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进步过程,只有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民意识等都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整个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文章剖析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并对其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规划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分两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部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持续不断地从低向高迈进的过程。中国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与重要性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在现代化过程中缩小区域差距的任务格外引世人注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感。党的"十九大"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八个领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我们要格外关注政治、军事、生态环境方面的现代化。为此,需要结合国际先进标准和中国国情特色推出中国现代化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黛 《企业导报》2010,(8):53-53
我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大国。从中国农业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进而分析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必须实现土地整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凯 《东方企业文化》2012,(15):225-226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正在由传统农业像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但是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地形复杂,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转变过程中,必然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出现区域差异。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中国31个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并分析了行程差异的原因,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化虽然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与战略模式,但是其发展的过程却表现出了中国本土化的某些特色。总结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经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来说是不无裨益的。首先,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为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区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其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平台,促进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的发生与发展。第三,中国城市现代化出现了多类型的区域性的差序发展格局,局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中国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样板。中国正在从整体上进入城市社会和现代化社会,而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从现代化过程转变为具有"现代性"属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中国,法律需要现代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围绕着法制现代化之路径问题却是一个颇为争议,颇多敏感的话题。长期以来,有人倡导通过法律移植来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有人力主利用本土资源来成就现代化。一方面,从全球角度来看,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是从西方起步的,现代化所要求的社会条件在我国又缺乏本土化资源。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法律移植论”似乎成了一个唯一的选择,但另一方面,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法律必须体现文化的相对性,从中国法制实践来看,缺乏本土文化的移植也并不成功。更有甚者,盲目的法律移植还有可能使我们的法律发展处于依附西方法律文化的处境。鉴于此,作者提出,移植和本土化并不矛盾。在当今中国,要将“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将移植过来的东西本土化,在本土资源之上注入西方先进的法律养分。这才是中国法制现代化最合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河北企业》2012,(9):1+97-1
<正>中小企业是中国的未来,是大型骨干企业的种子。没有中小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没有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实现不了中国经济总量的跨越和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稳定和谐。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十分关注和重视,在政治上、精神上、政策上、财力上、职能上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支持体系和机制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8.
雷璟思 《现代企业》2023,(3):99-101
<正>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乃至知识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梦寐以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孜孜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了2035年农业农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农业现代化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同,将走一条符合国情和农业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发展模式将由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兼顾劳动生产率,转向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兼顾发展。这种认识是基于对主要先进国家农业发展的借鉴,对于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和路径的剖析,对于中国现时国情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当今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在农业科技装备、绿色生态、专业化产业化、产权改革和政府财力反哺等方面采取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区域率先则是现代化过程的客观规律。站在2l世纪的起点,回顾过去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因其潮流饱受了世界性的冲击,循其规律探索着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历尽了艰难和曲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才全面开始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罗常乐 《企业导报》2009,(11):253-254
现代化建设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无法回避的主题,现代化必然以人为载体,并最终体现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公民意识的确立。在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现代化实现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破除城乡分割体制,实施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全面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这是当下和未来几十年中国必须选择和实践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有着内在的关联,两者皆是由生产力发展推动的客观的世界历史进程。在这样的视野下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是由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进所引发的,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受到这一发生机制的影响,自启动以来就处于多重困境之中。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这一困境又表现为共时态存在的三对历时性矛盾。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具备世界视野,实现中国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目标和理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从器物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是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现代性人才,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本文将从人的现代性理论的产生及内涵入手,探讨一下目前中国进行人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加强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应着重开展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维为 《企业文化》2008,(12):81-82
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的中国能不能直接由目前的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工业文明?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必须告别美国和欧洲已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拥抱一种更为健康、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这对我们是严峻挑战,但也是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世界经济发展环境没有太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现代化将有可能在本世纪末进入世界前列,这是近日公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做出的乐观估计。该报告对世界经济现代化300年的进程做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分析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和面临的挑战,由此提出了21世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路径等。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连续35年年均9.8%的高速增长,从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及非洲国家平均数1/3的贫穷落后国家,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在一个人口这么多、底子这么薄的国家维持了这么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这么多成绩,是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但是在中国转型过程中"中国崩溃论"在海外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转型中国     
2001年底,我们在《经济观察报》的年终特刊上,把2001年的中国称之为“国际化元年”。这一说法后来被许多读者接受。又近年终,我们该如何评价2002年的中国,我们怎样概括过去的一年?思来想去,觉得只有“转型”一词最为契合2002年的中国——政府、企业和人民无一不在剧烈的转型之中。毫无疑问,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经纬是个“转型”中的悲剧人物,他和褚时健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李经纬本来是有机会成为健力宝集团合法的股东的,也就是说,他本来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拥有他在国有企业中的产权。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