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无论是在数量上亦或是质量上均呈上升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纪录片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今天我们的纪录片应如何尽快转换思路,建立和适应市场动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栾英杰 《活力》2014,(10):97-97
本文试图对我国纪录片摆拍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其实通过我国纪录片的历史来划分的摆拍发展阶段。其分为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以及拓展期四个时期,本文力图通过对各时期电视技术、理论观点以及国内政策和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分析,同时利用各时期较为典型的纪录片加以佐证,来探讨各时期摆拍发展轨迹变化的原因,以及学者和受众对其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3.
杨柏玲 《活力》2013,(5):48-48
中国电视纪录片至今已走过五十多年的路程。其前二十年,电视纪录片的功能主要是为政治宣传服务,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根本谈不上什么市场化操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电视纪录片创作开始进入初步繁荣时期。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纪录片创作进入成熟期。“纪录片的本性受到尊重,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得到普及: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磊 《活力》2009,(13)
我国电视纪录片从1958年诞生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现今,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纪录片有望登上国际知名的传播平台,<故宫>、<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再说长江>等国产纪录片在海外市场的反响良好,中国纪录片的崛起更成为热门话题.全球最著名的两家纪录片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Discovery探索频道,不约而同地作出相同判断:中国纪录片将在国际上掀起热潮.  相似文献   

5.
杨柏玲 《活力》2013,(6):105-105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萌芽阶段,在之后的时间里逐渐受到重视.中国电视纪录片界的专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纷纷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问题出谋划策。但由于先天性不足和创作环境的影响,以及市场化问题的诸多因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市场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李新 《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68-169
电视纪录片追求"真实"的特性决定了其内在文化特征,而电视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推动者,为身处其中的电视纪录片打上了深刻的后现代文化逻辑的烙印。因此,对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中国当代电视纪录片的文化逻辑和美学型制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环宇 《活力》2011,(17):59-59
一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才是好纪录片。而纪录片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来架构,而情节的讲述则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因此,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是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在这里,我们想以近两年我台创作的在全国电视纪实类节目评析获银牌节目《村官徐元林》和在省电视节目评比中获一等奖的《好人邵根泽》、《渔夫和他的网滩文学》等电视纪录片为例,和大家探讨一下在纪录片中关于人物细节的刻画。  相似文献   

8.
敖德佳 《活力》2010,(12):248-248
自1926年英国人格里尔逊为纪录片命名以来,业内人士就从来没停止过对纪录片界定及创作方法的争论和探讨.特别是纪录片成为电视传媒一种主要体裁后,更是众说纷纭。然而,不论怎样争论与探讨,电视纪录片仍然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并以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拓宽自身领域。  相似文献   

9.
郝良纯  邬宽滨 《活力》2011,(11):208-208
电视纪录片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媒介或工具的电视纪录片与社会的紧密度,是随着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转向直接面对中国社会.而且是最底层,最真实的层面。无论是题材、风格、样式、类型,还是创作人员的构成,拍摄使用的介质,传播的渠道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纪录片创作以真实性为前提,是“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拍摄主体的纪实风格”的节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近日,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在武汉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十集电视纪录片《望长安》荣获电视纪录片大奖。  相似文献   

11.
高苒 《活力》2012,(1):52-52
最初认识纪录片,还是在我们儿时看电影的时候,每在放映正片前,总会看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纪录片”,短短10分钟,讲述一个小故事,很有趣。这就是中国纪录片的前身。我国电视纪录片自1958年诞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内涵深刻、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强的优秀作品。像大型系列纪录片《话说长江》、《望长城》、《改革开放20年》、《邓小平》等,  相似文献   

12.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故宫100》、《梁思成、林徽因》等一批优秀电视纪录片精彩纷呈,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随即在网络也掀起了一股纪录片热,各媒体网站和视频网站上纪录片的点击量一路飙升。尤其是这些纪录片的配音解说,精彩打磨,精雕细琢,语言与画面相融,叙事与抒情交织,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解说风格。这些作品的成功,印证了我国纪录片解说者数十年不懈努力的探索历程,彰显了解说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是以真实性为主要原则的,在不违背它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很多电视或电影的表现手法来丰富纪录片,为纪录片增加观赏性。本文主要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对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孙洁 《活力》2009,(16)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受众群体的需要,电视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节目开始向多元化、精品化发展,其中电视新闻纪实纪录片当然也不例外,一批批精彩的纪录片陆续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然而,没有一名卓越的摄像师,没有一名高能力的拍摄人员,多么好的策划都只是一纸空文.那么,本文将从现今我国纪实类节目的现状,以及摄像师在拍摄纪实类节目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电视新闻纪实摄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洁 《活力》2009,(8):59-59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和受众群体的需要,电视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视节目开始向多元化、精品化发展,其中电视新闻纪实纪录片当然也不例外,一批批精彩的纪录片陆续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然而,没有一名卓越的摄像师,没有一名高能力的拍摄人员,多么好的策划都只是一纸空文。那么,本文将从现今我国纪实类节目的现状,以及摄像师在拍摄纪实类节目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电视新闻纪实摄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宏飞 《活力》2010,(14):158-158
动画发展很快,各种动画软件不断完善。动画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近年来动画在电视纪录片中不断出现,本文就动画在电视纪录中运用的几个方面及一些原则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韩冬  闫志勇 《活力》2011,(22):119-119
作为电视呈现的一种。纪录片的基础仍然是画面,因为镜头是一种电视语言,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而解说一般来说对画面是有依附感的.但是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它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画面与解说它们表面独立,却又相互依附。下面就对解说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旭  张雪梅 《活力》2009,(6):76-76
节奏是运动的产物,它存在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电视纪录片,同样存在着节奏。节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越来越被电视从业者重视。  相似文献   

19.
孙耀清 《活力》2013,(12):83-83
拍一部优秀的专题片.画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画面的信息量有无或大小,又决定着画面的质量。尤其是画面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体裁和语言形式无法超越的。一、画面语言是交代背景信息的必要手段在纪录片中对一些背景信息如生活、历史等方面的.都可以利用画面语青进行交代。画面语言使纪录片的现场感更加强烈镜头将拍摄对象的有声形象真实地记录下来,电视纪录片采用画面语言的方式。对现场事物进行了真实的再现。使观众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郝良纯  邬宽滨 《活力》2011,(11):262-262
在中国.DV于1999年前后开始兴起。由于DV轻便灵活、操作简单而又易于隐藏,正契合了纪录片个人化的操作方式。因此。大多数DV拥有者最有可能用手中的DV来摄制纪录片。 DV纪录片是什么?各国不同时期的纪录片工作者都为它下过各种定义,但有一种定义是得到一致赞同的:DV纪录片不是虚构文学。而是一种“非虚构性”的电视作品。它记录的是在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时间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这就告诉我们,真实是DV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DV纪录片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