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高校而言,它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社会发展的实施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入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的具体思路以及措施,对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能够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经贸委在“全国企业科技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九五”期间企业要形成有利于自立创新的科技进步机制。(1)企业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将制订具体的政策、措施、法规和滚动计划,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高校、研究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共同推进技术创新机制,推动企业采用国内自主研究开发的新成果;继续组织“一条龙”项目,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强工业性试验,促进产品工业化;推广节能降耗、以电子技术为主的先进实用技术,加快高技术成果的产业化。(2)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提供企业,特别是国…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学到技术再到经济的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审计视角出发,运用生物学中的三螺旋理论和系统理论,全面梳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明确政府、高校和企业三大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运用研究型审计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审计监督体系,并制定确保其有效运作的制度保障措施。本研究旨在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以及为科技创新在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苏北 《民营科技》2006,(6):40-40
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企业的必然抉择。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实现路径是什么?抓手在哪里?回答是三大关键要素:主体、载体与人才。主体,是指企业,就是以企业为主体;载体,是指科技成果转化后实现生产力,就是以载体为平台;而人才,则是第一资源,创新之本,就是以人才为根本。也就是说,要把过去“吸引有资本的人来投资,吸引有能力的人来创业”,转变到“吸引有智慧的人来创新”。为创新聚集人才。  相似文献   

5.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大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衡量企业科技进步和生卢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科技对煤炭企业贡献率、促使企业加速两个转变、扭亏增盈、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举措,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企业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对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1煤炭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相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煤炭企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
鲍宜平 《活力》2005,(10):66-66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组织,主要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证等业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科技招投标机构、评估机构、咨询机构、培训机构;专利事务所;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具有执行主体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8.
徐辉  王忠郴 《企业经济》2007,(11):26-28
本文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面对成果转化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10.
王罗  田瑞航 《价值工程》2021,40(14):36-37
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面向"十四五"及中长期科技创新,科技管理直接影响着国内核电AE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科技管理工作实践,对科技管理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科技管理创新策略,为新形势下核电AE公司科技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及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子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桥梁和结合点,是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就如何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影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指出我们必须建立起产学研成果转化体系,优化内在动力机制,建立内外部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而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其创新价值,从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更好地发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上海相应的配套服务得到发展,包括科技政策,科技信息、知识资源共享、科技成果的转化、技术的鉴别和交易、投资和融资、企业的孵化、人才的流动与结构配置、知识产权的利用和保护等配套服务,构成了上海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软环境”.有效的促进了全市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通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现状,指出目前通信科研成果转化的优劣势所在。我国通信科技成果转化中仍存在科技与经济脱节现象。不同类型的通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同,但总体投入产出比较低。通信科技成果转化在管理体制、政策环境、评价引导等运行机制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和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入分析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的原因,从认识观念、体制机制、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等几方面入手,探索使科技成果尽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缓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实现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以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与剖析影响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直重视科研创新,但由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科研人员考核机制和高校管理机制等方面原因造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内紧外松”的管理模式,以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小企业》2009,(8):86-86
为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工作,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和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政府达成协议,携手创建“曲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科技创新项目推广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伴随着经济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跨跃式的发展,有力  相似文献   

19.
王丹  刘亚辉  周小红 《活力》2023,(5):175-17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是与前沿科技成果紧密相关的载体,大学生也将成为未来最具创新力和活跃度的创业人群。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难就业、慢就业问题逐渐显现,自主创业将成为新的选择。大学生科技创业是自主创业的一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近年来,科技创业的成功率不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可是将创新孵化为创业项目乃至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欠佳,科技创新没有被孵化或者没有投入实际产品中,这是一种价值的浪费。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困境,探析国内外科技创业项目案例的良好经验,将其转化为提升大学生科技创业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及制约高校成果转化的因索,从认识观念、体制机制、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等几方面入手来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