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外融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主要企业海外上市捷报频传,中国移动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并且分别在1997年10月筹资43亿美元、1999年10月筹资20亿美元、2000年11月筹资69亿美元,目前已经成为香港市场上具有主导作用的蓝筹公司;中国石化2000年10月筹集35亿美元,在香港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中国联通2000年10月筹集57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中国石油2000年3月筹集29亿美元,在香港和纽约同时上市。这些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上市,为中国企业进一步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见图二)。  相似文献   

2.
中升高升     
《经营者》2010,(3)
它将赴港上市,上市使它有钱更好拓展中国市场2010年1月6日,关于大连中升集团将赴港上市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据称,中升集团3月将在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筹资8亿美元至10亿美元(约62亿元至7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09,(11):32-33
2007年,宝龙地产开始筹备在香港上市,不断买地储备,扩大业务。2008年5月,宝龙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计划在当时上市,IPO融资30亿至40亿港元,但是由于2008年香港资本市场和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上市计划被迫延迟。  相似文献   

4.
上市资格的稀缺使我国A股市场存在着独特的壳资源价值。现阶段,我国明确提出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逐渐改变新股发行垄断管制的方式,使壳资源失去价值支撑。文章探讨了处于向注册制过渡的特殊时期中的壳资源价值问题,认为壳资源价值在注册制改革期间仍将存在,而当真正实现IPO市场化后,壳资源价值则会弱化甚至贬值。由此,建议壳公司应采用成本效益原则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确定今后是继续维持上市资格还是选择主动退市。  相似文献   

5.
ST公司重组:缘何“屡战屡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非ST公司相比,ST公司存在财务结构恶化、负债率明显偏高、资金周转缓慢、盈利能力差、每股净资产低等特征。但由于其拥有“壳”资源,因而总能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甚至出现市场反应与其财务经营状况严重背离的反常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我国持有的市场环境下,上市通道主要为国企大盘股的发行让位,对不少企业来说,上市难度大、过程长,而借助ST壳资源变相上市则相对容易得多。同时,发行机制改革使IPO的定价方式日益规范,不少非上市公司很难藉此获得超额利益,故而选择借道sT公司上市。  相似文献   

6.
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是企业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关的制度并未十分完善。本文以中航投资为例,探讨反向购买以及净壳上市的认定条件和会计处理,并指出目前会计准则对于反向购买的定义不明确,非净壳上市的会计处理不合理。本文认为只要在非同一控制下,法律上的子公司的股东取得控制权即使不完全以权益为对价也可视为反向购买。此外,会计准则应当进一步区分购买业务和购买壳资源。  相似文献   

7.
对于‘壳’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两种情况,买壳上市与借壳上市,不论是买壳上市还是清壳上市,都是为了发掘“壳”资源,打开通向资本市场的通道,实现低成本扩张的目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证券市场作为一种组织,是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结合点。由于证券市场的存在,企业融资面向的不仅仅是单一的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直接从社会募集资金,证券市场给企业融资提供了寻求最大资金回报率的条件,为企业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和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证券市场的这种特殊的…  相似文献   

8.
符飞  俞俊玺 《企业活力》2001,(12):11-11
直接上市是指将企业集团的某些资产包装后在证券市场公开招股上市的一种融资方法。造壳上市是指通过对企业集团内部一些质量较好的资产进行重新包装和组合,注册成立新的公司,然后公开招股上市。1995年,上海驻港窗口公司上海实业集团将其在香港的南洋烟草、永发印务和上海的上海家化、三维制药等4家企业进行包装后组成上海实业在香港上市,发行价格7.28港元,募集资金10亿港元。1996年1月,上海实业筹资30亿港元,购入上海实业集团东方商厦、延安高架、光明乳业等优质资产。1997年4月,上海实业再次配股,筹资47亿港元。通过三次融资,上海实业共筹资将近90亿港元的资产。  相似文献   

