分项发现,允许资本化处理会计政策有信息含量,研发投入大的行业,是否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与公司的规模、财务杠杆、资产结构、行业竞争、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管理层持股显著相关,对股票回报率也有作用,与非研发行业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年报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分类分项发现,允许资本化处理会计政策有信息含量,研发投入大的行业,是否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与公司的规模、财务杠杆、资产结构、行业竞争、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能力、管理层持股显著相关,对股票回报率也有作用,与非研发行业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技术项目研发过程中会计处理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明确"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提高资本化条件的操作性;加大会计报表附注的研发披露信息等对策,以改进技术项目研发支出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研究和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由原来费用化向有条件资本化转变.基于此就完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存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是受到盈余操纵所驱动的观点,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公司对研究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决定是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为了达到盈余平滑的目的而倾向于对研发支出资本化,但公司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去降低债务契约违约风险的假设没有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制药业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文章在分析制药业企业研发强度与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以我国A股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我国现有制药业企业在具体研发资本化标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使研发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进一步根据资产定义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理论,通过演绎推理与研发风险特征比较发现需要经过临床分期的研发项目,其开发阶段的起点应界定在临床Ⅲ期;不需经过临床分期的研发项目,起点应界定为完成临床试验后;不需进行临床试验的项发项目,则起点应界定为中试完成后。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处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所有研发成本都立即视为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达到一定标准的研发支出可进行资本化处理.我国2006年发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对2001年的旧准则中的研发支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变更,即"两个阶段"和"两种处理".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理论;二是国内外研发投入会计处理变更研究成果.以期为研发投入的其他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秦海敏 《财会月刊》2007,(18):26-27
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有关开发支出资本化的规定,对研发支出较多的中小科技企业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本文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中小科技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融资的具体影响,以便更好地把握会计准则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新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益 《会计之友》2008,(14):62-63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对原准则关于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统一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修改,将企业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列入费用项目和资产项目.比较而言,新准则能够在体现谨慎性的同时,更合理地反映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支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8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的动因:会计业绩压力、现金流约束、审计监督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的会计业绩压力越大,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概率越低;企业的现金流约束越小,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概率越高;外部审计监督越强,开发支出资本化概率越低。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