9.
张燕 《价值工程》2010,29(26):58-59
本文主要从买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壳资源产生的原因,把买壳上市作为一种多层次的兼并收购和利益追求行为,分层次地讨论壳资源的价值,结合中国借买壳上市公司市场实况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壳资源加以评估,并分析了壳资源所处环境对壳价值的影响,以壳的价值为研究终点和重点,利用为探索合适并具有操作性的壳的定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借买壳上市公司壳资源的正确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1年8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这只在纽约、伦敦、香港三地上市的“企业航母”,在大陆资本市场初次试水,大陆资本市场为之涌动。中国石化以总资产3602.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43.47亿元、净利润140.18亿、市值2412.31亿元,各项指标第一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小企业》2009,(5):65-67
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2个市场上,2009年第一季度仅有5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为2.05亿美元,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到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上市方式,第二种是间接上市方式。其中间接方式包括境外买壳上市和境外造壳上市,由于买壳上市的方式基本被禁止,因此间接上市主要以境外造壳上市为主。  相似文献   

13.
每月视点     
“壳”这个东西本来一文不值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大勇最近撰文明确表示了对所谓“买壳上市”的不同意见,他说, “壳”这个东西本来一文不值,是人为造成的一种“泡沫”资源。由于行政性的上市制度的安排,形成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体制性障碍,造成了该上市的没上市,而效益、管理并不好的企业,不应上市的却上了市,最后形成了一些资产质量很差的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公司的数量有限,巨大的供需缺口形成股市中所谓的“壳资源”。有些“壳企业”在股市里占着指标,吃完了贷款吃股民的钱,吃完了股民的钱又“持壳待嫁”,摇身一变反而成了稀缺…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是指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存在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情况。股权被分置的状况由来已久,是我国特殊国情和特殊背景下的产物,由于众多历史原因,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产生的国有股处于暂不上市流通的状态,其他公开发行前的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国有股份也被做出暂不流通的安排,逐渐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截至2004年底,在我国深市和沪市两个市场中上市公司7149亿股的总股本中。非流通股份达到了4543亿股,  相似文献   

15.
《数据》2008,(2):8-8
国内民营企业为主角的海外上市浪潮,正以惊人的力量席卷全球资本市场。据统计,2007年在美国各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公司最多。其中,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有19家,全部为民营企业,上市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家筹资约2.7亿美元;在纳斯达克,2007年上市的中国企业有13家。  相似文献   

16.
市场低迷或IPO暂停时期,为数不少的公司通过借壳方式实现间接上市。迄今为止,借壳上市仍是一个内涵外延不甚明确的概念。我们认为:广义的借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借助上市的“壳”资源通过收购与兼并方式实现上市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包括买壳上市和整体上市等诸多类型。狭义的借壳上市仅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反向购买方式(即由上市的壳公司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易股权方式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拟借壳公司)实现上市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之所以称其为反向购买,是因为合并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权由借壳公司股东控制。本文研究的只是反向购买交易下的借壳上市,不包括买壳上市和整体上市。它以控制权会发生变更区别于整体上市,以非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与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同时完成区别于买壳上市。  相似文献   

17.
《福建质量管理》2011,(3):57-57
记者近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1月以来,全省共有5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再融资,募集17.65亿元。其中,元力股份在创业板上市,国脉科技实现再融资,森宝食品等3家企业在香港、马来西亚上市。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已有180多家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相似文献   

18.
数据·调查     
去年我国企业股权融资逾千亿美元清科集团日前发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全年共有24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1048.34亿美元。报告提出,2007年,中国企业境内上市出现爆发性增长:2007年,共有124家企业在中国境内两个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高达650.89亿美元,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5.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阐析买壳上市的定义、优势入手,论述了买壳上市选取目标壳公司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企业在选择买壳上市的壳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资金缺口达400亿奇瑞上市行动悄然提速 “奇瑞的上市计划已提上议事日程,但何时上市,是选在海外上市还是内地,目前还在秘密商谈中,奇瑞内部还不想对外披露此事。”一位接近奇瑞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奇瑞已完成了股份公司的改制工作,上市准备工作早在2005年年底已启动。”这是奇瑞在2004年年初萌发上市意愿并在当年年底计划搁置后,再次谋求切入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